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脱贫攻坚剧吸引年轻观众

《江山如此多娇》叫好又叫座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1月28日        版次:A13    栏目:    作者:黄翔宇

     罗晋饰演濮泉生

     袁姗姗饰演沙鸥

     视频带货助扶贫

    

  

  羊城晚报记者 黄翔宇

  

  作为湖南广电“脱贫攻坚三部曲”的压轴之作,由罗晋、袁姗姗领衔主演的脱贫攻坚剧《江山如此多娇》昨晚大结局。自1月10日在湖南卫视和芒果TV播出以来,半个多月的时间,该剧在CSM全国城域共13天登顶卫视收视冠军。值得注意的是,在收视份额中,11-30岁年轻观众占比21.4%,为2020年以来年轻观众份额最高及唯一收视破6%的脱贫攻坚题材剧。微博话题、讨论度以及短视频播放量均在同类型电视剧中位居前列,豆瓣也收获了8.3分的高分评价。

  《江山如此多娇》真实接地气的剧作内容,充满了直面现实的真实和犀利。这部充满青春励志的现实主义作品,其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

  

  秘诀一

  

  题材紧跟时代,场景真实呈现

  

  《江山如此多娇》讲述了“扶贫二代”选调生濮泉生(罗晋饰)与省电视台女记者沙鸥(袁姗姗饰)在澧水市庸城县坐龙滩镇碗米溪村参与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挥洒青春热血,克服重重困难,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第一集开篇就展示了一个充满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的群像镜头:一年一度的斗牛比赛,呈现了碗米溪村的美景,这里地处深山,少数民族聚居,生态优良,村里有清澈的小河流经,大雨将来时青翠的山上飘着洁白云雾;碗米溪村村民身着民族服饰,载歌载舞,迎接传统斗牛赛。

  剧里大部分场景都是在半旧的办公楼和山清水秀的碗米溪村来回切换,这些场景均取景于湖南武陵山区的牧笛溪村。在剧本创作阶段,编剧王成刚在湘西山区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地采风,与上百位扶贫队长和村支书促膝长谈、深入了解情况。为了拍出不一样的乡村风景,导演安建和美术组跑遍张家界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400多个村寨,最终才将主场景定在牧笛溪村。为了最大限度地贴近生活,所有演员在开拍前均需集中体验农村生活,身体力行学习插秧、养蜂、晒谷、打苗鼓等活动。剧中展现的乡村场景,引发不少观众的思乡之情,有网友评价:“看到这部剧就想到了我的家乡,很多情景情节简直一模一样。”

  

  秘诀二

  

  揭露难点问题,主角也有缺点

  

  对于扶贫工作的难点,《江山如此多娇》没有刻意回避:斗牛比赛时大家在开盘下注,村民白天聚众打牌;基础设施不到位,拨款迟迟下不来,学校成危房;懒汉麻迷糊总想着不劳而获,甚至把扶贫发的猪崽都给吃了……暴露问题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关键,这些扶贫难点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本就有迹可循,该剧通过戏剧性的手法表现出来,一方面是对现实问题的真实呈现,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剧情的可看性,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前期基础。

  该剧的男主角濮泉生,在前两集里前后连立两个flag,最后只能自己填坑,让网友觉得“心酸又好笑”。他撤了碗米溪村原村支书和村主任的职,承诺一周找到接班人,结果到处求人都没人愿意接这个烫手山芋,最后只能自己硬着头皮上。到了碗米溪村之后,他承诺一周后给碗米溪小学拿到教育局的维修款,结果流程没能走下来,只能从“道路亮化工程”上找补回来,为此还受到处分。濮泉生一开始相对稚嫩和直接的做法,为其后期逐渐成长和转变提供了看点。

  主演罗晋说,《江山如此多娇》这部戏最打动他的地方就是改变,一方面是村民和落后山村的改变,另一方面则是他饰演的濮泉生从一开始不太成熟的做事风格到慢慢地适应当地实际、懂得灵活变通的变化,“这种改变其实是相互的,特别打动我”。

  

  秘诀三

  

  演员扎根剧组,片尾彩蛋抢眼

  

  《江山如此多娇》播出期间,“罗晋的胳膊两个颜色”“濮书记前期后期是两种肤色”“罗晋太难了”等话题,纷纷登上微博热搜。罗晋对此回应:“濮泉生在那样的工作环境下,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我本人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角色服务,黑就黑吧,无所谓。”当提到湘西的暴雨蚊虫和烈日,罗晋称:“能够在那样的环境里晒晒太阳,体验被虫子咬的生活,淋淋雨,我其实特别开心。演员就要不断地去打碎自己再重组自己,永远在舒适圈里待着,人生就变得很枯燥了。”

  女主演袁姗姗也表示,演员们从进组开始就为了追求角色的真实性而努力。她透露,不少演员刚进组时是靠化妆涂黑,但为了追求真实的效果,大家不涂防晒在山里晒着太阳,很快就越来越接近角色本身。

  以往的电视剧经常在剧集末尾设置悬念,勾起观众继续观看下一集的兴趣和好奇。《江山如此多娇》则采取拍摄“电视剧彩蛋”的方式,将真实扶贫人物及扶贫成果通过两分半钟的微纪录《江山如此多娇创作札记》形式在每集片尾播放。在创作札记中,原型人物或与剧中演员共情交流,或将真实经历与剧情本身融合,让观众观看剧情的同时了解真实扶贫故事,感受扶贫工作者的不容易。打破“第四面墙”的手法,拉近了艺术创作与观众的距离,给予观众更加真实的观感氛围,也受到观众的普遍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