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搞事业,《大江大河2》的他们是认真的!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1月07日        版次:A13    栏目:    作者:龚卫锋

     #王凯谈接戏量变少# “最初入行时,我希望能有戏拍;之后,变成能有好戏拍;再到后面,变成希望能拍自己想拍的戏。当你热爱一件事时,自然能带来满足感。我不但没担心接戏少会让人气降低,反而觉得不停拍戏、掏空自己,会让人气降低。所以,还是那句话,‘少拍戏,拍好戏’。这是我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对观众负责。”

     #李光洁谈好演员的标准# “所谓好演员,就是你看他的作品会被他感动,你能跟着他的表演感受到人生起落,一起欢笑、落泪。除了喜怒哀乐之外,他的作品能给你的生活带来帮助。这也是演员最有意义的事。”

     #董子健的时代烙印# “得益于改革开放,我的生活更加幸福,小时候长那么胖,直到现在,我还在努力减减肥。”

     #杨采钰想演古装剧# “我想演没尝试过的剧,包括古装戏和现代戏。新的一年,我希望能踏踏实实演戏,接触到更多好故事、好角色。”

    

  

  羊城晚报记者 龚卫锋

  

  正在东方卫视播出的电视剧《大江大河2》,目前表现不俗:豆瓣评分稳定在9.2分,单平台CSM59城收视率持续突破2%。

  剧中,多个角色代表着不同的经济体制:东海化工厂副厂长宋运辉是国有经济的代表,小雷家村村支书雷东宝是集体经济的代表,经营东海批发市场的杨巡是个体经济的代表,回国投资的梁思申是国外资本的代表。他们带领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为社会的繁荣、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近日,剧中演员王凯、李光洁、董子健、杨采钰分别接受了记者采访。谈及搞事业,他们和各自饰演的角色都是认真的!

  

  宋运辉·王凯

  

  从清贫的大学生到金州化工厂的技术骨干,再到东海化工领导班子最年轻的副职,第二部的宋运辉本事渐长,即便面临家庭危机、遭同事明嘲暗讽,他始终怀着一颗搞事业的心,为东海和中国化工事业的发展鞠躬尽瘁。

  

  角色

  

  王凯捕捉到了角色成长方向的变化:“第一部,他诠释了‘知识改变命运’,专注于知识,研究技术;第二部,他诠释了‘如何不辜负这个时代’,他可能要面临事业的抉择,以及感情的挑战。”

  从技术骨干到厂长,面对复杂的人事关系,宋运辉一直在调整自身状态。王凯感慨道:“我喜欢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宋运辉: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目前,宋运辉和程开颜遭遇婚姻危机,而杨采钰饰演的成年梁思申已经上线,不少观众表示期待宋运辉、梁思申的感情线,王凯如此回应:“第二部中,我们还只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没有谈恋爱。”

  此外,宋运辉与路司长之间的对手戏成为该剧一大看点。为保住东海项目,宋运辉越级求审批,因此跟路司长结下梁子。但当东海项目无法引进进口设备时,路司长与宋运辉迎来“大和解”,两人在小馆吃了一顿饭,就组成了“搞事业CP”。王凯形容两个角色的关系是不打不相识:“我们是一路人,只是站的位置不一样,路司长站得比我高,看的是整个中国和世界的大局,我看的可能只是东海和中国的大局,所以会有摩擦,但当我们了解彼此想法后,就成了惺惺相惜的好朋友。”

  

  表演

  

  对于宋运辉的“知识分子”属性,王凯在表演方面进行了专门设计:“知识分子的情绪波动较少、动作内敛,我要收着演。宋运辉当了厂长之后变得更加稳重,在说话语气、动作处理、神态表现上,我都作了相应调整。”王凯表示自己花了很多时间捋顺剧本逻辑、背台词。他说:“大段大段的化工类专业术语特别多,比较难背。”

  为了适应角色需求,王凯也在努力改变自己:出演第一部时,为了靠近学生时代的角色状态,本就清瘦的王凯减了十斤肉,瘦成皮包骨;到了第二部,宋运辉当上厂长,生活变好后,他又努力吃胖了一点。此外,王凯也调整了表演细节:“当宋运辉变得越来越稳重,我便不再用鼻子拱眼镜,而用手去扶眼镜。”


  路司长·李光洁

  

  李光洁饰演的路司长是《大江大河2》中新加入的角色,他对待事业的执着程度不亚于宋运辉。为了国家经济腾飞,他高瞻远瞩指导工作,对于宋运辉提出的创新需求,路司长亦全力支持。

  

  角色

  

  第二部的前期剧情让不少观众误认为路司长是个利用职权打压异己的反派,但随着剧情发展,观众发现他原来是个性格开明、懂技术、有情怀的好干部。他不仅主动帮助宋运辉开发新项目,而且因为理想高度一致,两人逐渐结成至交好友。

  李光洁表示,接剧本时并不担心角色不讨喜。《大江大河》第一部收视口碑双赢,当第二部找到他的时候,他非常开心:“因为是个全新的角色,所以也没有太大的压力,只是觉得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和特别专业的团队合作,很幸福。”

  

  表演

  

  剧中,李光洁与王凯的对手戏最多。虽然是头一次合作,但两人是中戏校友,之前已经认识。在李光洁眼里,王凯是个职业且敬业的演员,“拍摄中,我们在沟通上没有任何障碍,整个过程都很愉快”。

  值得一提的是,李光洁每次出场都有大量化工行业、国企发展、改革等方面的专业台词。他表示,背专业台词是演员的本职工作:“这次扮演了一个化工领域的人物,可能下次要扮演原子弹制造者、农民、教师、律师、医生……每个人物都会有特定的专业术语,其实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对待就行。”在李光洁看来,演员这个职业能让他获得更多的人生经历:“如果一直在自己的直线上走路,可能看不到这么多的风景。”

  

  杨巡·董子健

  

  董子健饰演个体户杨巡,他在商海里摸爬滚打的经历反映了一代人的奋斗历程。第二部中,杨巡在东海创办日用品批发市场,把事业打理得有声有色。面对不断来袭的挫折,杨巡始终逆来顺受,顺应形势,是个真实的勤奋小商人。

  

  角色

  

  第一部中,杨巡靠卖馒头和山货赚取第一桶金。之后他经营扬子街电器市场,事业红红火火。第二部中,他瞄准了东海的发展潜力,筹建批发市场。随着故事推进,杨巡的“小人物”特征越发明显:他既谦卑又自信,既谨慎又大胆,既明理又滑头。董子健说:“拍完第二部也没改变我对杨巡的理解,一直以来,他的优点和缺点都很多。”

  最近播出的剧情中,为了在东海搞事业,杨巡十分活络,到处托关系。董子健欣赏角色身上那股普通人的劲头:“他该应酬就应酬,该赔笑脸就赔笑脸。他聪明勤奋、内心足够强大,能做成很多意想不到的事。”与此同时,搞事业的艰难也体现在杨巡身上,他要面对无数突发状况:市场出乱子、雷东宝被调查、租用地块受阻……董子健坦言感受到杨巡的不易:“我会对他产生一些同情。”

  

  表演

  

  从造型到表演,董子健都做到了真实:“演第一部时,我还会思考杨巡是谁。但到了第二部,我感觉自己回到了这个人物,演得很自然。”董子健感受到了时代对个体的塑造:“杨巡是一个缩影,他从年轻时就出来干活、创业,慢慢成长,这就是我们。”

  生于1993年的董子健表示,由于和角色的成长年代不同,所以共鸣较少。不过,他仍能感受到全剧置景对时代感的真实还原:“我爷爷奶奶以前开小卖部,剧中的小卖部让我特别亲切,里面卖的东西也一样,勾起了我的童年记忆。”

  2019年11月11日,《大江大河2》在宁波开机。2020年1月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为避免人群聚集,剧组暂停拍摄,原地休整。剧组于2020年3月13日恢复拍摄,直到4月24日,大组戏份全部杀青。这段经历让董子健印象深刻:“疫情期间,全剧组的人都待在同一个酒店里,但不能见面。复拍时感觉很振奋。”

  

  梁思申·杨采钰

  

  第一部最闪耀的女性角色是童瑶饰演的宋运萍,第二部最令人期待的角色则是杨采钰饰演的梁思申。她代表了推动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外商资本。梁思申成为中外经济合作的纽带。在她的辛勤努力下,东海化工厂与外商达成合作协议。

  

  角色

  

  梁思申曾是宋运辉的学生。第一部中,梁思申远赴国外读书;第二部里,她已成长为在外企从事投资工作的事业女性。杨采钰分析了梁思申的性格:“她从小去了国外,对自己的能力比较自信,甚至有一定的优越感。同时,由于承受了家庭的压力、外国人的歧视,她想证明给所有人看。梁思申的偶像是宋运辉,她希望能活成宋老师的样子,作为中外沟通的桥梁,让自己的国家越来越好。”

  杨采钰从角色身上找到了共鸣:“我也是14岁时只身一人去了美国,爸妈都在国内。”这段留学经历让杨采钰更能捕捉梁思申的性格:“我印象最深的一场戏是梁思申在饭桌上对所有人袒露心声,诉说自己在外国遭受歧视的经历。在说那段台词的时候,我非常感同身受。”

  

  表演

  

  在参演第二部前,杨采钰做足了功课:“我重温了第一部,研究剧里小演员的性格、神情、语气,分析梁思申和宋运辉的关系。小说里对梁思申的描述,也对我帮助很大。”剧中,梁思申的出场堪称惊艳:职业套装、马尾辫、珍珠耳环、流利的英语……杨采钰迅速立住了角色的精英范儿。

  杨采钰也曾经历适应角色的过程:“台词方面,我花了很多功夫。我的第一场戏就有两页多台词,压力比较大。经过了导演的调整、与对手演员的磨合,我逐渐找到了舒服的状态。”《大江大河2》也是杨采钰首次饰演商务女性,一坐上谈判桌就气场全开。杨采钰说:“我生活中没什么机会坐在一个大会议室里面对十几个人开会,但梁思申有很多开会的戏,很有压力,也很过瘾。”

  杨采钰和王凯都是武汉人,《大江大河2》是两人首次合作。在片场,两人常用武汉话聊天,很快拉近了距离。整个拍摄过程,杨采钰也从王凯身上学到了不少表演经验,她说:“我经常会观察、分析王凯是如何完成一段戏的,学到很多。他表现出来的一切都特别自然,他就是宋运辉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