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治理“停车问题”宜“软硬兼施”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3月18日        版次:A07G    栏目:首席评论    作者:健强

  □健强

  

  近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广州市停车场专项规划(2020—2025年)》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按照这个规划,未来广州拟建公共停车场点位共计118个,提供泊位约3.45万个,市民可通过广州市交通运输局网站等途径反馈意见,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3月13日至4月11日。

  从3月1日开始,广州全市开展为期300天的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专项行动,其中,在开展全市停车问题综合治理方面提到,广州会坚持“建筑配建停车位为主,路外公共停车为辅,道路路内停车位补充”原则,确定不同区域停车设施差别化供给;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向行政服务对象有偿开放停车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研究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停车泊位非工作时间有偿错时共享。

  停车问题主要是“停车难”“乱停车”问题,这是现代大城市难以逃脱的“城市病”之一,和交通拥堵一样让人头疼。作为超级城市的广州,停车难不难?在住宅区,一个停车位卖价动辄几十万元,月租上千元也一位难求……有读者来信这样概括:白天,写字楼、商场口、餐馆旁,停车“见缝插针”,盲道成“忙道”,还有占用绿道、消防通道停车的;夜晚,在高层住宅附近停车一位难求,小区内,车头贴车尾,行人穿行困难,小区外,路边违规停车,虽有贴条处罚、车辆盗损的风险,但仍一位难寻……

  问题显而易见,如何破解是一大考验。从政府层面看,上述的两则消息,表明了城市管理者对治理停车难的决心和应对的措施,基本体现了眼下能够拿得出手的举措,兼顾了“增容”和“挖潜”两大方面。大规模增建停车场,增加停车泊位最为直接,也是最受欢迎之举。但是,增加停车位并不容易彻底解决停车问题,它只是解决问题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广州这样一个人口、人流数以千万计的大城市,特别是在中心区域,想做到停车方便,几乎就是一个无解的命题。而且,也不可能为了停车方便而无限增建停车位,这样做并不符合合理高效原则,会造成资源浪费。

  停车问题具有系统性,对于停车资源的公共服务供给,政府自然责无旁贷,需投入土地、资金、人力物力等资源,统筹社会力量来共同解决;也需要在城市规划布局中具有前瞻性,立足长远,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与管理,以接力棒的形式持续推进,《广州市停车场专项规划(2020—2025年)》做了一件大好事。

  与此同时,倡导和大力推进文明交通、文明用车,广泛提升市民的道路交通素质和文明意识,共同维护和遵守道路交通法规,倡导“非必要不用车”“不因停车难而乱停车”“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既在供给端持续推进,也在使用端发力建设文明、友好的道路使用氛围,“硬件”上档次,“软件”也提升,两方合力下,停车问题或许将有一个较大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