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广州最早的电影院名称,有的叫“通灵台”,有的叫“镜花台”, 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电影的理解

一百多年前电影在广州登陆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10月29日        版次:A11    栏目:    作者:叶曙明

     民国年间,位于上下九路的中山戏园

     1921年建成的位于长堤的明珠影画院,它是无声电影时期广州规模最大、设备最好的影戏院

  

  □撰文/叶曙明 供图/李伟钦

  

  茶楼:广州民众第一次看电影的场所

  

  清末,当人们还蜂拥到戏院听戏时,一种新鲜玩意悄然进入人们的生活——唱片。这是一种崭新的娱乐方式,让人们不用上戏院也可以听戏。其实,早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美国的胜利唱片公司就录制了粤剧唱片,现存最早的粤剧唱片《围困谷口》和《闺留学广》,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录制的。那时留声机还不普及,能听唱片的人寥寥无几,而坊间相传,灌唱片后留声机会把人的嗓音摄进去,引起失声(倒嗓),以后再也不能演戏唱曲了,所以粤剧演员们个个都畏缩不前,不敢尝试。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八和会馆创始人邝新华,他毅然灌录自己的第一张唱片。在他的带动下,灌唱片的粵剧演员越来越多,胜利、百代、高亭等外国唱片公司,纷纷为粤剧录制唱片。在中国所有地方戏剧中,粤剧是灌制唱片最早、也是最多的。农村酬神庙会上的古老戏曲,和最先进的工业文明产品相结合,具有划时代的象征意义。

  几乎与唱片出现同时,电影在广州登陆了。这是一种更具工业文明色彩的东西,人们完全想不到,若干年后,它在中国竟会成为上百亿元票房的巨大产业。电影是光绪二十二年(1896)前后,从西方传到中国的。法国人把电影放映机带到广州,在石室耶稣圣心堂的丕崇书院内放映电影短片,这是电影第一次出现在广州。后来,一位华侨从海外带回来了一台放映机和几部短片,在茶楼里放映,这是普通民众第一次有机会,在小小银幕里看到外面的大千世界。后来有了专门放电影的地方,叫“画院”或“映画院”。

  清末民初,广大路口开了一家“通灵台”,是广州最早的电影院之一。“通灵”二字,反映出中国人对电影艺术的理解。不久城隍庙附近也开了一家,叫“镜花台”,意思是从这里可以走入一个疑幻似真的奇妙天地。默片(无声电影)时代,电影院常用广东音乐在现场伴奏,二弦、三弦、高胡、椰胡、洞箫高奏着畅快淋漓的广东音乐,观众十分过瘾,甚至把广东音乐称为“国乐”。电影院的座位分成许多等级,但名称都起得很好听。1925年在明珠影画院看一部无声电影,包厢位3.5元、明珠位8毫、和平位4毫、大同位2.5毫、花园椅1.5毫。至于明珠位与和平位有什么区别,只有进了影画院的人才知道。这是超级豪华的享受了,在十八甫的一新影画院,最贵的二楼散厢座位,也只3毫。

  

  很多粤剧大老倌纷纷拍起电影

  

  自从1930年4月,西堤二马路的中华画院首次放映派拉蒙公司有声片《红皮》,标志着有声电影来到广州,顿时风靡全城。到1934年,广州已有21个电影放映场:永汉路的中国电影院、永汉戏院、南关影画院,西堤二马路的中华影戏院,十一甫的模范影戏院,长堤的明珠影画院,惠爱中路的明星影画院、民乐影戏院、新华影画院,下九甫的新国民戏院,长寿路的和平戏院,十八甫的一新戏院,中华南路的华民戏院、大德戏院,太平沙的天星影画院(除华民戏院及各天台放映场外,均已放映有声片)。此外,还有广州、红棉、大佛三家电影院在兴建中。各影院的总座位数,已逾两万。

  每有新戏上映,电影院门口便排起买票的人龙。“浪漫奇情巨片《玉骨冰心》”“肉感、香艳、销魂歌舞巨片《万花团》”,是报纸上常见的电影广告。还有《神经六空城计)《军中红粉》《差利懒骨头》《三个奇女子》之类的广告,充斥报纸的版面。一般的电影院每天放两场,头场从中午12时起,至下午2时止;二场接着放,到下午4时止。晚上也有两场,晚7时第一场,晚9时第二场。

  据当年的《广州年鉴》介绍:新华影画院的“内容布置皆含有极新时代性,且多影国片,尤能吻合观众爱国心理,大有时时满座之盛况”。但在电影开映之前,观众往往要先听卫生局派来的人员,演讲30分钟,教市民如何加强卫生。

  电影的观众,迅速超过了传统的粤剧,1933年统计广州本地的营业额总收入,电影比粤剧高了160%。很多粤剧大老倌也纷纷加人电影行业。“在玻璃棚下求生活”的粵剧伶人,有薛觉先、唐雪卿、白玉堂、谢醒侬、叶弗弱等人,他们拍摄了《白金龙》《茶薇香》《歌台艳史》《良心》《裂痕》《摩登泪》《雪国女皇》《歌台艳史》等一系列影片。薛觉先主演的粤剧时装影片《白金龙》,创下惊人的票房收入,为式微的粤剧注入了强心剂。

  1933年,丰宁路西瓜园开了一家太平戏院,可容纳1800人,规模颇大,是广州第一家拥有旋转舞台的戏院。这是学香港利舞台的,采用两级减速齿轮传动装置,使舞台可以旋转360度。每一场结束时,把舞台一转,就可以换上新布景,节省时间。这是个不错的噱头,吸引了大批有好奇心的观众。戏院落成后,首场演出是大尧天剧团的粤剧《白蟒占龙宫》。当年,马师曾组建大罗天剧团和太平剧团,在这里也演出过《苦凤莺怜》《佳偶兵戎》和《狸猫换太子》等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