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掘现场 羊城晚报记者 邓勃 摄 |
羊城晚报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穗文考 正在考古发掘中的广州黄埔陂头岭遗址受到公众的关注(见羊城晚报4月13日A3版相关报道)。4月13日,羊城晚报记者探营陂头岭遗址,为读者揭开更多埋葬在地底下的秘密。其中,4000年前的岭南先民就懂得用窖穴来储藏食物,是本次考古发掘的一大亮点。 已确认69座储藏性质窖穴 走进黄埔区龙湖街黄田村西北的陂头岭,一大片或圆或方或不规则,或深或浅的坑呈现在记者面前,场面甚为震撼。 据考古人员介绍,新石器时代晚期居住生活类遗存,是该遗址的亮点之一。包括窖穴、灰坑、柱洞等遗迹,数量众多,几乎遍布陂头岭现存区域,尤以中南部分布最为密集。这一时期遗存原分布范围应超过10000平方米,现存面积约为7300平方米。储藏性质的窖穴最令人瞩目,目前已确认69个,主要分布于发掘区南部和东部,平面形状几乎均为圆形桶状。 窖穴很可能是用来储藏食物 凭何推测这些坑为储藏性质的窖穴,而非水井或者灰坑呢?“这些坑在山丘上,而山下有低洼的地方,如果是要挖井取水,岭南先民也不会选择在地势高的地方来挖。而灰坑的深度一般比较浅,坑壁不会那么光滑。”陂头岭遗址二期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强禄解释,“根据考古发现的迹象,以及专业推断,我们排除了这些坑是水井或者垃圾坑的可能。这些坑的口径比较大,深度比较深,坑壁比较规整,所以我们推断当时是属于储存性质的窖穴。”现场考古队员黄碧雄还带着记者找到了现场挖掘出来的一个古代水井。该水井上窄下宽,成葫芦状,与窖穴完全不同。 这些窖穴的出现,为考古队员留下了待解之谜。“在黄土高原等西北干燥的地区,窖穴的使用比较常见,而岭南地区地下水浅,土壤潮湿,并不适宜用来储存东西,因此很少人会使用窖穴。”张强禄说,“这刷新了我们以前原有的认知。未来,我们要对窖穴里面出土陶器的修复,对土样里的残留物等进行检测。在此基础上,我们再进一步推断窖穴出现的原因。” 窖穴里出土了夹砂黑胎的釜、罐、豆、支座等,还有泥质陶豆、盘、罐等,也有少量的石器。“对于这些窖穴的用途,目前最合理的推测应该是用来储藏食物为主。”张强禄认为,“对于史前人类来说,最需要去储藏的东西应该是食物。至于具体是什么食物,有待进一步去考证。我们猜测,可能是岭南先民采集到的野生植物,可能是原始的水稻,也可能是圈养的小动物。” 窖穴体现当时社会发展状况 “窖穴数量这么多,可以推断当时的人口规模、社会的发展程度应该属于不低的阶段。”考古专家表示,“最起码,我们可以知道,当时是属于定居的社会;其次,根据2017年在茶岭遗址和甘草岭遗址发掘的成果,当时已有原始农业。很显然,它的社会结构与之前的狩猎采集这种流动的经济体,已不一样。它实际上就是属于走向文明社会的前夜阶段。而通过这些考古发现,我们可以去重建岭南地区、广州早期的历史。” “专家们对陂头岭遗址的价值和意义有很高的评价和肯定。”陂头岭遗址项目考古队员认为,在广州中新知识城区域,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