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羊城“老记”享主场之利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12月15日        版次:A10G    栏目:广州亚运·纪念    作者:徐扬扬

  十年前的广州亚运会,担负传播任务的记者也不可或缺;而在家乡和任职媒体所在地报道这场盛会,对他们而言是十分独特的经历。

  

  前所未有的全员持证

  

  大型运动会的采访证总是紧缺的,获得大型综合性运动会采访证就更难。虽然羊城晚报的体育记者是运动会的常客,但往往单兵作战,有两人或三人一起的小组采访就很难得了。本报体育部所有记者都拥有正式的采访资格,广州亚运会是唯一的。

  不仅如此,其他部门的同行还肩负起广州亚运会除竞赛之外的报道,使得体育部的同仁能够专注竞赛。这已经不是团队作战,而是大兵团作战!

  其实,广州的各大媒体基本都是如此,为这座城市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各家媒体几乎都是倾巢而出、倾尽全力。

  

  设施齐备的工作间

  

  新闻中心是大型运动会的必备设施,通常在面积较大的室内安置成排的桌子、椅子,拉好电话、网线和电源就可以满足需求。一些顶级的新闻机构往往还有独立的工作间,不过国内媒体一般只有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能享受此待遇。

  不过,羊城晚报在广州亚运会新闻中心内就有独立的工作间,不仅桌子、椅子、电话、电脑、网线、电源一应俱全,本报记者可以在此写稿,编辑也能在此编辑稿件。在这个面积过百平方米的独立工作间靠墙位置,还有几乎围成一圈的沙发,记者累了可以躺下打个盹、眯一会儿。其他城市晚报的同行也不时进来沾点光,并投以羡慕的眼光。

  因为经费有限,国外的物价又高,记者出国采访吃得非常简单,如去韩、日还可吃拉面,到其他国家,洋快餐几乎成了唯一选择,原因是吃得起、吃得饱、省时间。大型运动会的新闻中心多数设有茶点,但不能饱腹,外出找吃的太费时间。

  而与广州亚运会新闻中心相邻的自助餐厅规模很大,从早餐到夜宵,饿了就随时能吃,而且不是洋快餐那种无需专业厨师就能做出的标准化餐食,而是由专业大师傅做的个性化美食,国内各大菜系的名菜应有尽有,色、香、味俱全,当然粤菜是主角,而且价钱低廉。有一次,记者在独立的工作间赶稿,同事吃完午饭回来说了一句:“快去,有你爱吃的三文鱼!”

  

  方便快捷的媒体专车

  

  广州亚运会,外地记者统一入住与新闻中心相邻的记者村,外国记者则入住指定酒店,当地记者则各回各家——畅通的交通安排带来极大的方便。

  媒体专车是记者们采访大赛的主要交通工具,广州亚运会在这方面几乎是无可挑剔。在人流密度大的赛场,15分钟一班大巴,人少则半小时一班,最重要的是车等人,不管多晚。记者曾在增城采访亚运会的体育舞蹈比赛,写完稿才去找大巴,赶上末班车回广州市内。车上就记者和司机两人,师傅道一句:“辛苦了!”记者也回了一句:“您也是!”

  广州快捷的地铁也极大地缩短了路上的时间,而且记者免费,挂在胸前的广州亚运会的记者证就是车票。

  广州亚运会对媒体的安排和接待给予最大的便利,得到了同行们的高度评价。这一切的背后是不少人默默的付出和奉献以及组委会、广州市政府的高效运作。

  羊城晚报记者  徐扬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