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常平 |
文/谢颖 图/受访单位供 常平镇素有“京九第一镇”之誉,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是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和“中华餐饮名镇”。 今年以来,常平镇围绕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总体要求以及打造高品质的东莞东部中心的工作目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推动“双区”驱动、“双城”联动,同时,把文明创建工作放上重要议事日程,全面巩固和深化全国文明镇创建成果,以文明创建照镜子,高对标,促提升。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4.39亿元,同比下降1.3%;规上工业增加值82.0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9.10亿元,同比增长22.3%;税收总额36.58亿元。截至8月底,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41.94亿元人民币。 生态、人居整治大提升 乡村振兴换新颜 走进常平,这里不仅有保存完好的村落美景,还有京九铁路重镇处处矗立的繁华,现代与田园在这里交织。 盛夏时节,漫步在桥梓村的爱莲湖畔,放眼望去,湖中莲花摇曳生姿,远处的周氏宗祠静静地诉说着古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干净整洁的爱莲广场,告别了过去脏乱差的铁皮屋、农贸市场,摇身一变成为村民们文娱生活和饭后散步的好去处,获得村民点赞。 初秋,朗洲村山脚下卧着一片原生态绿色农田,绿油油的蔬菜和美丽村居构成了一幅悠然恬静的田园画卷,在溪水边,引来一群白鹭嬉戏停驻。 桥梓村和朗洲村环境的改善,是常平镇美丽幸福村居建设带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近年来,常平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致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美丽乡村的建设。 记者了解到,为了聚焦品质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常平镇出台了《关于推动美丽常平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实施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成功引进多家前期服务商参与城市更新,六大片区规划建设稳步实施,片区统筹规划与连片改造取得新进展。 通过铁腕整治城市“六乱”,全力以赴推进三大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等,投入1.9亿元建成美丽幸福村居项目135个,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 多措并举之下,全镇农村集体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十三五”期间,村组两级总资产增长23.6%,收入总额增长12.6%(统计截止到2020年9月底)。 除了提升生态、人居环境以外,常平镇还全面建成32个村(社区)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 如在桥梓村,投资近200万元改建成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提供社工专业服务,深受群众好评,并打造出“老人红歌合唱队”、“小导游”等品牌项目,走出一条文化强村的科学发展路线,实现村居环境和集体经济的振兴。 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常平镇更加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以精神文明建设助力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双推进”,奋力夺取“双胜利”。 由于常平镇内两条铁路穿镇而过,在疫情防控期间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新冠疫情在全国暴发以后,该镇迅速启动战时工作机制,以镇委主要领导为组长分别成立镇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指挥部,指挥部下设“一办十三组”,安排防控专项资金及镇村两级减租合共超1亿元,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维护稳定工作。 同时,组织党员干部职工1077人次、医护人员420人充实到防控一线。先后设置镇级集中留观点7个,联同24个村级集中留观点共备有房间1500多间,目前保留镇级留观点1个,用于分流深圳口岸入境人员和接收重点地区来莞人员的集中留观安置。 同时,强化排查力度,在两个火车站、两个城轨站、三个高速口、汽车站及口岸设立9个联合检疫站24小时值守,在全市率先启用新型5G测温系统,逢车必检、逢人必查,累计排查1736177人次。 强化大数据支持,全面铺开“莞e申报”工作,超56万人完成申报登记,在全市率先使用信息化医学观察平台,创新成立数据处理应用组,运用大数据助力精准防控。 镇内26个农贸市场实行分片包干、专人驻点模式,做到每日一检查、每日一消毒。 先后成立镇境外防输入工作小组、境外来莞返莞重点人员大排查工作专班,落实境外来莞人员的排查和健康管理工作。组建转运专班小组全天候轮值,高效精准开展境外人员返常接送工作。严格落实跨境货车司机管理,累计登记跨境来莞货车司机3176人次。 通过这些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有效恢复了社会的经济运行。镇内9000多家企业分批有序复工,34所学校、60所托幼机构及29间校外培训机构科学有序推进复课。 聚焦转型提效 实体经济培育壮大 今年,为了积极扶企稳企,常平镇以战时状态建立经济运行监测调度体系,第一时间组建镇经济运行监测调度指挥部,落实市指挥部各项要求和部署,积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满工满产,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一方面,全力推动“香港城”项目建设,加快征地拆迁工作,项目范围内同意征收房屋达80%、核心区高达95%,项目概念性规划方案已完成中期成果,控规编制计划顺利通过市自然资源局审查,正加紧编制控规草案和开展核心区土壤环境初步调查。 另一方面,把基层实验区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首要任务和系统基层工程,主动对接深圳、广州、香港等城市优质产业资源,高质量做好《深化莞港经贸产业合作改革创新实验区方案》编制工作,积极创建莞港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组织推进落地一批重大改革、重大工程,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展望“十四五”,常平镇将积极主动参与“一带一核一区”建设,以建设深化莞港经贸产业合作基层改革创新实验区和创建莞港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为牵引,举全镇之力高标准建好“香港城”项目,协同推动东莞东站TOD项目建设,带动提升常平交通带动力、产业竞争力、创新驱动力、城市吸引力,努力打造成为扩大全面开放和对接参与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平台。 主动对接广深“双核”联动,加快推进“两节点一学院”建设,着力打造创新资源要素高效对接平台。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抢抓5G、工业互联网等产业风口,加快推进“新基建”项目布局和建设。依托瀛通通讯、映宁轩电子科技、大东骏通电子、快捷达等电子信息优势企业,引进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产业链延伸,快速打造成国内知名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推动先进制造与现代服务深度融合,引入做强一批生产性服务企业。加强对超亿元、“专精特新”“小升规”企业的梯队精准培育,进一步推动“倍增计划”向纵深发展。持续加强重大产业项目定向招引、建设服务、加速投产等工作,确保经济发展动力不断。大力支持中欧班列发展,推动国际邮件快件、跨境电商产品通过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输,打通国际货运物流通道。 常平镇将继续围绕“打造高品质的东莞东部中心”的目标定位,进一步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