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勇闯创投圈成创二代新标配?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2月06日        版次:A06G    栏目:经济新动能 民企新力量 创二代来啦!    作者:孙绮曼

  总策划:刘海陵 林海利

  总统筹:孙  璇 吴  江

  执行:孙晶 李卉 赵燕华

  文/羊城晚报记者 孙绮曼  实习生 杭莹 苏璇

  

  不久前,沉寂了一阵的王思聪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一条名为“王健林王思聪共同成立公司”的话题登上了热搜。话题内容显示,王健林父子二人合开公司,取名“万达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天眼查APP显示,万达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1月14日,法定代表人及最终受益人为王健林,王思聪担任公司董事。公司由大连合兴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后者由王健林持股98%,王思聪持股2%。

  众所周知,在此之前,王健林曾给王思聪5个亿创业,王思聪于2009年成立了普思资本。2017年,29岁的王思聪便位列中国顶级投资人排行榜第37位,身价达63亿元,他布局的项目甚至被命名为“王思聪概念股”。

  从高调出道,身价过60亿元,再到熊猫互娱、香蕉计划债务缠身,与父亲合开公司,王思聪的投资经历相当令人瞩目。而对创二代来说,类似这样在创投圈中的历练往往会成为他们接班的“新引擎”。

  羊城晚报记者梳理发现,在创二代中,经历过类似历练的也不在少数。他们有的专职从事PE,有的又创投又炒股,有的则通过并购重组为家族企业寻找新方向……以至于有人戏称,闯荡创投圈几成创二代新标配。

  在金融圈搏杀的创二代里,“美的大少爷”何剑锋可谓是代表之一。1994年,27岁的何剑锋开始自立门户。和父亲一样,创业初期的何剑锋选择了家电实业,主营小家电贴牌。此后,又先后成立了多家实业企业。

  2002年,何剑锋开始整合旗下产业,成立盈峰控股,开启了资本市场运作之路。在入股海润影视,收购绿色东方、星宇科技后,盈峰控股开始涉足影视传媒、环保领域。2018年,何剑锋以73.95亿元收购了中联重科旗下的中联环境51%股权,一年后将中联环境注入旗下上市公司盈峰环境,一战成名。从给美的贴牌生产到打造了一个“盈峰系”,何剑锋靠自己走出了一条创投商业路线。

  金融科班出身的庄宏东则是在接班六年后,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创投新篇章。用六年时间,将父辈创办的巨大集团推向了互联网创新的浪潮之中。

  2015年,庄宏东决心成立私募基金,带领巨大集团进军资产管理领域。同年,奶酪基金诞生。多年的实业经历,让庄宏东把“风险控制”这一要素带入到了投资之中,黑天鹅思维一直贯穿投资始终,凭借这一思维,奶酪基金接连避开了2016年年初的市场大跌和2018年的单边下行市场,跻身国内实业派私募前列。

  在粤商创二代中,有着丰富创投经验的还有富力地产董事长张力的儿子张量,2003年,22岁的张量从加拿大毕业回国。在之后的十余年中,他先后创办了恒量建设集团、电梯媒体飞沙、3D售楼咨询平台狙房网、普及中国、饮食集团等,不断将触角伸向各个领域尝试。

  2014年,积累了十多年创业经验的张量成立了聚焦私募地产和私募股权的黑洞投资。公开报道显示,2016年以前,黑洞资本还是围绕着房地产在做文章。随后几年,投资了星客多快剪、Archiact、硅谷密探、梦想直播以及币安等在内的20多家公司,涉足多个领域。黑洞资本成功孵化了桉树IBC、37度智能家居、袋鼠影业、小狗机器人等多家企业,扎入智能家居、房产金融、社区配套等多个领域。

  而在2018年10月举行的“2018创动中国”年度颁奖盛典上,张量还荣获了“2018年度最受欢迎投资人”奖项,与他一同获此殊荣的还有红杉资本沈南鹏、华兴资本包凡等。

  然而,创二代们在创投圈的闯荡,试错成本也不小。以张量为例,小蓝单车曾获得了黑洞资本4亿元的融资,成为张量在共享经济领域最大的一笔投资。随着2017年小蓝单车失败退场,这4亿元的投资也打了水漂。

  “创新过程中肯定会有犯错,没有犯错的创新是不值得尊敬的。”张量曾这样表示。无疑,对于集结在创投圈中的创二代而言,无论是收获的喜悦还是试错的“学费”,都将成为他们创业历练中的重要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