陈春鸣 画 |
羊城晚报国际评论员 钱克锦 最近,以色列和阿联酋“牵手”可能引起中东“巨变”的消息,引发国际舆论的关注。两国在8月13日宣布关系正常化之后,随即宣布要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以色列和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复杂而敏感。以色列在和阿拉伯国家长期争斗的同时,也一直努力分化阿拉伯国家,希望通过单独与其中的一些国家改善关系以寻求突破。 过去四十多年,以色列在这方面取得两次成功:一是1979年和埃及签署了和平协议;二是1994年和约旦签署协议。但由于巴勒斯坦问题,大部分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仍非常敌视,和以色列改善关系也充满风险。 这次阿联酋为何与以色列大胆牵手?国际间已有很多分析指出不少原因,如美国政府的促成,沙特阿拉伯的配合等。 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19日刊登一篇分析称,这次阿以牵手,是因为两国面临共同的威胁和机遇。 威胁主要是指伊朗。以色列和伊朗是对头,而近年来伊朗在核问题以及叙利亚、伊拉克和黎巴嫩等事务上的举措,也让逊尼派穆斯林国家感到压力(伊朗是什叶派穆斯林国家),尤其是海湾地区国家,因为和伊朗隔着波斯湾相望,感到的压力更大,阿联酋对此感觉更是明显。 共同机遇是指,以色列如果改善与阿联酋关系,在地缘政治和对外关系上会大有斩获;而以色列在科技和经济上对阿联酋的帮助会很大。 实际上,正是因为有共同利益,以色列和阿联酋近年不断走近,只不过很多活动是在“桌面下”进行的。最终能够公开牵手,和美国促成有很大关系。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一改奥巴马时期冷淡沙特、和伊朗谈判的政策,转而联合沙特强硬对付伊朗。所以两国都竭力支持阿联酋和以色列合作。阿以宣布建交,也被特朗普政府宣传为美国外交政策的成功。 尽管美国大部分人也都赞扬这次和解,但也有分析认为,特朗普现在吹嘘还为时过早。 曾担任奥巴马顾问的本·罗德斯就认为,阿以协议只是承认了近年来中东的新现实,谈不上是突破。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阿联酋阿布扎比王储穆罕默德希望特朗普能连任,特意在此时宣布并夸张了其意义。 英国广播公司(BBC)也认为,尽管阿以达成协议,但中东根本问题仍没解决;《匹兹堡邮报公报》18日的社论也认为,以色列在签署协议时承诺暂停吞并巴勒斯坦领土是不够的,应该承诺永久停止侵占,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美国保守派杂志《国家利益》18日刊文认为,从历史角度看,中东也有过轰动一时但也无果而终的协议,比如1983年的以色列和黎巴嫩的协议、1993年的奥斯陆协议等等。阿以牵手能否真的改变中东,要看此事带来的示范效应,也就是说如果接下来还有其他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牵手,那才算真正的成功。 那么接下来有哪个阿拉伯国家可能与以色列牵手呢?《国家利益》文章认为,沙特阿拉伯当然最引人关切,但不太可能。因为一方面,沙特阿拉伯在和伊朗争当扮演保护巴勒斯坦利益大哥的角色,巴勒斯坦问题不根本解决,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和解,那在这方面就输给伊朗了;另一方面,沙特王储穆罕默德虽然有意与以色列和好,但沙特王室的保守派坚决反对,王储穆罕默德为了巩固国内地位,也不敢“激进地”和以色列牵手。 文章认为,海湾地区的一些小国,如巴林和阿曼,特别是巴林,倒是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和以色列建交的阿拉伯国家。 当然,如果以色列找不到下一个目标并与之达成协议,那阿以两国的“外交突破”意义也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