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深圳奋力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上半年71%财政支出 用于九大类民生建设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8月24日        版次:A02    栏目:聚焦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一周年    作者:王俊

     深圳龙华社康医院为社区居民诊病

  

  文/羊城晚报记者 王俊  图/羊城晚报记者 王磊

  

  “民生幸福标杆”是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在过去一年里,深圳用实干精神建设“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幸福家园。据深圳市财政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深圳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七成投入民生领域。今年7月,深圳荣登2019-2020年度“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上半年教育支出同比增15.7%

  

  今年上半年,深圳在全力平衡各方面压力的同时,财政部门持续加大公共领域投入,坚持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深圳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圳上半年的民生投入高于近年平均水平,九大类民生支出为1405.6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的71%。

  在完善基本医疗卫生方面,上半年,深圳卫生健康支出增长11.8%。截至6月30日,财政部门已下达疫情防控资金41.5亿元,实际支出25.1亿元。此外,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正在建设中,将进一步增强深圳的医疗卫生科研水平。

  深圳财政还持续强化公共财政属性,加大教育投入,特别是学前教育、公办高中建设,全市安排教育支出826.5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19.3%,同比增15.7%。

  

  较高医疗水平成深圳城市名片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为全球医疗卫生发展出了一份考卷。危急时刻,深圳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建设全市无死角的立体防控体系。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评价“深圳的医疗水准已超过新加坡,社区管理水平已超过香港”,并将深圳疫情防控策略作为典型案例向全球推介。

  疫情防控彰显出的深圳质量,让“医疗”不再是深圳面临的“城市短板”,而是成为深圳的靓丽城市名片。2019年,深圳新改扩建医疗卫生项目83个,新增床位3800张;引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阜外医院等一批高水平医院;深圳市三院获批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三医联动”改革等一批示范经验在全国推广,深圳的医疗建设稳步推进。2020年起,深圳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从70元提高到120元;在全国率先全面取消公立医院所有药品的加成费用……深圳医疗建设的成果也及时转化成惠民福利,推动深圳医疗向更高质量发展。

  

  3年增公办普高学位6万个

  

  “深爱人才、圳等您来”,深圳敞开怀抱拥抱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人才,对优质教育的追求也越来越多的被提上城市发展重点议程。去年,深圳全市新增中小学位6万个,新增学前教育学位2.1万个。2020至2022年,深圳将新改扩建146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21万个。今年1月,4座“高中园”选址全部确定,6月,第一座高中园正式动工。未来3年,深圳将通过新改扩建30所公办普通高中,新增公办普高学位6万个。

  抓好教育的同时,深圳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保就业保民生、减负担保企业,也取得显著成效。相关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深圳就业人口规模达1170.3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数据推算),同比增长2.76%,为历史高位。

  

  保障市民住有宜居、老有颐养

  

  在安居、养老方面,深圳也持续发力。今年4月开始,深圳面向在全市居住、年满60岁的长者发行颐年卡。长者可享受免费进入公园、景区,免费乘坐公共交通等敬老优待,目前已发放47.7万张。7月,《深圳市构建高水平“1336”养老服务体系实施方案(2020—2025年)》提出,每个街道至少一家长者服务中心,每个社区至少一家长者服务站,构建街道、社区、小区、家庭“四级养老服务网络”。

  为了推进“住有宜居”,深圳率先推出被称为“二次房改”的新一轮住房制度改革,针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和专业人才等各类群体,着力构建多层次、差异化、全覆盖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2019年,深圳建设筹集公共住房8.8万套。今年,深圳计划建设筹集公共住房不少于8万套,供应3.2万套,这也被写在了“2020年深圳要完成的40件民生实事”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