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闪光印记 火红岁月信念如磐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4月28日        版次:A05    栏目:往昔峥嵘    作者:陈泽云

     毛泽东在八角楼居住办公时使用的油灯 王丹阳 摄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收藏的陈毅安写给爱人的贺年卡 陈泽云 摄

  

  90多年前,窗外一片漆黑,房间里,只有一根灯芯的油灯亮着豆大的火苗。毛泽东同志坐在桌前凝神静思,苦苦思索着中国革命道路……

  今天,站在位于井冈山茅坪镇的八角楼里环顾四周,一张床、一把躺椅、一副桌椅,极为简陋,不少游客正围在书桌前,端详桌上的一盏油灯和两本泛黄的小册子……面对眼前这一幕,记者想象着当年毛泽东同志伏案思索的情景,不禁动容。

  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的井冈山斗争,留下百余处革命旧址遗迹。走进这些旧址,记者重温了当年艰苦奋斗的革命故事。

  

  照亮革命道路的八角楼灯光

  

  “天上的北斗亮晶晶,八角楼的灯光通通明。毛委员就是那掌灯的人,照亮中国革命的万里程。”八角楼的灯光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至今,井冈山当地仍在传唱这首歌谣。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中国革命进入低潮。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攻打中心城市受挫后,走上崎岖的山路,于1927年10月来到井冈山。

  “到达井冈山茅坪时,毛泽东脚部受伤。为方便及时治疗,毛泽东被安排在了当地中医谢池香私宅八角楼居住办公。”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讲解部主任贺静介绍,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毛泽东在茅坪期间,经常在此召开军民座谈会,整理调查报告。

  正是在八角楼里,毛泽东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这两篇著作总结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经验,阐明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

  位于八角楼旁的“谢氏慎公祠”,亦即“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1928年5月,大会在此召开。会议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形势、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

  大会过后,井冈山边界各县就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以打土豪分田地为主要内容的土地革命运动。根据地内党、政、军和土地革命运动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形成了井冈山斗争的全盛时期。

  

  见证革命艰苦的挑粮小道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时奋笔写下《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井冈山》,再提黄洋界。

  黄洋界是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1928年8月下旬,湘赣敌军乘红军大队在湘南未归之际,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起第二次“会剿”。把守黄洋界的红军在两条通往山上的小路上,设置了竹钉阵、篱笆障碍、滚木垒石、壕沟、射击掩体等五道防线。敌人多次进攻均告失败。

  黄洋界保卫战不但成功保卫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安全,还创造了土地革命战争中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积累了人民战争的宝贵经验。毛泽东当年就写下《西江月·井冈山》,用“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诗赞此役。

  黄洋界在经历战役的同时,也见证着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坚定信念、深入群众的艰苦奋斗。

  90多年前,在黄洋界海拔1300多米的地方,有一条原名“五里横排”的羊肠小道,蜿蜒曲折。这条小道,就是朱毛红军“挑粮小道”。

  1928年冬,受到国民党严密封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粮食、食盐以及药材等物资奇缺,不足以供给红军队伍。于是,毛泽东和朱德亲自带头下山挑粮。靠着肩挑背驮,红军战士把30多万斤粮食运上了山。

  其间,战士们不忍心42岁的朱德如此辛劳,把他的扁担偷偷藏了起来。朱德就重做一把,并在扁担上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从此,他的扁担再没人敢“偷”。

  如今,90多年过去,在这条坑坑洼洼的羊肠小道上,时不时可以看到身着红军服、肩扛红旗的游客,体验当年红军的艰辛。“重走挑粮小道,更体会到朱毛红军官兵平等的可贵。”一位来自黑龙江的游客有感而发。

  

  记录革命信仰的红色书信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包括毛泽东的油灯、朱德的扁担等3万多件馆藏文物,承载着无数红色记忆。其中,摆在陈列柜里的几封书信真实展示了当时有志青年的革命信仰。

  “志强:好久没有和你通信了,不知你近况若何?挂念得很……我天天跑路,钱也没得用,衣也没得穿,但是精神非常的愉快,较之前过的优美生活好多了,因为是自由的,绝不受任何人的压迫……”

  这是红军将领陈毅安(又名陈斌),在1927年9月秋收起义部队挺进井冈山途中,写给爱人李志强的书信。信中,陈毅安讲述了他的近况并表达了崇高坚定的革命理想。

  陈毅安是红军早期的高级将领,屡立战功,黄洋界保卫战前线指挥就有他。1925年,他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后投入革命参加北伐战争等。1930年,在长沙战役中担任前敌总指挥时,不幸牺牲,年仅25岁。

  据介绍,陈毅安当年曾为爱人李志强寄去书信共54封。另有一张藏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英文新年贺卡尤为特殊。贺卡是99年前的1922年,陈毅安送给李志强的新年祝福。贺卡封面是一名女话务员的头像,下方写着“恭贺新禧”四个金字,卡片中间用绿色毛线固定,内页写着字迹优美的英文——

  To my sweet heart, Miss Lee. May happiness be with you throughout the New Year.

 From Cheng Bing.( 赠给我的心上人李女士 祝愿新年快乐 陈斌)

  “这张贺卡能够体现90多年前年轻人的家国情怀。现在的年轻人看到这张从战火硝烟保存至今的贺卡,应该会有所触动、受到教育。”井冈山的“海归”宣讲员毛浩夫对这张贺卡感受颇深。他表示,来井冈山寻访红色精神的不止国内游客,还有国际友人,这张贺卡会让参观者更深入地了解当时革命战士的理想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