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委书记 郑人豪 |
湛江海湾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李斯睿 袁增伟 通讯员 黄少娥 在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海南自贸港以及北部湾城市群等国家战略背景下,湛江被赋予“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和“与海南相向而行”的重大使命。在当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如何当好沿海经济带的“引领者”,湛江有何独到的思路和做法? 为此,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湛江市委书记郑人豪。他表示,湛江将对标一流,乘势而上,借势而为,全力建设成为国家战略联动与融合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影响力和引领力强的世界级产业新城。 “借船出海” 努力走出具有湛江特色的改革发展之路 羊城晚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要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湛江在学习借鉴深圳经验、持续深化改革方面有什么新思路? 郑人豪: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湛江在优化政策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建设社会诚信体系等方面相对滞后,极大限制了湛江的振兴发展。我们深刻认识到,我们要实现跨越发展、后发崛起,就必须树立改革的思维,掌握改革的方法,把握改革的重点,着力破除不想改、不敢改、不会改的思想,真正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发展活力。 近两年来,我们坚持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激活力,全面落实省委“18+13”改革重点任务,加快“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阳光法治服务政府,先后出台《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行动方案》《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行动方案》《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建成“数字政府”政务云平台湛江节点和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努力实现“民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湛江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吸引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持续保持“看好湛江、投资湛江、凝心聚力、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我们将加强与深圳的改革对接,积极学习借鉴、复制推广深圳综合改革经验,充分共享先行示范区建设带来的红利,从平行共享、经验借鉴、资源成果共享上“借船出海”,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湛江特色的改革发展之路。 在营商环境方面,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圳完善公平开放市场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完善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先行经验,深入实施《湛江市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行动方案》,持续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营造更具吸引力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优质营商环境;在社会治理方面,我们将学习借鉴深圳社会治理现代化经验,推动湛江“智慧新防控”体系建设,强力推进“信用湛江”建设,改革创新群团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模式,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在民生建设方面,我们将积极拓展与深圳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打造优质生活圈;在生态保护方面,我们将深化深湛两地生态保护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技术等领域的交流,学习借鉴深圳绿色发展实践经验,推动“湛江蓝”更加出彩;在城市建设方面,我们将对标国内一流城市特别是广州市、深圳市,结合“十四五”规划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拓宽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人口和经济承载能力。 提升区位优势 在深化陆海双向开放中推进高质量发展 羊城晚报: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湛江将如何抓住机遇,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郑人豪:湛江是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一带一路”海上合作支点城市、广东对接东盟的前沿城市,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北部湾城市群、海南自贸港之间的枢纽和衔接点,在新一轮扩大开放中不可或缺、大有可为。特别是总书记在2018年视察广东时亲自为湛江把脉定向,指示湛江要把握机遇、积极与海南相向而行,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 接下来,我们将担当作为、占领高地,充分发挥湛江“承东启西、沟通南北、连接海内外”的重要战略作用,努力在深化陆海双向开放中推进高质量发展,为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出湛江贡献。 我们将积极增创对外开放新优势,把提升与“双区”的通达水平作为主攻方向,把强化与海南自贸港和北部湾城市群的交通联接作为重要支撑,打造国家战略对接的重要连接点和支撑点,不断提升湛江扩大开放的区位优势。特别是加快推进时速350公里的广湛高铁、湛江国际机场、茂湛高速改扩建工程,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2小时交通圈,实现与珠三角的全方位无缝对接,促进湛江与“双区”各方在更广领域实现资源配置、优势互补。 同时,聚力推进湛江港40万吨级航道工程、集装箱码头、疏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集疏运体系,打造“深水化、大型化、专业化、国际化”一流港口,持续巩固湛江扩大开放的港口优势。做大做强湛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中国(湛江)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加快申建湛江综合保税区,重塑湛江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的比较优势。 坚持与海南相向而行。我们出台了《中共湛江市委湛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与海南相向而行的意见》,全面推进与海南的交通、产业、对外开放、公共服务等方面深度融合紧密合作。目前,湛江与海南建立各层级、各领域的常态化对接合作机制,与海口市签署《参与共建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关于琼州海峡春运应急服务联动协议》,琼州海峡北岸的3家航运企业完成整合,徐闻港区南山作业区客货滚装码头于9月26日正式开港运营。接下来,我们重点以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为牵引,以雷州港区乌石作业区通用码头、湛海高铁等项目为重点,推动客货黄金水道更加便捷通畅。支持湛江港与海南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共建华南大宗商品交易分销中心,构建海南交易、湛江港交割的“前台后仓”格局。 积极主动服务好对接好“双区”建设。我们将建立健全与深圳等大湾区城市在产业、市场、港口、资本、人才等方面交流互动机制,推动双方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合作。重点依托巴斯夫、湛江钢铁、中科炼化、廉江清洁能源等大项目,围绕“双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全力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实省委部署要求,加强与广州深度协作,共同构筑“核+副中心”动力机制。 深度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湛江是唯一一个以地级市身份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城市。接下来,我们将加强与重庆、贵州、广西、海南等其他13个省(区、市)联动,共同争取把相关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实现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 加强与北部湾城市群以及茂名、阳江等城市的合作互动。2016年,湛江与北海签订了粤桂北部湾经济合作区框架协议,共同打造两广沿海经济带。今年9月17日,玉湛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将推动粤桂两省区联动发展。接下来,我们将认真落实《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加强与北部湾城市群合作,推动交通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错位互补、生态环境共建共享、社会事务互利互惠。 今年6月23日,湛茂阳三市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签署了《协同推进现代化沿海经济带西翼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并一致同意以轮流主办的形式,定期召开三市联席会议,建立起常态化工作协调机制。接下来,我们将加强与茂名、阳江的互动,一起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优质资源,推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金融、商贸等方面提质升级,共同塑造湛茂都市圈。 立足更高站位 推进“一通道、一港区、一示范”建设 羊城晚报:在“一核一带一区”的区域发展格局中,沿海经济带是新时代广东发展的主战场,湛江如何把握定位、在“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建设中贡献更多力量? 郑人豪:近年来,湛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和“窗口期”。我们坚持跳出湛江看湛江,把湛江放在全省全国大局中去研究、谋划、部署。2018年,湛江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决定》,明确了“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总目标总任务,形成了统筹推进“一通道、一港区、一示范”建设的工作思路。所谓一通道,就是参与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一港区,就是推动霞山区块(含临港工业园区和湛江综合保税区)、东海岛区块、徐闻区块纳入广东自贸区扩区的片区;一示范,就是加快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做好“四篇文章” 构建高水平高质量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羊城晚报:近期,广东出台“双十”产业发展计划,湛江在做大做强临海产业集群上有哪些规划?如何加快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郑人豪:近年来,国家和省的新定位、快捷通达的预期、区位优势的凸显,使湛江的比较优势和后发潜力得到国内外投资者的青睐。我们充分发挥湛江的比较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做好“四篇文章”,深入实施“五大产业发展计划”,加快构建高水平高质量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第一篇文章是临港产业。湛江拥有40万吨级天然深水航道和优良港口以及广阔的土地和发展空间,在发展临港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随着宝钢湛江钢铁基地3号高炉开工建设;中科炼化在湛江设立独立纳税法人,一期项目建成中交;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正式启动;廉江新能源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湛江正在发展成为华南地区现代化临港重大产业集聚基地。 第二篇文章是滨海旅游业。滨海旅游产业是富民惠民、带动力很大的产业。我们将结合广东省优先推动建设的滨海旅游观光公路,依据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吸取海南和国际上发展滨海旅游产业的成功经验,推动雷州半岛全域旅游开发,加快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第三篇文章是特色优势农业。湛江在农业和海洋渔业领域具有全国性影响力,接下来要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做强做大,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第四篇文章是军民融合发展。接下来,我们将加快推进军民结合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高标准谋划举办广东国际海洋装备博览会,扎实推进海上风电、深海养殖等与中船集团的合作项目,打造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示范区。 此外,湛江将重点实施重大工业产业项目达产增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提速、高新技术产业培育、蓝色海洋综合开发“五大产业发展计划”,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前瞻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 提升营商环境 推动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做强做大 羊城晚报: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湛江将如何抓住机遇提升营商环境,助力世界级临港产业集群建设? 郑人豪:近年来,为营造更具吸引力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优质营商环境,我们成立了湛江市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市投资促进局,围绕打造钢铁、石化、造纸、生物医药、现代物流、农海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集群,面向国内外500强企业、珠三角大型制造业企业“点对点”开展产业链招商,推动湛江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 近两年湛江招商签约项目236个,投资额2609亿元,引进招商局集团、中船集团、华润、中交、宝能、恒大等世界、国内500强企业。同时,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巴斯夫、廉江新能源4个投资分别超100亿美元的项目加快投产、持续增效。湛江现代化产业已经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开放体系的组成部分,这也倒逼我们在产业链布局、贸易通关举措上改革创新,促进建立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未来,湛江要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离不开现代化产业支撑,“十四五”期间,湛江将推动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做强做大。 第一是打造千亿级钢铁产业集群。目前,宝钢湛江钢铁基地1号、2号高炉达产达效,3号高炉全面开工建设,4号、5号高炉加快筹备建设,201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88.93亿元。同时,钢铁配套产业园建成投产项目11个,在建项目6个,在谈项目25个。接下来,我们将全力打造以宝钢湛江钢铁为龙头的超2000万吨世界级大型精品钢和绿色碳钢生产基地,力争到2025年钢铁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 第二是打造千亿级石化产业集群。我们将全力推动中科炼化一期项目达产达效,加快推进二期项目前期工作;全力加快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首期第一批项目建设,确保2022年建成投产;力争到2025年,石化产业集群产值达到1000亿元,打造世界级石化产业集群基地。 第三是打造千亿元级造纸和优势传统产业集群。以晨鸣纸业、中国纸业、冠豪高新等骨干企业为基础,形成多元森工关联产业链条,推动全市造纸企业集聚发展、绿色发展,打造全国最大的浆纸产业基地;同时积极推进家电制造产业、农海产品加工产业、家具制造产业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继续对传统产业实施技术提升,培育打造一批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优势传统产业集群,共同打造千亿元级的产业集群。 第四是打造千亿元级海洋和新能源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海洋装备、海上油气田开发、新能源、海上风电、深海养殖等新兴海洋产业,同时依托钢铁、石化、能源的产业优势,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海洋和新能源产业集群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 羊城晚报: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湛江在“十四五”期间有哪些新的发展蓝图? 郑人豪:“十三五”期间,湛江重大产业集群加速成型,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成效显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凸显,重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面对新的一个五年发展规划,湛江将深入立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一通道、一港区、一示范”为引导,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入推进湛江与海南相向而行,全面加强与北部湾经济区深度紧密合作,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打造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全力将湛江建设成为国家战略联动与融合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影响力和引领力强的世界级产业新城,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数说 ●近两年湛江招商签约项目236个,投资额2609亿元,引进招商局集团、中船集团、华润、中交、宝能、恒大等世界、国内500强企业。 ●目前,宝钢湛江钢铁基地1号、2号高炉达产达效,3号高炉全面开工建设,4号、5号高炉加快筹备建设,201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88.93亿元。同时,钢铁配套产业园建成投产项目11个,在建项目6个,在谈项目2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