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民国重磅文献拍出过亿高价

从“全球最贵日记”谈文献收藏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10月26日        版次:A10    栏目:    作者:施沛霖

     《胡适留学日记》之《归娶记》

     《胡适留学日记》手稿共十八册

     《胡适留学日记》之《北京杂记》

     《胡适留学日记》内页

  

  文/羊城晚报记者 施沛霖

  图/受访者提供

  

  10月16日晚,胡适、陈独秀重要文献在华艺国际(北京)首季拍卖会“亚东遗珍”专场上拍,备受学术界、收藏界关注的《胡适留学日记》,在现场经过长达60分钟的激烈竞投,逾百口叫价,最终以1.3915亿元成交,成功超越2012年“南长街54号藏梁氏重要档案专场”保持的6709万元成交纪录,创下文人手稿最新世界拍卖纪录。

  

  《胡适留学日记》价值何在

  

  《胡适留学日记》为何能拍出这样的高价?其价值何在?不妨先来了解一下它的前世今生——

  作为民国五大日记之一的《胡适留学日记》,是迄今发现公开最全本,皆为胡适原稿,共18册50余万字,被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学者陈子善誉为“21世纪最重要的胡适文献发现”,记录了胡适在留美期间的社会见闻、对时代的困惑与思考,是大时代背景下中国一代青年的内心独白与思想演变。

  《胡适留学日记》最早由上海亚东图书馆以《藏晖室札记》为名,于1939年整理出版,此后,商务印书馆、安徽教育、湖南岳麓书社等多家出版社均依照“亚东版”,以《胡适留学日记》为名重印出版。是次现身拍场的《胡适留学日记》涵盖胡适1917年归国后所写的《北京杂记》和《归娶记》,有效填补了现存日记中的两年空白。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欧阳哲生认为:“在中国经过了几十年的社会动荡以后,这部手稿居然奇迹般地活下来了,能够再现于世,的确是非常珍贵的。”

  这次“亚东遗珍”专场拍品尘封百年,首次集结现于世人面前无疑令学术界、收藏界瞩目。亚东图书馆于1913年在上海成立,迅速以胡适与陈独秀为灵魂人物,团结了一众仁人志士,通过出版事业有力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与新思潮的传播,深刻影响了现代中国的百年进程。

  “亚东遗珍”专场拍品来自亚东图书馆旧藏,除了《胡适留学日记》手稿,还有陈独秀《<科学与人生观>序》手稿、胡适《跋<红楼梦>考证(一)(二)》以及胡适与友人往来信札等8种文献。其中陈独秀《<科学与人生观>序》最终也以2185万元高价成交。

  

  《胡适留学日记》引发学界讨论

  

  早在今年8月至9月,藉新文化运动105周年之机,“亚东图书馆遗珍——陈独秀、胡适重要文献巡回特展”以“一座图书馆,两位文化巨擘,一场新文化运动,百年中国史”为寻访蓝图,先后于北京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上海图书馆、杭州图书馆、南京江苏省美术馆、安徽大学图书馆巡回展出,收官站回到了陈独秀及胡适的故乡安徽。

  特展的举办与《胡适留学日记》引发了学术界关注热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河南大学、安徽大学等30余家高校及研究机构、60余位专家学者进行了学术热议,共形成15万字专题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善在学术研讨会上表示:“众所周知,《藏晖室札记》、《胡适留学日记》早就出版,亚东图书馆和商务印书馆各出版了一套,后来台湾某出版社也影印了一版,然而手稿究竟在何处不得而知。”

  “六年前,我和陈麦青兄、陆灏兄等看到这批手稿文献,打开发现是胡适先生的日记手稿时,可以说内心是无比震惊的。我年轻的时候从事的是现代文学研究的工作,中国近现代几位大先生的手稿,我基本都看过,如周作人先生《知堂回想录》的手稿,是当年一大把年纪的罗浮先生用一只大口袋将那一整袋手稿拎到茶餐厅打开与我看的,那个量也是非常令人惊讶。”

  “而今天的《胡适留学日记》,这个体量比《知堂回想录》有过之无不及,这么大的体量,我们当时看到的几个人都一致评鉴后认为是真迹,这样一批文献能够被完整地保存下来,绝对是个奇迹。并且,这批手稿中,远不止有胡适的,更包括陈独秀和其它同时代的大先生们的手迹。可以说,这批手稿实际上就是一个宝藏,它对于我们研究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文化、学术、文学和哲学,乃至当时整个国家的政治和国际发展趋势,都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安徽大学胡适研究中心主任、历史系教授陆发春认为:“日记和书信是胡适研究重要的历史文献。展览的胡适日记、信文,有重要史料、文献价值,可以帮助我们澄清陈独秀、胡适早期经历,尤其对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阶段因缘际合,提供重要史料支撑。”

  同时,学术界高度评价了《胡适留学日记》手稿的上任收藏者在推动胡适研究方面所作的努力:收藏者将手稿的仿真影印本捐赠给复旦大学图书馆、台北胡适纪念馆等各大图书馆,不仅为学界提供了更为完整地研究胡适和陈独秀的基础,也为了解历史真相提供了依据。复旦大学出版社学术总监陈麦青称:“对于收藏者而言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有幸收藏这部珍贵的文献文物,更重要的是他为之所做的一切,包括仿真影印出版并分赠给各个学术研究机构,包括他与人合作整理出版了从未面世过的《胡许通信集》等等,这些才是他收藏中最大的收获。”

  

  手稿文献收藏整体升温

  

  近年来,名家手稿、信札收藏不断升温,屡创高价,信札手稿的主题展览也频频出现,为何名家手稿能受到市场青睐?

  行内人士认为,名家手稿、信札的收藏并不是偶然兴起,在晚清、民国甚至更早以前就已形成稳定而专业的收藏群体,但名家手稿、信札收藏热度的水涨船高,是近二十年市场持续发力的结果。

  拍品资源的日渐稀缺,也为名人手稿、信札的市场崛起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兼具文献价值与名人效应的名人手稿、信札变得炙手可热。名人手稿、信札的文化内涵丰富,首先是文献价值,可作第一手史料以供研究。手稿、信札的历史价值也不可低估,从各方面体现了书写人当时的时代风格,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再次是名人的手迹价值,这是手稿、信札实物才能体现出的价值,像日记、信札等手稿往往记录了主人的真情实感。最后还有书法价值,不少传世可靠的书法都是以信札形式保留下来,且更具真实性与随意性。

  华艺国际中国书画部专家宋李军认为:目前古籍文献、信札手稿作为小众板块仍处于价值洼地,但是重点拍品依然能够引起广大收藏者的兴趣。回顾近二十年来的信札手稿收藏市场,整体趋势是不断升温。《胡适留学日记》手稿高价成交,这一事件对文献收藏与拍卖市场将带来持续积极的影响。

  

  名家对谈

  

  受访嘉宾:宋李军 华艺国际中国书画部专家

  羊城晚报记者:《胡适留学日记》手稿以1.3915亿元成交,手稿的核心价值在哪里?为什么能成为“亿元级”藏品?

  宋李军:毫无疑问,原始手稿相对于其后的所有版本而言,是第一“祖本”,能解读出丰富的信息,具有不可取代的文献价值。《胡适留学日记》手稿共十八册,五十余万字,皆为胡适亲笔手稿,并随文粘贴了四百五十多张珍贵照片及中英文剪报,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宝藏。此外,胡适1917年归国后所写的《北京杂记》和《归娶记》均为新发现的文献。以最为原始、完整、全面的形态呈现了日记的原貌,是迄今公开发现的最全本,史料价值弥足珍贵。

  在近代中国,赴外留学的青年学生成千上万,写日记者也不乏其人,真正在作者存世时以“留学日记”题名并出版的却只有《胡适留学日记》这一部。《胡适留学日记》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部经典文献,是了解胡适走向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成长史、近代中国留学生史的最重要的文献。

  羊城晚报记者:“亚东图书馆遗珍——陈独秀、胡适重要文献特展”的举行及《胡适留学日记》手稿拍卖,引发了学术界关注。从这一角度来说,您如何看待公共文献收藏的意义?抛开商业价值来说,梳理、研究公共文献,推动学术发展的意义是否更为重大?

  宋李军:本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让更多人深入了解百年前那个大时代的大先生们的初衷,我们以新发现的系列文献为契机,筹划了大型文化巡回项目——“亚东图书馆遗珍:陈独秀、胡适重要文献特展”,梳理探讨新文化运动对百年中国的深刻影响,吸引了包括公共机构、私人藏家等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足可称为是名人手稿拍卖史上值得铭记的一件重要的文化事件。

  于梳理和研究公共文献而言,原始资料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陈独秀、胡适以及亚东图书馆同仁等民国时期的重要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新文化遗产。这些遗产,不仅有物质的,比如这批珍贵的手稿;而且还有非常重要的精神层面的:从一百多年前开始到今天,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譬如新式标点、白话文、潜移默化的人生观,等等。不论是物质形式的珍贵手稿,或者精神形式的文化传承,这些遗产都是值得我们在此前、当下和未来重视和发扬的。

  对于这批文献的推广、展览以及学术研讨,最大的价值不仅在于引起学界的重视,还在于公众层面,它为更多学界以外的人提供了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与原始史料面对面,更深入地体会那个特殊时代多层文化融合递进的氛围,了解当年的历史和曾经辉煌的思想遗产。

  羊城晚报记者:这一标志性事件对文献收藏与拍卖市场将带来什么积极影响?

  宋李军:今年面临疫情等因素,拍卖市场面临巨大考验。相比书画、瓷杂等门类的庞大受众群,古籍文献、信札手稿作为小众板块仍处于价值洼地。但是重点拍品依然能够引起广大收藏者的兴趣。

  回顾近二十年来的信札手稿收藏市场,总的趋势是拍品不断增加,价格逐渐走高,参与人群逐渐扩大,整体趋势不断升温。“亚东遗珍”被喻为“新文化运动历史遗产”,尘封百年,终现于世人面前,以陈独秀和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无疑在学术界、收藏界与艺术品市场引起广泛关注,推动文献、信札手稿收藏的市场发展。

  羊城晚报记者:哪一类型、或具备哪些特征的文献信札将会成为收藏拍卖市场的宠儿?

  宋李军:信札手稿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内容,其资料性、研究性大于观赏性,当然也有书法等形式方面的艺术价值,但总的来说是内容大于形式。能挖掘出未公开、未出版资料的原始文献能够再现历史真实面貌,具有某一时期、某人、某事件代表性意义的作品,能够演变成公共文化事件、引起广泛的社会讨论,往往更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