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一支队伍管执法” 南沙模式显成效

打造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全国标杆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10月28日        版次:A08    栏目:    作者:张豪、黄正亮、王东、王朝勇、贺宁

     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全国率先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效能

     执法现场采用无人机巡查监控

     南沙万顷沙九涌两岸即将换新颜

     万顷沙镇九涌岸边拆违现场

  

  文/图 张豪 黄正亮 王东 王朝勇 贺宁

  

  10月27日上午,在广州南沙区万顷沙镇九涌岸边,传来了一阵阵轰鸣声,一台台挖掘机正有序拆除河涌边的违建房屋。当天,南沙万顷沙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对九涌附近的部分违建房屋进行集中拆除,清拆面积达3600平方米,河涌两岸将迎来“美颜”升级。

  今年以来,南沙拆除河涌边违建(搭建)3548宗,完成年度任务的94.84%。拆除治理违法建设14207宗,面积414.76万平方米,完成市下达400万平方米年度任务的103.69%,完成区下达421万平方米年度任务的98.52%。

  河涌边拆违取得的显著成效,离不开南沙区“一支队伍管执法”综合行政执法新模式。2019年3月,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挂牌成立,整合13个职能部门21个领域的4507项执法事项统一行使,在全省首创“广纵深”区全域“一支队伍管执法”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经过一年多实践,初步形成“一支队伍管执法”南沙模式。

  群众满意度提高了、营商环境优化了、执法扰民减少了、行政成本降低了、政民关系和谐了、政府公信力提升了——南沙综合行政执法局被国家司法部评为“2019年度全国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3600平方米违章建筑一天拆完

  

  当日上午,南沙区万顷沙镇九涌附近,在天上4架无人机的监控下,2台水上钩机在水面、4台大型钩机在岸上,同步开动对8-10栋、面积3600平方米违建(搭建)进行多点位清拆,4台降尘设备不间断进行降尘作业,60名执法与施工人员各就各位。

  据了解,九涌附近部分建筑为违章建筑以及征拆房屋,为了及时为企业提供用地保障,按照上级要求需对河涌沿岸265户进行征拆,从今年8月份开始,南沙区万顷沙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和征拆大队一起对村民做好征拆工作,目前已经同意征拆154户,预计今年12月底能够全部完成征拆。

  高效的执法效率源于南沙区"一支队伍管执法"综合行政执法新模式。据了解,该模式整合13个部门21个执法领域,将区内4507项(动态变化中)行政执法事项整合为一张清单,变执法的“物理组合”为“化学融合”,充分体现了高效、集约的执法效能。

  整合队伍、理顺条块。“一支队伍管执法”理顺了与相关职能部门及公、检、法、司部门的关系,做到该剥离的剥离,该衔接的衔接,让执法更顺畅、高效。

  “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张清单明责任”“一个平台办案件”“一套机制立规范”“一个口子面对行政相对人”。南沙区副区长刘朝阳表示,南沙“一支队伍管执法”带动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从全区工作一盘棋角度出发,支持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共同推动行政执法重心下移、相对集中行政执法权、整合规范执法主体、优化执法力量配置。

  

  科技助力综合执法有“效”有“质”

  

  据了解,根据今年“市8号总河长令”明确,南沙区河涌拆违治水疑似违建4805宗,分布在302条河涌,13条外江河道上,经摸查,需清拆1938宗,截至目前已拆除1803宗。

  记者了解到,此前执法局无人机智慧查违监控平台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南沙拟建设无人机智慧查违监控平台,实现执法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促进信息技术与治违执法的全面深度融合。

  该平台包括航拍图片对比分析系统、无人机查违监控中心、无人机查违业务小程序、无人机应急调度平台等子模块,还可提供无人机应急巡航服务。

  目前,南沙9个镇(街)中有6个已开展无人机查违工作,分别是南沙街道、万顷沙镇、黄阁镇、东涌镇、大岗镇、榄核镇。但系统之间的对接难题仍然存在,各镇街无人机查违系统的建设工作相对独立,数据分散,缺乏顶层规划思路,难以形成全区统一的监管系统,给区级的部署、决策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统筹搭建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无人机巡查监控平台,鼓励、支持镇街开发查控违法建设无人机监控系统,我们先后推出‘天眼’和‘慧鹰’及自动定位系统,及时发现、快速甄别、人机结合、快速查处违建,达到了打早、打小、打彻底的目的。以大岗镇为例,使用无人机‘天眼’系统以来,将违建发现在萌芽,打灭在萌芽,基本实现‘零新增’。”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刘庆义说。

  “以省司法厅行政执法信息平台试点为契机,运用该执法信息平台,我们统一了执法局成立初期的各条块的10多个办案系统,打通了数据壁垒,消除了流程梗阻,缩短了办案周期,提高了办案效能。”刘庆义说,目前南沙已建立跨领域、跨层级、互联互通、融合共享的数据中心,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智能化升级,提升执法指挥调度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目前南沙已建立跨领域、跨层级、互联互通、融合共享的数据中心,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智能化升级,提升执法指挥调度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比如,利用“无人机”等高科技技术实现查违控违全覆盖,可实现“1天出图、1天核实取证、1天处理”的3天快速执法机制。

  

  执法有温度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对房屋的征拆我们很支持,也是顺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我们对政府补贴也比较满意。以前河涌两岸的环境很差,现在经过整治好很多了。”住在九涌附近的沙尾一村村民周先生说,由于安置房仍在建设,目前政府补贴其在外面租房居住。

  为了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今年以来,南沙综合行政执法局140多名党员分批回社区服务人均2次以上;每次执法之前,执法人员都会带着“五份文书”进村,为群众普法……系列活动增强了党员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形成综合执法改革的最大公约数。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政委高洋表示,南沙综合行政执法一直秉持“执法与服务并重”的理念,既从严执法,又热心服务,旨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着眼于与深化乡镇街道体制改革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深度融合,着眼于让企业和市场主体轻装上阵,做优做大做强,着眼于让市民群众乐居宜业,构建新型政民、政商、政企关系,促进南沙“三区一中心”建设提速。

  “一支队伍管执法”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大考中也凸显优势。

  执法队伍秉持“谁执法,谁普法”的理念,坚持执法与服务并重、教育与处罚并举。将“事前”宣传引导做到位,将“事中”查办做到位,将事后服务做到位。开展“送法服务”,手把手教企业、商户、群众避法规红线、识产品真伪,帮助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广受好评。

  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也得到了提升。由于综合执法产生的融合效应,南沙区直部门之间、区直部门与镇街之间,边界清晰,权责明确,群众的呼声能得到及时处理与回复,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随之提升。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建立了与行业主管部门衔接共商协调机制,建立了“小网格、大管理、一支队伍管到底”的模式,执法查处在时间上连贯、步骤上联动、频次上协调,缓解从前不同部门执法、监管各自为政的问题,形成齐抓共管的综合执法态势。

  “南沙区推行 ‘一支队伍管执法’,让政府职能的效率更高了,拆违治水力度更大了,周围环境变得更好了,也让我们在南沙投资兴业更加有信心。” 落户南沙万顷沙镇九涌附近的某汽车企业投资开发部门负责人范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