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杂技团 支雅南 |
中国杂技团 “弹球少年”组合 |
钢管舞“申奥大使”孙健 |
汕头市杂技团 “百岁杂技姐妹花” |
西安战士战旗杂技团 李童 |
吴正丹(右)、魏葆华 |
广州杂技团 唐哲 |
羊城晚报记者 艾修煜 中国被公认为“世界第一杂技大国”。多年来,中国杂技人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多次斩获世界杂技领域的重要奖项。12月19日起每周六21:10,全国首档大型原创杂技文化交流竞演节目《技惊四座》将在广东卫视播出,这些手握大奖的“天花板级”杂技高手们将在节目中一较高下。 届时,将有30组跨越不同项目的国内外顶尖杂技个人和团队,通过四大赛段的激烈比拼,为观众呈现近60场代表世界超高水准的杂技表演,最终节目将决出本年度最受欢迎的“金牌杂技秀”。 中国是杂技“金牌储藏库” “金小丑奖、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法国‘明日’世界马戏节金奖……可以说,咱们中国有一个世界杂技界的‘金牌储藏库’!”谈及制作节目的初衷,《技惊四座》总导演邢狄曦表示:“我们有条件也有义务让更多观众了解中国杂技的魅力。” 据悉,此次前来“应战”的不仅有斩获多项国内外大奖的杂技精英,还有身怀硬核绝技的民间高手和热爱东方杂技文化的国际友人。来自山东省杂技团的支雅南是内蒙古自治区艺术“萨日纳奖”获得者,她将表演拿手绝活——单人绸吊项目《木兰归》。来自汕头市杂技团的“百岁杂技姐妹花”是叠椅子项目最高龄纪录的保持者,她们将带来节目《传承》。此外,参加竞演的还有2015年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获得者、来自西安战士战旗杂技团的李童, 2020年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获得者、来自广州杂技团的唐哲,以及钢管舞“申奥大使”孙健等。 刘璇范湉湉加入“鉴赏团” 除了实力过硬的选手,《技惊四座》还请来体操奥运冠军、演员刘璇,杂技表演艺术家、“肩上芭蕾”创始人吴正丹和魏葆华,舞蹈家黄豆豆,人气艺人范湉湉组成鉴赏团,他们将在节目中给选手提供专业点评,同时为大众科普杂技“冷知识”。后续,还将有郑希怡等跨界艺人、董争臻等杂技界大咖、纪连海等文化学者加入鉴赏团,跟观众一起领略杂技艺术的魅力。 在舞蹈家黄豆豆看来,《技惊四座》不仅展现了世界顶尖的杂技表演及濒临失传的民间绝活,还提供了不少杂技演员真实感人的励志故事。刘璇和范湉湉也表示,《技惊四座》颠覆了她们对杂技的认知,让她们更为中国杂技感到骄傲和自豪。 用高科技定格“技惊瞬间” 中国杂技囊括走钢丝、吊环、舞狮、高拐、魔术等多种表演形式,这些极具感官刺激的杂技表演如何冲破荧屏的限制,带给观众更真实的震撼体验?节目总导演邢狄曦介绍,团队将采用当下最先进的电视手法和高科技舞美,运用数控灯组、升降冰屏等设备为杂技表演的呈现效果加码。此外,360度高速摄像的手法也将把杂技表演中的惊艳瞬间定格,形成“技惊瞬间”,观众可同步通过咪咕视频、移动云VR等应用,借VR技术突破固定视角的观看模式,全方位感受杂技艺术的美感。 此外,在《技惊四座》中,杂技高手们不仅将诠释中国传统杂技的“惊、险、奇、美”,还将把摇滚、街舞、情景化表演等创新元素融入杂技表演,打造诸如“杂技+舞蹈”“杂技+国乐”“杂技+武术”等“杂技+”节目,为古老艺术穿上时代“新衣”。 【对话】 吴正丹魏葆华:应正向理解杂技的“苦” 作为杂技项目“肩上芭蕾”的创始者,吴正丹与魏葆华是中国杂技界响当当的“金字招牌”。他们不仅是蒙特卡罗杂技节金小丑奖、全国杂技比赛金狮奖、俄罗斯乌兰诺娃金质奖等重磅奖项的获得者,并且迄今仍活跃在舞台一线,称得上是“杂技艺术常青树”。 此次,二人共同担当《技惊四座》的鉴赏团嘉宾,吴正丹表示:“终于有了一档完全属于杂技的电视节目,这让我觉得很激动、很开心。” 羊城晚报:收到节目邀请时,第一反应是什么? 吴正丹:我的第一反应是惊讶,我觉得广东卫视非常不可思议,能够想到为杂技艺术做一档节目。这种尝试很需要勇气,我觉得很激动、很开心。对杂技人来说,这档节目也是非常难得的全面展示机会。 羊城晚报:录制的具体感受如何?节目效果有没有达到你的期望? 吴正丹:我觉得比我期望的效果更好。一开始我会担心。比如我们杂技演员的表达能力如何?我们评审的点评是否得当?此外我还担心节目的视觉呈现……但现场录制得很顺利,氛围非常好,所以我也很期待节目的播出。 羊城晚报:作为杂技表演艺术家,你们的评判标准与其他嘉宾有何不同? 魏葆华:我们首先会从专业角度譬如技术难度去评判选手的水准是否足够。但每个表演的特质都不一样,有的是技术强,有的是情感丰富,还有的可能背后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综合因素。当然,我们也难免会带一些感情色彩,毕竟评审也不是冷冰冰的机器。 吴正丹:对,前面两场录制的时候,我经常会把自己代入选手的情境。看到他们的表演我经常五味杂陈,因为我能体会他们的艰辛和不容易。我也特别希望观众能认可他们,希望他们每一个人都能有自己的高光时刻。因此,从专业的的角度来说,刚开始我可能会评判得有点“松”。我也在反思,觉得专业性还是应该把控好。 羊城晚报:在评审拍灯过程中,两位的意见如果冲突了,听谁的? 吴正丹:有时我比较感性,觉得“还可以”,但他(魏葆华)会觉得“达不到”。但是,最后总是不想拍灯的人向想拍灯的那个“妥协”。今后的录制,我们会要求自己再严格一些。 羊城晚报:看到台上选手的表演,两位老师有没有“技痒”之感?有没有找选手共同创作表演的冲动? 吴正丹:我特别期待能跟他们合作。我坐在评委席上,最常冒出的念头就是:“哎,这个演员如果是我们团的那该有多好啊(笑)。”我甚至想着,如果录制《技惊四座》的这些优秀选手能够整合到一起,打造一台可以全国巡演的顶级杂技秀,那就太好了! 羊城晚报:作为前辈,你们觉得新一代的杂技人身上有什么特点? 魏葆华:他们的思想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反应也很快。在表演形式上,会有更多贴近流行或时尚的元素。但是,我觉得跨界也好,融合也好,杂技人本身的基本功还是要扎实,不能为跨界而跨界。 羊城晚报:两位如今投入很多精力在杂技传承上,关于杂技的未来,你们怎么看? 魏葆华:杂技来源于民间,给观众留下的最深印象之一就是“苦”。这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杂技的人在数量上是缩减了的。但是,我们特别希望大众对这种“苦”有一个正向的理解,毕竟,任何事情想要干得出色,想要崭露头角,都要付出辛苦的努力。另外,教育上的系统化和训练方式的科学化,这些确实是杂技目前尚欠缺的,也是我们杂技人需要去努力的。不过,杂技艺术中不断探索、不断征服、挑战人体极限的精神,我们不能丢。这是我们人类在最初应对自然、挑战自然时就赖以生存的一种能力,不能因为我们进入文明社会了,就抛弃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