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宏宇(中)在片场说戏 |
|
羊城晚报记者 王莉 2017年,许宏宇首执导筒的电影《喜欢你》上映,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大胆的演员搭配获得观众认可,他也凭借该片入围了当年的金像奖新晋导演奖。时隔三年,许宏宇带来了其执导的第二部电影《一点就到家》,影片集热血、治愈、诙谐、奇幻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独特“配方”让人回味无穷。 “拍这部片最爽最开心的一点就是,我找到了将我以前喜欢的电影大师所做的电影呈现与商业电影相融合的方法。我希望能通过这部电影,让年轻观众看到电影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在与羊城晚报记者的独家对话中,许宏宇坦言,希望《一点就到家》能获得观众的认可,让他可以继续尝试和创新,用更新鲜同时也不失艺术美感的表达方式去演绎现实题材。 一度拒绝,最终被故事大纲打动 记者:是怎样的机会,让您接下了这部作品? 许宏宇:去年9月,陈可辛导演找到我,说他手上有一个电商创业的故事,但那时候我拒绝了,因为我对这个题材并不是特别感兴趣。但今年年初,张冀老师写了故事大纲给我,我看过以后却非常有感触。那个故事已经不是单纯在说电商创业了,而是讲三个在城市里奋斗过、有点迷茫和焦虑的年轻人如何回到家乡重新出发,我觉得这是我想拍的电影。4月我最终决定拍、7月初开机、8月中杀青……整个过程很奇妙,张冀老师作为剧本监制,带着整个编剧团队一起完成了这部看起来不太一样的电影。 记者:打磨剧本的过程中,你加入了哪些自己的思考? 许宏宇:那时候我跟大家一样,因为疫情在家休息。“活在当下”,其实就是那段时间我个人很相信并且也在尝试的一种生活状态。这可能是很俗套的四个字,但那段时间的我宅在家里,不去想未来,不去想过去,也不再追逐别的东西,只想拍一个自己相信的故事。就像片中的三位主角一样,他们就是很开心、很快乐地共同做一件事情,而不是一上来就想要做什么品牌开什么店……这就是最终的《一点就到家》的理念——找到当下自己内心最想做的事。 记者:很多人将《一点就到家》和《中国合伙人》进行比较,是否会给你压力? 许宏宇:的确,一开始我也会去回想当年看《中国合伙人》时的感受。但我觉得,我不能去重复《中国合伙人》,而是要去寻找我自己相信的故事。《一点就到家》有青春片的感觉,但它又不属于校园、恋爱等青春片的常见主题,它是讲创业的,有治愈、励志的感觉。相比之下,《中国合伙人》有特定的时代特色,讲的东西更厚重,而且它不同于我们的虚构,是真人真事,拍得很真实。两部作品想表达和感兴趣的东西都不一样,所以没法直接拿来对比。但有《中国合伙人》珠玉在前,我反而可以拍得更任性、更过瘾一些。 普洱咖啡,象征传统与现代并存 记者:听说这次拍摄去了云南的千年古寨,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许宏宇:是的,我们去的那个千年古寨,过去还从来没有剧组到那里拍摄过,连去那里旅游的人都相对较少。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拍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因为那是一个高海拔地区,一会儿天晴一会儿下雨,我们经常需要改变拍摄方式,或者苦等我们需要的天气。这个过程中心态真的很重要,但经历一次大家都没有经历过的拍摄其实挺好的。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群演就是当地的村民,他们流露出的情感特别真实,相信很多观众会有共鸣。 记者:片中的创业项目为什么选择了普洱咖啡? 许宏宇:普洱咖啡是很早之前张冀老师选定的。之前我根本不知道普洱原来还是个地名,而且普洱那里除了有普洱茶,还有咖啡。片中尹昉和张琪饰演的父子,他们俩有一场戏我很喜欢——他们最后和解的时候,就是一口咖啡一口茶。这场戏其实是一种比喻,咖啡跟茶都在同一个土壤种出来,不分彼此,象征着传统和现代可以并存。 三面镜子,反映当下年轻人状态 记者:《喜欢你》中有一些魔幻、浪漫、非现实的桥段,《一点就到家》里类似风格的设定更多了,你为什么总喜欢这么拍? 许宏宇:其实《喜欢你》原本就不是现实题材,金城武和周冬雨之间的爱情是完全“不接地气”的,所以我加了一些自己喜欢的拍摄方法,让它有一个比较极端的呈现。这方面,我一直很欣赏导演韦斯·安德森,他的风格就是很有艺术感和设计感,对镜头、剪辑、桥段的设定都很特别,其中有不少手法是我很喜欢并且一直想去尝试的。在拍完电影《喜欢你》和网剧《穿越火线》之后,我对自己多了一些信心,所以拍《一点就到家》的时候就更“放纵”。说实话,若是以前,我是肯定不敢这么拍的。 记者:如何评价电影中这三个“放飞自我”的年轻人? 许宏宇:我觉得这三个角色就像是三面镜子,反映出当下年轻人的不同状态,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但同时,这三个年轻人都很热血,都在追寻自己热爱的事情,这一点让整个故事变得很青春也很燃。有时候,他们不确定明天会怎样,但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也拥有往前走的勇气与坚持,这就是整部电影最想激励年轻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