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六大工程为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

把握“三区”叠加重大历史机遇,全力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12月11日        版次:T14    栏目:    作者:文聪

     东莞中心广场

     东莞大力推动教育扩容提质

     最大程度简化工程项目审批流程

     东莞大道即将迎来全要素的综合提升

     全力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

  

  

  

  文/文聪  图/王俊伟

  

  自2009年首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成功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全面提升服务企业水平,有效稳住外贸基本盘的做法获国务院通报表扬;与中科院的合作进一步深化,签约共建松山湖科学城……初冬时节,莞邑大地暖阳高照,生机勃勃,一个个喜讯接踵而至。

  去年1月召开的中共东莞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东莞将全力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大力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发展空间拓展、产业体系升级、基层基础强化、民生福祉增进、重点改革突破“六大工程”。今年以来,东莞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牢牢把握“三区”叠加重大历史机遇,持续深入推进“六大工程”,为东莞向更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东莞全市生产总值6892.52亿元,同比增长0.2%,实现疫情防控大背景下的由负转正。

  

  关键词 城市品质提升

  打造大湾区高品质现代化都市

  

  风吹稻浪,满目金黄。11月的茶山镇上元稻田公园是金黄色的,200多亩水稻即将迎来丰收,四处弥漫着稻米的香气。公园的栈道上、田埂边,市民们一边享受田园野趣、欣赏秋日美景,一边掏出手机拍照留念。

  如今,上元稻田公园已是茶山镇的一张靓丽“名片”,但很多人都想象不到,就在一年多前,这个美丽的公园还是一片杂乱无章的菜地和田间窝棚。上元村党工委书记袁锡祥告诉记者:“我们先把整个农田收回来,然后完善基础设施、新建绿化和栈道,慢慢地把这里打造成了一个可以供市民休闲、观光、体验的公园。”

  上元稻田公园的建成,是东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城市品质提升的一个缩影。类似的“蝶变”,正在镇街、市区多点开花。

  每当华灯初上,市区鸿福路-东莞大道一路高楼林立、流光溢彩,整个城市犹如一幅铺开的缤纷画卷,呈现在市民眼前。今年国庆假期的一个晚上,陈女士带着父母第一次来到市中心区的地标场所——东莞市民服务中心,全家人都被震撼到了。陈女士拿起手机多角度连拍,霓虹璀璨、交相辉映的城市夜景“刷爆”了她的朋友圈,“东莞确实变靓了,感觉提升了一个档次。”

  12月底,一项投资1.64亿的大改造计划动工,这次轮到的是繁华的东莞大道国贸段。虽然是以“东莞大道品质提升”命名,但实际涉及的范围较广,具体包括东莞大道、体育路、旗峰路、石竹路等,将针对道路进行全要素的综合提升。

  湾区时代,东莞对于城市品质提升的追求从未停歇。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在中共东莞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上表示,在新的形势下,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把城市品质提升作为基础工程来抓,进一步外强联动协作、内提品质内涵,深度融入全省城市群和都市圈融合发展的城市格局,加快打造大湾区中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现代化都市。

  

  关键词 发展空间拓展

  实施“工改工”三年行动计划

  

  10月22日,东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凤岗镇竹塘村下围工业区新型产业类更新单元”成交公告。随后,凤岗镇政府与广东都市丽人智能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实施协议书。这意味着东莞首宗单一主体挂牌招商项目正式成交,该地块也是全市首宗“工改M0(新型产业)”项目。

  此次成交的下围工业区更新单元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是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工业园,主要从事低端的组装加工产业,效益低、污染重。工业园中既有村小组的厂房,也有企业自建厂房,还存在“二手房东”分租情况,管理较为混乱。拆除老旧厂房后,广东都市丽人智能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将投资12.4亿元建设新型产业园,其中,厂房比例达到35%,通过建设工业大厦实现“工业上楼”,此外还将设立研发办公功能场地,招引一批智能制造优质企业入园。

  东莞以制造业立市,可惜产业发展空间严重不足。有好项目、好企业“相中”东莞,如何将其承接下来、承接得好,成为考验这座城市的一个现实课题。去年,省批准东莞围绕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改革创新实验区,让东莞迎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和东莞市建设省改革创新实验区“三区”叠加的重大发展机遇。

  针对产业发展空间不足这一问题,东莞坚决把“拓空间”体制机制改革作为实验区建设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加快破解涉及土地资源配置、利益分配共享、镇村发展模式调整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不断优化土地要素供给、提升配置效能。

  根据部署,从今年起,东莞将以低效镇村工业园改造为核心,实施“工改工”三年行动计划,力争三年完成“工改工”拆除整理30000亩,开工建设产业用房2000万平方米以上,拓展优化产业发展空间,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空间保障。

  

  关键词 产业体系升级

  科技创新为东莞产业体系赋能

  

  11月11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开幕。高韧性陶瓷颗粒、柔性锂电池……广东团9号馆C12展位以及中科院5号馆B05展位展出的各种高科技产品,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停留。

  作为广东省首批启动建设的四家广东省实验室之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派出了三支参展代表团队:多孔陶瓷团队、柔性电池团队、锂离子电池团队。其中,锂离子电池团队展示的镍锰酸锂作为一种高电压正极材料,较为环保,成本低廉,以之取代磷酸铁锂制造动力电池前景广阔,是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020年推荐的前沿技术项目。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成立于2018年,过去几年,该实验室致力于推动东莞产业技术研究与科研转化。沿着中子源路,毗邻实验室十公里外,是另一个由中科院参与共建的国家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园区的所在地,这个银白色的建筑群如今已成为松山湖科学城乃至东莞的创新高地。

  11月22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广东省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在广州召开省院全面战略合作领导小组会议,会上,《中国科学院 东莞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合作协议》正式签署。未来双方将以松山湖科学城为载体,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全链条成果转移转化和人才集聚高地建设,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共同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

  科技创新正在不断为东莞产业体系赋能。据了解,松山湖科学城将在构建强化基础创新优势的同时,打通创新与产业的通道,构建具有东莞特色,服务于制造业,面向技术商业转化,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创新网络,强化各平台间的沟通、交流和融合,促进建立成果交流和转化服务平台,加强与产业层的联系,形成内部紧密联系的有机体。

  

  关键词 基层基础强化

  为市民拉起一道“安全防护网”

  

  时针拨回到2020年1月,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庚子新春变得极不平凡。东莞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长期“倒挂”,加上东莞是外贸大市,这些客观因素,让东莞在防范疫情输入方面面临巨大压力。

  也就是在今年初,中共东莞市委十四届十次全会报告提出,深入推进基层基础强化工程,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把东莞建设成为全省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东莞的党员干部、网格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他们奔走一线,为市民拉起了一道守护健康的“安全防护网”,也为这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大考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王净是南城全心医疗普通专科门诊部的一名儿科主治医师。2月初,在得知南城卫健局征集志愿者时,王净不仅主动报名,还积极联系有ICU工作经验和在个人防护知识学习中成绩突出的同事,自觉组成医疗志愿服务队。这支防疫生力军共有41人,他们发挥专业优势,筑牢外围防线、社区防线、医护防线和自我防线,在中心门诊、西平站和水濂站等10个站点,或协助开展入户排查和解除居家隔离工作,或到集中隔离点,协助流调和信息录入、整理等工作,为基层防疫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不仅有无数的志愿者,全市近万名网格员也迅速行动起来,穿梭在2894个“网格”中,坚守在抗疫一线。网格员如此迅速行动起来,主要得益于东莞在全市建成上下联通、运作高效的市镇村三级指挥调度体系,构建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基层治理格局。

  今年以来,东莞在抗疫的同时,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能力,通过大力提升党组织领导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持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夯实基层根基,促进基层共建共治共享。

  

  关键词 民生福祉增进

  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近年来,东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抓住市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努力以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近日,作为南城街道重点工程的阳光第十小学建设项目全面进入收尾阶段,项目施工单位正在加紧水电的调试和清理卫生工作,工程即将交付给校方使用,建成后可增加优质公办学位1620个,主要服务于银丰片区适龄儿童。

  “当时设计这个项目时,考虑到建设路是一个比较大的主路,车流量大,声音会比较嘈杂,因此,我们设计的是动静分区。”据项目设计负责人吴鹏鹏介绍,教学区被放在比较安静、朝向也比较好的南边,运动区、活动功能区则布置在北面。教学楼不是传统的横平竖直设计,而是成叶脉形状,稍微散开的形状,有利于采光和通风。

  随着入户政策的放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持续推进,包括南城街道在内,东莞各镇街的公办学位供给都存在着不小的压力。为了有效解决群众对学位的需求,东莞市通过《东莞市关于加快公办中小学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提出25项举措,涉及51条具体措施,从增加教育设施、保障用地、优化服务等方面,大力推动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

  据统计,2020年东莞为义务教育阶段非户籍适龄学生提供积分入学和优待政策学位7.93万个(含公办学位、购买民办学位和民办学位补贴),确保2020年在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及在民办学校就读享受学位补贴的随迁子女人数占比不低于50%。

  医疗是民生领域的另一项重点工作。11月12日,东莞市人民医院与黄江医院签约共建医疗联合体。这是东莞市人民医院的第5家医疗联合体,更是东莞卫生健康系统不断整合区域内医疗资源,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大力开展区域内医疗帮扶,全力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和幸福感的一个生动缩影。

  2020年,东莞提出了打造“顶天立地”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启动“健康东莞行动”计划,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继续推动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建设高水平医院,加快5家区域中心医院重点专科建设,推进部分镇街公立医院向专科医院、医养结合、社区医院等机构转型。

  

  关键词 重点改革突破

  “东莞经验”获国务院通报表扬

  

  进入第四季度,东莞市重大项目建设开始全力冲刺。据市发改局统计,今年1-10月,市重大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06.3亿元,同比增长40.3%,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4.9%,年度目标完成率比去年同期快12.8个百分点。其中,10月单月就完成投资93.1亿元,同比增长41.7%,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为何仍然会有如此之多的企业选择投资东莞呢?位于桥头镇的东莞市明亨智能家居有限公司给出了答案。10月30日,总投资3亿元的明亨智能家居项目正式奠基动工,拟建成为一个集产品设计、功能研发、生产加工于一体的高端智能家具生产基地,计划2022年完工。

  “现在公司的问题是人手、厂房、设备不足,明亨智能家居项目的开工建设,解决了我们的问题。”在东莞明亨智能家居总经理陈元明看来,新项目的顺利开工,离不开政府全力的支持和服务,以战时状态狠抓项目落地的高效行政效率刷新了他对“东莞速度”的看法。

  陈元明说,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公司订单数量减少,但随着进出口形势回暖,目前明亨智能实现逆势增长,订单量比去年同比增长30%。今年7月,明亨智能家居项目由市重大预备项目转为市重大建设项目,从项目立项备案开始,到交付地块、签订施工合同,再到正式奠基动工,桥头镇经济发展局一直有专人负责主动跟踪项目审批动态,全程协助企业办理审批流程,指导企业完成项目动工前期审批手续,得以保证该项目在10月能顺利开工。“加快了半年左右的审批流程,为企业投产节省了大量时间。”

  针对深入推进重点改革突破工程,东莞在年初就制订了2020年东莞市22项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优化重大项目快速落地机制,切实为投资‘松绑’”正是其中之一。据东莞市重大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介绍,东莞正在打一场重大项目审批服务的“闪电战”,此前已制定一系列的举措,涵盖立项审批、资金审批、规划调整、工程建设等全流程,力求最大程度简化工程项目审批流程。

  类似明亨智能这样逆势增长的企业,在东莞还有不少。今年1-9月,全市外贸进出口9685.1亿元,总量排名全国第五,降幅较上半年收窄9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收窄,连续4个月实现当月正增长。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出通报,对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发现的43项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其中,东莞市全面提升服务企业水平,有效稳住外贸基本盘的做法就获得了通报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