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12个关键词描绘今年发展蓝图

■加快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新筹建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支持穗深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探索实施产业链“链长制” ■十一所新建高校(校区)年内招生 ■着力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1月24日        版次:A03G    栏目:    作者:董柳、罗仕、李钢、孙晶、孙绮曼、沈婷婷、陈亮、许悦、丰西西、李钢、黄宙辉、董柳、丰西西

     视觉中国供图

  

  本版统筹:羊城晚报记者 董柳

  

  24日上午,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省长马兴瑞向大会作省政府工作报告。这份工作报告不仅公布了2020年的“成绩单”,还绘出了2021年的发展“任务书”。

  2021年,广东要加快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努力实现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实施新一轮省内帮扶、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探索试点商事登记确认制;谋划建设省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

  12个关键词,带你了解2021年广东发展蓝图——

  

  关键词1:“双区”建设

  

  报告摘录: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 强化广州、深圳“双城”联动,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推动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加快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推进大湾区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推动珠三角地铁互联互通,努力实现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全力推进深圳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推动广州深圳深度合作、协同发展。

  专家解读: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广东举全省之力推进的重大战略,今年的报告着重强调了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和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接,“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方面,目前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等开启了探索。加快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将使大湾区轨道交通更加密集,衔接更加顺畅,形成非常便利的通行格局。”他表示,穗深同为大湾区建设的中心城市和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实力雄厚,报告提出强化“双城”联动,并作出具体部署,对大湾区发展的拉动作用将越来越凸显。

  (羊城晚报记者 罗仕)  

  

  关键词2:强化战略科技力量

  

  报告摘录: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建设,新筹建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开展高新区“一区一特色”行动,加快推动国家级高新区地市全覆盖。

  专家解读: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认为,制造业是广东建设更高水平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新筹建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有利于集中各领域的创新资源,对于加快在关键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核心基础材料等方面形成新竞争优势,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羊城晚报记者 李钢)  

  

  关键词3: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报告摘录:深入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推进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探索实施“链长制”,培育一批控制力和根植性强的链主企业和生态主导型企业,打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集成服务等产业链条,构建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全产业链生态。

  专家解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加工制造业的产业链。所以此次报告中提出的探索实施‘链长制’是非常有创新的一个举措。”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认为,推进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探索实施“链长制”,能把不同行业链接在一起,加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产业融合。

  “现在我们都在讲技术的融合发展,培育一批控制力和根植性强的链主企业和生态主导型企业,有利于增强整个产业链的创新力。而‘链长制’是一种服务型模式,让最底层技术充分服务于产业链,使其粘合度更高,让产业链的生态发展更加健康和高效。”林江说。

  (羊城晚报记者 孙晶)  

  

  关键词4: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报告摘录:支持广州、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布局一批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推动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市内免税店,引导境外消费回流……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壮大信息消费,鼓励发展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模式新业态,形成服务消费等新增长点。

  专家解读:“把广州、深圳建设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符合中央提出的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彭澎表示,穗深在消费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很大的消费潜力支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

  彭澎认为,报告中提到的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实际上是指激发新的消费潜力。常规消费趋于饱和,应发掘新的消费兴趣点。而智能化是目前消费能力释放的一大动力,作为新型消费的一种形式,互联网服务正不断激发一些群体的消费兴趣、释放消费潜力。

  (羊城晚报记者 孙绮曼 实习生 冯琼瑶)

  

  关键词5:解决大城市住房问题

  

  报告摘录:着力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加强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加大土地供应力度,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大力发展共有产权住房。

  专家解读:“抓好大城市,就牵住了中国房地产行业和市场发展的‘牛鼻子’。”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表示,报告突出了解决大城市住房问题,没有一味进行需求侧调控限制,而是加大了供给侧改革。

  宋丁说,报告提出探索利用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用地以及集体建设用地,这些都是拓宽城市内部土地的措施,让土地产生更多增量。

  (羊城晚报记者 沈婷婷)

  

  关键词6:现代化教育高地

  

  报告摘录: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高地。深入实施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全省11所新建高校(校区)年内建成招生,实现地级以上市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全覆盖。

  专家解读: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实现地级以上市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全覆盖,一方面是促进广东省内高等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构建更加合理的教育发展与地区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在地级以上市办好本科院校,地方政府须拓宽办学资源渠道。

  (羊城晚报记者 陈亮)  

  

  关键词7:乡村振兴

  

  报告摘录: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试点开展镇域品质提升行动,提高乡镇建设水平。稳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加快承包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稳步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实施新一轮省内帮扶、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推进“万企帮万村”行动。

  专家解读:广东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广东南方软实力研究院副院长李义丰表示,报告中的这些内容对于激活农村土地资源要素,构建土地资源向市场资源转化机制,建立乡村振兴长效机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意义重大。广东可以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发展优势产业,促进自然资源高效转换为生产资料。而“万企帮万村”是社会帮扶的重要方式,为欠发达地区农村拓宽了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更为其搭建了走向现代大市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桥梁。

  (羊城晚报记者 许悦)  

  

  关键词8: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

  

  报告摘录:探索试点商事登记确认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在生产许可、证明事项等领域推行告知承诺制。

  专家解读:广东省委党校研究生部主任、教授许德友说,如今,营商环境改革已进入纵深推进阶段,应当从重点领域切入,在存在障碍的关键市场主体上下功夫,更好激发市场活力。以前提到营商环境改革,大家关注的是市场主体的“出生环境”,比如办理注册、登记手续等;现在更多关注的是“生长环境”,从企业出生到发展壮大,甚至退出市场,改革应关注全流程发展,而不仅局限于某个环节。探索试点商事登记确认制,是对商事登记改革的进一步完善发展;推行告知承诺制,则是对改革的延续和拓展。

  (羊城晚报记者 丰西西)  

  

  关键词9:生态建设

  

  报告摘录:建立“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空间分区管控体系。健全绿色产业发展支持政策,探索排污权、水权、用能权等交易机制。

  专家解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吴大磊认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空间分区管控体系旨在对不同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区域采取差异化的管控思维,有利于指导各类生产要素在不同区域进行科学合理配置,从而确保这些地区发展不超载、底线不突破,最终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吴大磊说,排污权、水权、用能权等交易机制均属于资源环境产权交易,这一基于市场的环境政策工具,是对传统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工具的有力补充,在理论上可以最优经济成本实现减排、控能目标,并且是一种长效的政策机制。   (羊城晚报记者 李钢)

  

  关键词10:文化强省

  

  报告摘录:抓好历史文化街区、红色革命遗址等活化利用,加强侨批文物保护和研究,推进岭南考古的发掘整理和研究阐释,推动科技考古、公共考古建设。

  专家解读:“这是第一次在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里,把考古工作提升到如此明确和细致的程度,体现了广东对考古工作的高度重视。”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劲表示,这对广东考古工作者是莫大的激励和鼓舞。下一步,广东考古将继续完善岭南考古学文化编年序列,逐步构建起完善而清晰的岭南考古学文化发展框架,进一步还原岭南地区波澜壮阔的古代社会历史图景。

  (羊城晚报记者 黄宙辉)  

  

  关键词11:应急处置

  

  报告摘录: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建设国家东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和4个省级区域应急救援中心,提升航空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专家解读:广东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专家、暨南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应急管理教育促进会会长卢文刚说,国家东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和4个省级区域应急救援中心相互支撑、相互协同,对于推动防范化解自然灾害、重点行业领域重大安全风险,推进广东建立高效科学的应急管理体系、优化国家尤其是广东应急管理能力体系,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羊城晚报记者 董柳)

  

  关键词12:健康广东

  

  报告摘录:推进省公共卫生医学中心、高水平疾控中心建设,谋划建设省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国际医学中心,新支持20家高水平医院建设,增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市级医疗服务能力,启动县级医院提升行动。

  专家解读:广东省疾控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邓惠鸿表示,今年的报告对全省公共卫生救治进行全面布局,提出着力完善和加强公共卫生体系,既重医,又重防;既打造“顶天立地”的格局,又注重区域均衡发展;既突出解决广东当前公共卫生的短板弱项,又立足打造公共卫生高地。

  南方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王冬指出,报告将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放在了突出位置,是广东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补短板”的重要举措,也是织牢全省公共卫生防护网,推进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的重大动作。

  (羊城晚报记者 丰西西)

  

  总策划:刘海陵 林海利

  总统筹:孙爱群 孙璇 林洁

  协调统筹:彭启有 林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