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45年党龄的老闫和他21年的党史收藏路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3月23日        版次:A07G    栏目:    作者:徐振天、汪曼

     老闫和他的藏品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徐振天 汪曼

  

  凌晨5时的广州,天色尚黑蒙蒙的,海珠中路与光塔路交接的“天光墟”已悄悄点亮了黎明。这里是广州有名的古籍古玩集散地。对于有着45年党龄的中共党员闫国生而言,这里是他21年党史收藏梦开始的地方。每到周六,老闫就习惯性地早起,手电筒射出的光柱指引他来到“天光墟”。“每次都能带点‘宝贝’回去”,他口中的“宝贝”,不过是旁人眼中泛黄的旧书纸、票券。

  老照片、党费证、党员介绍信、入党志愿书、会议出席证、红色展览票证……党史收藏路,一颗赤诚心,老闫说:‍“红色收藏对我来说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希望以后多办展览,对广大群众起到教育、学习的作用。”

  

  老闫的收藏人生

  

  老闫今年62岁了,他在退休前只干了两件事,一是当军人,二是当公安。16岁参军的他,退伍后转业到了越秀区光塔派出所,一并带过来的,是在部队里养成的集邮兴趣。距离光塔派出所600米开外,是广州有名的古籍古玩集散地——“天光墟”,对于爱收藏的老闫来说,这里就是他的乐园。

  晚上开档、早上7时左右散场的“天光墟”,常常惹得老闫下夜班回家经过,忍不住会过去瞅几眼。为了不影响日常工作,老闫给自己定下了每周六清早逛“天光墟”的规矩。两百来米的街道,老闫5时准时到场开逛,7时趁着摊主收摊返家,一趟下来,每次都能淘到不少好货——从2000年开始,他对有着红色文化印记的旧书纸、票券有了兴趣,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红色景点游览门票、入党申请书、党费证、党组织介绍信以及旧时出版的论著书籍等,都是他的重点收藏对象。

  “宝贝”买回来后,小到一张三寸左右的缴纳党费证,大到一幅近一米长的抗日战争时期“指挥作战地图”,都经过老闫精心塑封、双面胶托底、贴片、分类排序等程序。老闫对这些“宝贝”心疼得很,“旧纸张易破,侍弄时要小心翼翼。受潮了要用吹风机吹,有灰尘要打理一下,极个别的封皮烂了要用糨糊粘上,然后平整放进塑封袋、分专辑排版……有时候一弄就是几个小时。”

  在红色文化收藏的圈子里浸润久了,老闫的视野也随之扩大,“天光墟”集市已经满足不了他的狂热。有一次,外地的藏友发来20本毛泽东旧版论著的照片,都是1949年以前的旧书,十分难得,对于3万元要价,老闫坦言“价格比较高,但又确实舍不得”,最终,他驱车1个多小时来到江门,还价数千元买下了全部书籍。

  

  老党员的红色传承

  

  从2000年接触红色文化收藏,到2010年开始专门收藏,至今,老闫共藏有近7万张(本)红色文化相关的旧书纸和票券,其中,包括各类红色文化相关的旧书、册子400余本。老闫将它们整理成专辑,如纪念长征的《镌刻历史》,庆祝建党活动的《信仰的力量》,反映抗战历史的《砥柱中流民族魂》,表现改革开放的《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等。

  埋头收藏红色文化的这些年里,有许多让老闫获得感满满的瞬间,除了便宜“捡漏”和时隔多年凑齐一套系列藏品,还有每逢重大纪念日时藏品在公共场所集中展览,以及带着藏品走进学校课堂,站上讲台给学生们生动讲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伟绩。

  老闫沉醉于红色文化藏品给他个人带来的乐趣,不过,他更看重其带来的社会影响。带着红色文化藏品,他的足迹先后到过广州市第三十七中学、广州市回民小学、广州市满族小学、芳村小学、广东华侨中学、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等学校。近些年,老闫的藏品也在文化公园、佛山市图书馆、越秀区文化馆等场所展出。

  “历史中沉淀下来的红色文化,是真实的,不是虚构的,每个藏品都有自己的故事。对我而言,收藏是一个对党史再学习的过程;对青少年而言,藏品是了解历史和英雄人物的最佳范本。”老闫期望着,今后能多办一些展览,让广大群众参观学习党史,“也算是充分发挥老党员的余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