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 记者郭起,通讯员唐卉馨、郑恒愉报道:正风肃纪进入了全民参与的新时期,信访举报线索大量增加,出现对诬告陷害行为如何实现“澄清正名”的问题几率也明显增加。从去年至今年,深圳龙华区先后发布《关于开展为错告诬告党员干部澄清正名工作的通知》《深圳市龙华区纪委监委关于对失实检举控告对象澄清正名的工作指引》,对广大党员干部体现关爱与保障的工作机制。
去年,因举报不实被澄清正名的社区网格员孔某某,在颁发《澄清正名通知书》之前,龙华街道纪工委征求过孔某某的意见,告知其通知书在大会上党员干部面前颁发。这样的安排,区纪委监委同样“大有深意”。澄清正名既是广大党员干部的“护身符”,亦是“紧箍咒”。按照要求,《澄清正名通知书》主要通过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等方式通报核查结果,并在会议上正式发放。通过将投诉举报事项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说明,把党员干部晒在“阳光下”,一是可以检验被投诉者是否有足够的底气接受澄清正名,督促广大党员干部更加公正用权、谨慎用权、干净用权。二是倒逼纪检监察机关审慎取证调查,确保调查结论经得起时间和事实的考验,有助于提升信访举报核查工作的公正性、权威性和准确性。
值得注意的是,澄清并不意味着给党员干部“打包证明”,而是在问题核查清楚之后的澄清,是围绕反映问题“就事论事”的澄清,仅限于举报投诉涉及的具体事项,不对澄清正名对象的廉政表现作评价。澄清结果会装入干部廉政档案,确保受失实举报的党员干部在选拔任用、评优表彰等方面不受影响。
此外,在开展澄清正名工作的基础上,区纪委监委进一步探索开展“投诉举报源头分类处理”工作,试行实名信访举报鼓励与约束并行机制,实名举报需将相关法律责任事项告知反映人,签署相关法律文书,借此倡导如实举报,奖励实名举报有功者,引导群众依法、理性、逐级举报,着力营造有序、良好的信访举报环境。
“党员干部既要习惯在约束和监督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又要大胆干事,担当作为,无愧韶华。”龙华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将坚决维护纪律法律的底线,让流汗者不流泪,让干事者没有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