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广州古村泮塘五约再现石狮石刻历史地景,背后有一个城市更新带来的温情故事

他们发起众筹完成村民“微心愿”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1月17日        版次:A01G    栏目: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作者:李焕坤、唐广蔚

     看到镇水石狮重新安放回泮塘,街坊们兴高采烈地讲起了它们的来历 羊城晚报记者 陈秋明 摄


  羊城晚报记者 李焕坤 实习生 唐广蔚

  

  1月16日上午,在父老乡亲约三小时的共同努力下,一对镇水石狮和一座社稷之神石刻终于在广州市荔湾区泮塘五约古村落成。重现石狮和石刻的经费来自于一次众筹活动,筹得款项除了用于完成村民恢复古村历史地景的“微心愿”之外,还将用于泮塘五约口述历史的编纂与出版等。

  

  “石狮头”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拥有900年历史的泮塘五约,是广州历史城区中少有保留完整清代格局、肌理和典型朴素风貌特征的聚落。如今走进泮塘五约,窄巷之中街坊邻里来来往往,互相寒暄,建筑细微之处富有岭南文化特色,新引入的文化业态让古村生机勃发。

  泮塘曾是典型水乡,由珠江水冲积形成,其地势低平,河涌纵横交错,低洼处积水成塘,最初名为“半塘”。

  78岁的村民权叔回忆,在如今的三官庙东侧大榕树处曾有珠江水流入,时人设下石狮,正对流入泮塘的河涌,祈愿五约涌水平稳、无洪无灾。“这里曾经叫石狮埗头,每到水涨时候,就有卖米、卖柴、卖杂货的船开过来停靠,他们会拿着货品大喊‘买嘢就出黎石狮头啦’(买东西就来石狮头),我就会跑出来,蹲在石狮旁边,看着人走来走去。所以我们这代人对这个地方记忆很深。”权叔告诉记者,随着社会变迁,大概在上世纪50年代,荔枝湾部分水道被覆盖,石狮自此消失。

  社稷之神石刻则坐落在社稷亭处。“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在农耕时代,春社之日大家会祭祀社稷之神,这个日子被称为春社。权叔向记者介绍,泮塘五约也有自己的社稷庙和社稷之神,但后来因各种原因湮没在历史之中。

  “恢复这些历史地景,可以作为老一辈的怀念,是历史的印记,也可以让所有来泮塘五约的人都知道这些故事,更添地方魅力。”权叔说。

  

  社会力量发起众筹保育历史文化

  

  在历史地景恢复现场,合力安装石狮、石刻的不仅有当地的父老乡亲,还有两个年轻的身影。他们是泮塘五约微改造项目主要设计单位之一——广州象城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的两位设计师芮光晔和黄润琳。

  2016年,泮塘五约被列入广州首批微改造项目,是广州首个以“保留”为目的的城市更新项目,也是广州第一个由设计单位先征求居民意见,再编制改造方案的微改造项目。微改造工程虽然早在2019年完工,但在交流当中,两名设计师发现村民一些小心愿没能通过政府硬件投资建设的公共资金去实现。

  “我们听到了村民的很多故事、很多心愿,虽然微改造结束了,但不能置之不理,所以希望通过社会资源去完成,让村乡历史文化能够有机传承,也带出更多地方特色,打造乡趣情浓的特色景点与泮塘五约历史文化游览路线。”芮光晔表示。

  2020年9月,象城建筑联合广州翻屋企社区参与共创平台,并与广东省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携手,在绿芽基金会的“为乡村姐妹撑起希望”项目之下开启筹款子计划,发起“泮塘五约微心愿”众筹活动,筹得款项用于保育历史文化项目,完成村民“微心愿”。两位设计师负责对接善款的落地使用。

  在昌华街道办、泮塘社区居委、泮塘第三生产队等多方支持下,历经三个月筹备,村民首个“微心愿”达成。如今筹得的约1.3万元已使用2960元,用于恢复镇水石狮和社稷之神石刻,余款将用于协助《泮塘五约口述历史》的编纂和印刷。“如果能筹得更多的款项,我们将用于梳理记录‘泮塘五秀(莲藕、菱角、荸荠、茨姑、茭白)’农耕技艺和乡情馆建设。”芮光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