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线”建设时期,梅县汽车配件厂一个车间迁往韶关,建成韶关齿轮厂 |
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与羊城晚报联合出品 总策划:杨建伟 林海利 总统筹:易立 孙璇 执行统筹:谢涛 林洁 文/羊城晚报记者 丰西西 通讯员 张丽红 图/韶关市委宣传部 20世纪60年代中期,正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期的中国,同时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我国从战备的需要出发,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地区,一线地区是沿海和沿边疆的地区,三线地区是全国战略大后方的地区,而介于一、三线之间的地区为二线地区。在全国的一、二线地区,各省又按照地势划分出若干地方为本省的“三线”,称之为“小三线”地区。 广东为华南沿海省份,属于一线地区,但广东的韶关、梅县、肇庆和海南岛的山区,却又属于一线地区中的“小三线”范围。1965年,广东正式上马三线建设,在“小三线”地区新建和迁建了一批军工项目;同时,一些民用企业也陆续迁往韶关等地,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本期《初心粤迹——中共广东百年史话》为您讲述广东“小三线”建设的故事。 广东三线备战工作设想获中央肯定 1964年6月间,中共中央作出了加速开展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后,中共广东省委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做好贯彻落实工作。 1964年10月,广东省委向党中央和中南局提交了《关于广东国防工业和三线备战工作的请示报告》,报告内容主要是:第一,加速地方军事工业的建设,计划于短期内,在广东后方的腹地粤北山区(连县、连山、连南)建立6个军工厂。这些厂尽量利用各地条件好的、原有的钢铁厂、铸锅厂和农械厂进行改建,或者和中等城市工业的疏散工作结合起来,从沿海城市的工厂迁去部分设备和技术力量组成。第二,为了加强三线建设,除考虑建设部分必要的原材料、燃料工业外,拟从广州等前沿城市中迁建部分民用工业。第三,交通、通讯方面,主要是国防公路和国防通讯网的建设;物资储备仓库建设;加速后方农业和山区经济的发展;并适当增建文教、卫生方面的投入等。 广东省委关于国防工业和三线备战工作的设想,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肯定,各兄弟省(区)立即仿效。为了加强“小三线”建设,省委在1964年11月设立了国防工业领导小组,由省委书记林李明兼任组长。1965年6月又在省人委设立军工局(对外称第二机械工业局),统管全省三线建设和军工企业生产。 在山区新建迁建了一批“小三线”项目 1965年,广东三线建设正式上马。1966年5月以后,广东工业建设开始进一步突出“小三线”建设,实行“山、散、洞战略疏散”,先后在韶关、梅县、肇庆和海南等山区腹地,新建和迁建一批“小三线”项目。在实施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广东结合三线建设指导思想,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任务:大力发展农业,加强基础工业,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要求建立以“五小”工业(即小化肥、小农药、小水泥、小农机、小水电)为主的支农体系和“小三线”军事工业体系。其出发点是立足战争,方针是小而全,以支农为首要任务,重点发展轻化工业,积极发展机械、电力、煤炭和其他原材料工业。同时,加强后方工业建设,积极地、有步骤地调整工业布局。 之后,广东一些民用企业陆续迁往韶关等山区,如广州黄埔吉山水力发电设备厂迁往韶关,建成韶关水轮机厂;广州黄埔吉山油泵油嘴厂迁往韶关,建成韶关油泵油嘴厂;梅县汽车配件厂一个车间迁往韶关,建成韶关齿轮厂;佛山动力机械厂迁往韶关,建成韶关柴油机厂;汕头蓄电池厂迁往怀集,建成怀集蓄电池厂等。广州市则以从化山区为“小三线”基地,将钢锋配件厂、珠江汽车配件厂、远程汽车电器厂、轴承厂等搬迁或在从化山区办分厂。 海南岛“小三线”建设火热开展 海南岛自从1965年开始“小三线”建设之后 ,经过两年多的经营,至1967年5月,已建成并投产了一批生产地雷、手榴弹、子弹、硝酸铵岩石炸药的军用工厂;民用工厂的化肥厂、电池厂、制药厂、橡胶厂、水电站等,也已建成投产或部分建成投产。在此基础上,还根据海南岛的地理特点和客观实际的需要,提出了新的战备发展规划,即在“今后两三年内,除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加速粮食生产的发展外,还极须新建和配套一批工厂,把海南岛山区早日建成为海南人民战争的巩固后方”。为“加强防卫,巩固海南”,1969年6月14日,广东省海南行政区战备领导小组举行会议,讨论研究了“小三线”建设等战备问题。可以说,地处南海前线的海南岛,由于地方党委的重视,“小三线”建设工作搞得十分火热。 广东掀起“小三线”建设的热潮,推动了山区工业的急速发展。以韶关为例,“小三线”建设时期,韶关工业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 1971年,第四个五年计划开始,广东“小三线”建设依然占据显著位置。根据广东省“四五”计划安排,全省经济建设是继续狠抓战备,集中力量建设三线后方。广东“四五”期间,全省基本建设投资60%以上(其中工业投资的70%以上)放在了这些地方。 (资料来源: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广东地方史(第二卷)》杨汉卿、梁向阳著《20世纪六七十年代广东的小三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