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广州港新沙港务有限公司首席技师陈学文:

创办工作室进行技术创新 七年节约维修成本832万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8月20日        版次:A06    栏目:三大工程助力全面小康·广东技工 匠心传承    作者:张豪、周惠宇

     陈学文指导同事操作机械

  

  总策划:刘海陵 林海利

  总统筹:孙爱群 孙璇

  执行统筹:林洁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豪 实习生 周惠宇

  图/羊城晚报记者 梁喻

  

  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完成技术创新项目62项,节约维修成本832万元,创造经济效益5000多万元……他是广州港新沙港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沙公司)的一名首席技师,今年是他从业的第28年,从一名普通的内燃机机修工到首席技师再到技术带头人,陈学文用“热爱”和“专研”诠释着什么是工匠精神。

  

  “一生只打这一份工”

  

  1992年,18岁的陈学文从广州港技工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新沙公司机修站工作,从一名普通的内燃机维修工做起,这一干就是28年。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生只打这一份工”。

  作为一名机修工,看着自己创新、改造的产品能够很好地被应用,各种老旧超龄的“病机”经过他之手“起死回生”,这种 “满足感”是支撑他坚守岗位动力之一。

  让陈学文印象深刻的是,十多年前,公司进口了一批尖端设备,他是这批设备检修的主管。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码头的实际工况比较恶劣,这批进口高端设备出现严重的“水土不服”,常常发生故障。他与美国厂家进行了多轮的讨论磋商,然而,厂家坚持自己的设计,对于陈学文团队提出的优化改造要求不予采纳。因故障频繁发生,港口的正常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

  “中国人的创造力并不比别人差。”抱着这样的信念,倔强的陈学文开始自己动手,在两年时间内对设备进行了二十多次的整体改造,几乎把这套进口设备国产化,最终解决了机器“水土不服”的问题。这个整改项目还获得了“广州市第二届职工发明创新大赛优胜奖”。

  

  创办技师创新工作室

  

  正是这种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热爱,陈学文成了机修站里公认的维修高手。为助力港口设备维修与改造技术转型升级,2014年1月,他筹办了广州港集团首个技师创新工作室——广州港新沙港务有限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

  陈学文告诉记者,新沙港虽然不断转型升级,但仍以传统技术为主,因此工作室的重心是创新工艺,将传统工艺向智能化转变。

  新沙港装卸运输的散货以煤和粮食为主,传统的提货运输方式是用装载机装自卸车,再运往距离堆场1公里的地磅过称,由于每辆的自卸车都有限载量,超载的自卸车还要返回堆场重新卸货。“这样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还造成码头车辆堵塞。”

  怎么才能保证装货车一次达到应装货物的重量?陈学文和工作室的小组成员研发出了装载机动态计量技术。运用这种技术的车辆,坐在操作台上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装载货物的重量,如有重量不符合标准,就地即可处理,无需再往返称重台。

  “这种技术研发应用之初,计量误差在10%左右,我们用了近1年进行技术改进和优化,最终将计量精度误差控制在1%之内。”陈学文说, 2016年年初,新沙港全面推广实施这项技术,仅1年就减少生产费用约510万元。同时,该技术为散货码头实现全流程操作的真正数据化、透明化和智能化提供了数据依据。

  七年来,工作室完成技术创新62项,获得5项国家专利,节约维修成本832万元,创造经济效益5000多万元。2014年,因创新工作成绩突出,工作室被命名为“广东省示范性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打造了新沙港的创新名片。

  

  [对话]

  

  校企联合打通技工培养“最后一公里”

  

  记者:您觉得广东技工技能该如何传承发展呢?

  陈学文: 我创立这个工作室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人才,所以我建立了导师带徒制度,组建了52对师徒,形成了1名高级技师培养1名技师、1名技师培养2名高级操作工的几何培养模型。通过导师带徒、自主学习、个别指导、个案研究、专题探讨等方式,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队伍。

  对我来说,将自己的技能传承下去不仅限于码头工作,2016年我又回到学校,成为一名教师。我不仅会按照公司需求的方向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还会告诉学生自己在一线工作的经验,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如何让培养的人才能够更适应市场需求?校企联合打通技工就业最后一公里的通道。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广东开始进入“技能时代”和“高技能时代”,技工教育将像发达国家一样成为培养产业工人的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