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科学有多美,青年科学家告诉你

中国科学院第三届科学节暨核心植物园青年科学节广州主会场活动启动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11月02日        版次:A03G    栏目:    作者:李钢

     接触各类岩石

     观察植物根系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李钢

  

  1.5亿年的古鱼类化石、现场尝试如何提取DNA……10月31日至11月6日,以“嗨,科学!”为主题的“中国科学院第三届科学节暨核心植物园青年科学节(广州)”活动持续举行。1日,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与华南植物园共同主办的启动仪式在华南植物园举行。

  

  公众现场与青年科学家互动  

  

  据了解,广州分院系统各科研院所单位、携手中国科学院核心植物园以及华南农业大学等11家单位共同参与此次活动,向公众展示科学之美、环境之美、文化之美。而本届科学节将在全国各科学院院属单位举办400多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

  羊城晚报记者在“青年科学节”-科普作品展现场看到,来自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所属8家研究院所,以及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华南农业大学等11家单位的24个展摊展出的81张海报和相关互动游戏及实验,内容涵盖植物与人类健康、能源植物、东沙群岛泥火山、陨石坑、珊瑚岛植被恢复、花岗岩、水性新材料、3D打印等方面,公众可在展位现场与青年科学家互动,了解其领域的最新科研进展,近距离接触最新科研成品,并参与科学实验操作及科普互动游戏等。

  

  中科院展示最新研究成果

  

  在活动中,中科院广州地化所现场展出了五十余件矿物、岩石和古生物化石标本,向观众仔细讲解了他们耳熟能详却又很少接触的黄铁矿、方铅矿、烃源岩、陨石坑撞击角砾岩等地质样品;同时,详细展示了广州地化所近年重大研究进展,如依兰陨石坑的发现。

  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展位,中青年科学家倾情奉献,精心展示他们在高值经济作物、能源植物、珍稀植物、迁地植物、转基因技术、水果保鲜、海岛植被恢复、植物传粉、污染治理与粮食安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一个展位聚集近年的热点区域——南海珊瑚岛礁。珊瑚岛主体是由珊瑚砂堆积而成,缺少真正土壤及肥力,且有高盐、强碱、高温、强光、多台风和雨旱交替明显等恶劣环境条件,极少植物能生长或定居。

  

  少年科考队活动受欢迎

  

  在本次科学节上,由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以下简称广州健康院)联合有关单位成立的少年科考队活动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在现场的球形帐篷里,科研人员别出心裁,教公众提取草莓DNA,带领公众体验了一把当科学家的乐趣。把草莓放进保鲜袋里,用水瓶碾压成泥。然后加入用洗衣粉、盐、蒸馏水等溶解后的提取液,继续碾压,过滤,接着在过滤后的液体中加入无水乙醇。很快地,液体分析成上下两层,上层呈透明的液体中有一“坨坨”的白色絮状物。原来,这就是草莓DNA!

  在科普报告现场,来自南海海洋所、广州地化所、华南植物园和广州健康院的四位青年科学家分别以“南海瑰宝——珊瑚礁”“打好蓝天保卫战——向十面“霾”伏和光化学烟雾Say No”“Smell of stress:茶香的形成”和“奇妙的干细胞”为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观众们讲述了奇妙、精彩的科学故事。

  活动期间,以“科学之美”为主题的图片展,分地球故事、万千生灵、植物之美、宇宙探秘、微观世界、创新之光等6个类别向公众展示了平时只有科学家才看得到的科学之美,让现场观众大饱眼福。

  

  推动“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

  

  据了解,近年来,中科院广州分院依托包括以院士为代表的高水平专家队伍、大量高水平科研设施和成果,渐成规模的期刊群、科普基地等丰富的科普资源,推动实施“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计划和“‘科学与中国’科学教育”计划。

  下一步,中科院广州分院将与广东省科技厅、省科协、省教育厅等省市有关部门携手合作,继续推进实施“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推动建设一批科学传播基地,推动开展“格致论道(湾区)、少年科考队、英才计划、科普讲解、科学快车、少年科学院”等系列科普品牌活动,围绕重大创新成果和科研进展,开发系列科普产品,向社会公众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