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前后四年历经三地两迁,岭大复校意义非凡

保留读书火种 光耀教育精神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9月11日        版次:A06    栏目:访谈    作者:邓琼

  陆键东  作家、学者,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院长

  

  羊城晚报:抗战前的岭南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

  陆键东:无论从何种角度上说,岭南大学都是近现代广东地区第一所可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大学,深深刻下了近现代广东政治、文化、科学的烙印。在其由美国教会创校的早期,涌现出两个赫赫有名的学生:一是1900年格致书院(岭南大学的前身)学生史坚如,以同盟会会员的身份怒炸两广总督德寿,不遂,英勇献身。二是钟荣光,首开教会学校远赴美洲向华侨筹款办学先例,成为大陆教会大学收归国人自办后的首位中国人校长。

  在这里,可以发现几个能连起这所大学历史命运的关键词:西式体系、与同盟会渊源、华侨与富商拥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几个特点,都以深刻的历史含义在南中国众多高校中构成了独一无二的岭南特色。

  早期教会学校的背景,使岭南大学在动荡的民国年间,罕见地保留了一块世外桃源,直到日本攻陷广州之前,都能安放一张宁静的书桌。此外,省港澳三地乃至东南亚一些国家,在民国年间的外贸、商业、金融等现代之业已经发达,社会极需此类人才,岭南大学与欧美接轨的西式教学体系,毕业生的整体水平很高,在社会上甚为抢手。

  羊城晚报:抗日战争期间岭南大学的两次搬迁,对办学有多大损害?

  陆键东:岭南大学在其六十多年的历史中,可说是饱经流离搬迁之苦。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前后四年中共历三地两迁,这样的流离失所中,岭南大学的教学设备可说是丧失殆尽。因此粤北时期复校的岭南大学,其保留读书种子,维系灵魂不散、昭示精神不死的作用,远远大于正常时期“学校是培育社会英才所在”的意义。

  羊城晚报:那么今天我们的挖掘、记取这一段历史有何价值?

  陆键东:粤北四年,大部分学生随着形势的变化或自身的原因,先后离开学校。当然,每年也有新增学生。粤北的经历,成为这些亲历苦难与感受薪火相传的学子的人生宝贵财富。

  如何评价这段时期岭南大学的办学?首先,保留火种不灭,维系学校不散,团结核心师资力量,是岭南大学复校粤北的第一要义。其次,让各年级的同学有书读,可继续完成学业,也是学校应尽的天职。一句话,即使在最艰难的岁月,岭南大学对未来依然充满了信心,四年播迁,一切都是为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