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绿皮火车慢生活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11月11日        版次:A11    栏目:    作者:杨方

  □杨方

  

  许多人总觉得旅途中枯燥乏味,甚至是孤独寂寞的,可我倒觉得旅途上是很享受的。尤其是以前乘坐那种旧式的绿皮火车,一趟旅途下来,沿途山水草木如同为我们的肺叶清洗了一次,当然,更多的是有一种怀旧的情愫在里面。

  旅途中的慢生活很是让人怀念。能够静静欣赏到火车沿途的一路风景,能够听到天南地北的各种口音,喜欢听陕西的方言、上海的口音,还有“兰州话”,慢慢品味,感觉都是很有韵味的。还有,火车每到一地的广播无论是戏曲还是音乐,都带有浓郁的地域文化元素,甚至连那“咣当咣当”的单调声音都感觉很有诗意。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在大西北工作生活了5年,经常乘坐特快69和70,来往于北京和兰州之间,所以对绿皮火车的记忆非常深刻。说是特快,相对于今天的动车和高铁来说还是很慢的。

  从北京到兰州需要48个小时,两天两夜。一路逢站必停,即使无名小站也得停上个八分钟十分钟的,这时旅客们就可以走下火车,在月台上散散步,买些当地的特色食品,欣赏一下异地的新鲜风景,在长满各种野草野花的小站,望着蓝天下远处的山脉发一会儿呆也是很享受的。

  记得有一年春天,我从兰州回来乘坐的是北线(包兰线),当到达八达岭时火车停了下来,刚刚下过一场细雨,我迫不及待地把车窗打开,一眼望去,眼前满目青山,让雨水冲刷过的碧草更加青葱翠绿,两只小鸟栖在不远处的电线上,正在各自梳理着湿漉漉的羽毛,此时,空气里透着一种熟悉的气息,深深地吸一口,是泥土的芬芳,立刻感觉快到家了。

  火车实在是一个奇妙的地方,来自天南地北的旅客偶然聚在一起,因为不认识,便无所顾忌地交谈、吹牛、侃大山,任何话题在火车上都能说,或许有些话不会向熟悉的人说,却乐于在火车上与素不相识的人倾诉,乘坐一次火车,能认识好几个朋友。而那种带着地方音色的不很标准的普通话,听起来也蛮有韵味。尤其是上海、苏州一带的女性说话,那种吴侬软语的声音仿佛低吟浅唱,抑扬顿挫中透着柔美灵秀,像欣赏一首诗、一首民歌。

  说到火车上的慢生活,不能不说到火车上的广播。广播里一播送秦腔,不用说一定是西安到了;西北笑星张宝和的兰州快板《夸兰州》一出来,就到兰州了。我从北京乘坐特快69次列车去兰州,一路向西,途经河南、山西、陕西,一路上会欣赏到河南豫剧、山西晋剧、陕西秦腔,还有《编花篮》《绣荷包》《走西口》《赶牲灵》《五哥放羊》等民歌经典,旅途中一路走来就相当于欣赏了一台丰富多彩的文艺晚会。记忆最深的是,火车一到河南境内的黄河大桥时,广播里就会传出《黄河大合唱》的旋律——《黄河纤夫曲》《黄水谣》《保卫黄河》等这些经典音乐。放眼望去,一片白茫茫的黄河水浩浩荡荡,非常壮观。

  日子或者说时间,其实就是“一列不停运行的火车”,让憔悴的身心停下来,慢慢享受一下闲暇时光,欣赏一下周围的风景,或春花或秋月,或小桥或流水,岂不更好?更何况,离开熟悉的环境去探索陌生的风景,体验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人生,增加了生命的宽度,这本来就是旅途中最大的诱惑。如果没有了“绿皮火车”,我们是不是也能让身心慢下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