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广州车陂全面推行垃圾分类8个月,成效显著

流过车陂街道的河涌又见鱼群畅游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11月17日        版次:A09    栏目:    作者:梁怿韬、吴之行、黎裕珊、王沫依、黄士

     体验团的小朋友在车陂垃圾主题文化公园内学习垃圾分类 羊城晚报记者 梁喻 摄

  

  羊城晚报记者 梁怿韬

  实习生 吴之行 黎裕珊 王沫依 黄士

  

  15日,羊城晚报与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联合举办“广州垃圾分类观察体验”活动。记者随体验团,走进今年3月率先在全市城中村推行垃圾分类的天河区车陂街道了解到,车陂街道全面推行垃圾分类8个月,不仅实现厨余垃圾收运量大幅增加,还助推了车陂涌治水工作。参团的专家和市民代表,对如何进一步推动城中村垃圾分类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厨余垃圾收运量提升9.5倍

  

  11月15日下午,记者随体验团到访车陂街道时并非垃圾投放时间,但街道范围的23个定时投放点都严格落实守桶督导制度,守桶员守候在垃圾桶旁指导协助居民分类投放垃圾。这与记者提前一周到车陂实地观察的结果一样。

  记者了解到,车陂街道抓住生猪养殖行业规范化时机,治理餐饮行业长期存在的“卖潲水”陋习,同时打击向河涌偷排偷倒餐厨废弃物行为,适时引导餐饮企业将厨余垃圾交政府部门统收统运。据车陂街道环卫站统计,自今年3月车陂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以来,车陂每天的厨余垃圾收运量约19吨,而全面推进垃圾分类之前,该范围每天仅能收运约2吨厨余垃圾,目前每天的厨余垃圾收运量相当于之前的9.5倍。

  “每一位车陂居民,都能体会到垃圾分类带来的好处。”车陂街道沙美社区居委会主任刘玉清表示,流经城中村核心地带的车陂涌,曾因居民偷排偷倒餐厨废弃物常年黑臭,近来,在前期治水消除黑臭的基础上,车陂严格落实垃圾分类制度,不仅让黑臭消除的效果维持,清澈的河水还引来鱼群畅游。

  

  垃圾分类宣传与当地文化结合

  

  “今天走访车陂,让我刮目相看。”广州市城市矿产协会秘书长李志红表示,城中村是具有广州特色的社区构成,能够让精细化城市管理制度在这类社区推行,与车陂的基层治理能力和有效的科学决策分不开。李志红还发现,车陂街道有不少挂在墙上的垃圾分类宣传文图,当中不少与龙舟文化相结合,更好地宣传了垃圾分类。

  广州东部生物质综合处理厂(广州朗坤公司)总经理张卓在体验活动前一天,也曾到车陂城中村探访。“守桶志愿者协助居民分类,是现阶段不少城市提升垃圾分类成绩帮助居民养成习惯的有效办法。”张卓表示,他所在的工厂负责处理广州不少地方的厨余垃圾,目前厂里厨余垃圾的处理量和纯度超过前期预期,“类似车陂这样的城中村将厨余垃圾分出来,或是厨余垃圾量超预期的原因”。

  车陂垃圾分类成果明显,但体验团认为,车陂垃圾分类水平仍可再上新台阶。蹲访车陂期间,记者就发现,还有一定数量居民不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城中村空间狭小也让不少垃圾分类设施难以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