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数说东莞:“十三五”回眸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12月11日        版次:T15    栏目:    作者:谢颖

     湾区都市 品质东莞 (“莞香花开”供图)

     华为小镇地处美丽松山湖 (“莞香花开”供图)

  

  文/谢颖(整理)

  

  2019年年初,东莞提出“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战略任务和价值追求,在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蓝图里,一幅幅宜居宜业的高品质现代都市画卷正在绘就。

  近两年来,东莞举全市之力推进实施“六大工程”,实现了良好开局。

  

  关键词:产业升级

  

  “十三五”期间,东莞转型突围进入“攻坚关口期”,传统制造业转型处于爬坡越坎阶段。面对这样的局面,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就显得极为迫切。2018年,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东莞要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上实现新突破。近几年来,东莞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全面提高东莞制造水平。

  24小时运转,现代化的无人车间近年来已经不少东莞的制造业厂区普及,无人车间不仅需要先进的硬件条件,还需要软件支撑,为加快生产效率提供“智慧大脑”。

  2019年东莞市软件产业企业95家,区域集聚特征明显,长安镇主要以通信领域为主;南城街道主要发展智慧城市建设领域;松山湖主要发展云计算、互联网、集成电路。

  “十三五”期间,东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产业体系升级工程,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东莞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经济综合竞争力跃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6275亿元增至2019年的9483亿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第19名,年均增长7.9%,达到高收入国家或地区水准。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接近45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成为首个产值超万亿的产业集群。全市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占比分别达54.2%和42.2%,经济质量效益显著提高。

  

  关键词:科技创新

  

  “十三五”期间,以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为代表的大科学装置、平台在东莞相继建成运行,有力支撑基础研究,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东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持续赋能。

  自2018年获国家科技部、发改委批准开展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以来,东莞先后出台加快科技创新、扶持实体经济、强化要素支撑三大类“政策包”、科技创新“1+1+N”政策体系等系列政策,引入了10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大力支持高新科技行业从前沿基础研究到成果产业转化实现扩容式发展;同时面向企业配套提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创新性平台,推动东莞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

  东莞全面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质量实现双提升,人才团队加速聚集,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取得实效,全链条创新格局日益完善。据统计,东莞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由2015年的986家大幅增加到6217家,从业人员数量由32万人次增加到98万人次,出口总额由774.69亿美元增长至2619.20亿美元,总产值由2719.73亿元增长至11693.5亿元。截至2019年12月,东莞市专利申请量由2015年的38094件上升到83217件,专利授权量由2015年的26820件上升到60419件。

  

  关键词:生态环境

  

  近年来,东莞持续推进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在污水治理方面累计投入达712亿元;今年1—10月,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前20位;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导创建“无废城市”,实现固废减量和天蓝水清,城市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自2016年11月全面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以来,东莞实施“五大组合拳”加“三大保障措施”。五大组合拳包括实现全市污水管网“一系统、一张网”管理格局;破除以往“镇街各自为政、职能部门单打独斗”的污染防治攻坚局面;建立并完善市级-流域-镇级指挥体系;以大兵团作战方式开展茅洲河、石马河、东引运河、东江下游片区4大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全市污水治理工程项目数超过600个,项目总概算约712亿元。

  在落实三大保障措施中,全市贯彻落实环保执法,截至今年10月底,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5682宗,罚款12.3亿元;创新成立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执行力督导工作组,问责相关责任人员252人次;创新出台有奖举报新政,获生态环境部肯定和推广。

  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中,“东莞蓝”时常刷屏朋友圈。今年1-9月,东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0.9%,同比上升8.5个百分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01,同比改善了21%,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第19名(和昆明并列);全市六项主要大气污染物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关键词:人才战略

  

  近年来,东莞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倾全市之力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市向人才资源强市转变,先后出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百万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等一系列人才政策,全力将东莞打造成为“创新创业人才高地、技能人才之都”。

  截至2019年年底,东莞市人才总量达235.2万人,高层次人才突破15.6万人,自2013年以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7%和19%,提前完成了《东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人才总量力争达到204万人”。

  政策引领下,高端人才加速集聚。东莞市人才队伍建设遵循“高端引领”原则,大力引进培养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高层次人才。

  同时,东莞还全力打造“技能人才之都”,加快培养一支适应东莞产业发展特点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其中,重要举措之一,就有选树“莞邑工匠”“首席技师”。

  截至2019年年底,东莞市技能人才(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总量达35.20万人,其中,莞邑工匠10名,首席技师400名,高技能人才7.96万人。

  从技能人才到高层次人员,从“高端引领”到“技能人才之都”,东莞因时因势实施的人才战略,为增强产业转型升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服务高质量发展,打造了澎湃的源动力。

  

  关键词:民生福祉

  

  连续多年,东莞每年在两会召开前都向社会公众征集“十件实事”,直面社情民意,以市民普遍关注的交通、教育、医疗等热点问题为切入点,扎实推进民生实事工作,让民生福祉看得见,幸福生活摸得着。

  从2019年提出实施民生福祉增进工程,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到2020年提出深入推进民生福祉增进工程,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东莞在增进民生福祉这条路上,立足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战略部署,聚焦市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

  围绕“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目标和任务,东莞着力补齐教育和医疗短板,促进交通品质提升,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推动社会保障提标扩面,扎实推进平安东莞、法治东莞建设,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一件件,一桩桩,诠释着一心为民的责任与担当,推动着“湾区都市、品质东莞”不断迈上新台阶。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打造民生建设的“东莞品质”和全面小康的“东莞样本”,实现全国领先、全省示范,还需要东莞各级各部门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追求,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