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茶在民间的普及于宋代完成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4月29日        版次:A11    栏目:    作者:吴钩

     刘松年《撵茶图》局部

     赵佶《文会图》局部

     赵孟頫摹宋画《斗茶图》

     南宋佚名《斗浆图》

     《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 吴钩 著

  

  □吴钩

  

  中国茶文化的鼎盛期,毫无疑问出现在11-13世纪,即两宋时期。

  从饮茶风尚所席卷的广角来看,茶在民间的普及,是在宋代才完成的。宋人说,“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盖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可以很俗,俗到成为寻常百姓家的每日必需品。

  从饮茶艺术所能达至的高度来看,宋朝茶道、茶艺的精致程度,也是堪称空前绝后。宋人又说,“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许戾家”。戾家,指外行人。茶可以很雅,雅到挤入了不适宜外行人玩的文人四大雅道之列。

  

  处处是茶坊,家家尚饮茶

  

  唐人封演这样描述茶在唐朝之盛况:“楚人陆鸿渐(陆羽)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但此时饮茶的风尚,不过流行于上层社会,“无不饮者”无非是“王公朝士”。

  再看几幅宋代的茶画:南宋刘松年的《茗园赌市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南宋佚名的《斗浆图》(黑龙江省博物馆藏)、元人赵孟頫摹宋画的《斗茶图》(私人藏)。图中那些饮茶、斗茶的人,不再是贵族官宦,而都是市井上的小商贩。这也显示出,宋代时,茶叶已成为市场上的寻常商品,饮茶已是贩夫走卒的生活习惯。

  而且,宋时的城市,满大街都是茶坊、茶肆,就如今天城市中几乎每一喧闹之处都会有咖啡厅。《东京梦华录》说,汴京的朱雀门外,“以南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街心市井,至夜尤盛”。旧曹门街的“北山子茶坊,内有仙洞、仙桥,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也画出东京城外的多处茶坊酒肆,主要分布在繁华的汴河两岸。

  寻常的宋朝人家,平日里接待宾客必用茶与饮料。当客人来访时,主人家要先敬茶招待;当客人告辞时,主人家则奉上饮料送客。上层社会更是以烹茶为风尚。南宋有一位叫作张约斋的雅士,写了一篇《张约斋赏心乐事》,文章列举了一年四季中最适宜做的赏心乐事,其中三月季春最赏心之事,是“经寮斗新茶”;十一月仲冬最赏心之事,是“绘幅楼削雪煎茶”。

  当时的文人雅集,品茶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环节。许多士大夫还会定期举行“茶会”,邀三五好友,择一清雅之所,品茗斗茶。苏轼诗曰:“禅窗丽午景,蜀井出冰雪。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说的便是他在扬州石塔寺参加茶会的事情。传为宋徽宗作品的《文会图》与《十八学士图》(均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以及宋代佚名的《春宴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都描绘了文人学士在庭院中举行茶雅集的情景。

  可以这么说,到了宋朝,上至皇室贵族,下至贩夫走卒,都以饮茶为生活时尚。难怪宋徽宗要夸口说:“(本朝)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故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

  

  点茶,一种高超的茶艺

  

  关于饮茶方式,也只有宋人敢说“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为什么?因为在中国茶艺史上,宋人的烹茶方式是独一无二的。

  汉唐人虽然也饮茶,但饮用的方式比较“粗暴”:将茶叶放入锅里煮,并加入姜、葱、茱萸、薄荷、盐等佐料。著《茶经》的陆羽将这种煮出来的茶汤直接贬斥为“沟渠间弃水”。元明时期形成、流传至今的泡茶法,也过于朴实、简易,难以发展成一套繁复的烹茶工艺。泡茶法所用的茶叶,叫作“散茶”,宋代市场上也有“散茶”,但不流行,而以“团茶”“末茶”为主流。

  “团茶”,即茶叶采摘下来之后,不是直接焙干待用,而是经过洗涤、蒸芽、压片去膏、研末、拍茶、烘焙等一系列复杂的工序,制成茶饼。在制茶过程中,茶叶蒸而不研,则是“散茶”;研而不拍,则是“末茶”。

  “团茶”制成之后,要用专门的茶焙笼存放起来。烹茶之时,从茶焙笼取出茶饼,用茶槌捣成小块,再用茶磨或茶碾研成粉末,还要用罗合筛过,以确保茶末都是均匀的粉末状。茶末研好之后,便可以冲茶了。先用茶釜将净水烧开;随后马上调茶膏,每只茶盏舀一勺子茶末放入,注入少量开水,将其调成膏状。然后,一边冲入开水,一边用茶筅击拂,使水与茶末交融,并泛起茶沫。击拂数次,一盏清香四溢的宋式热茶就出炉了。

  这个烹茶的过程,宋人称为“点茶”。

  值得注意的是,宋人即便用“散茶”烹茶,也不是拿茶叶直接冲泡,而是先研成茶末,调成茶膏,再入盏冲点。这还是“点茶”的烹茶法。

  点茶的过程既如此繁复,好茶的士大夫之家,当然必备一整套茶具,南宋人董真卿将这套常备的茶具绘成《茶具图赞》,共有十二件,故又称“十二先生”,还给它们分别起了人性化的名字。如果是不怎么讲究的平民,也可以不用准备这么多的烹茶器具,因为市场上有大量“末茶”出售,可以直接用于调膏、冲点,就如今天的速溶咖啡。

  宋人精致的点茶技艺随后传入日本,便成了现在我们还能看到的日本抹茶,日本《类聚名物考》便承认,“茶道之起……由宋传入”。而在中国本土,由于宋后点茶失传,今天我们只能通过传世的茶图来观察宋人的点茶过程了。刘松年的《撵茶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描绘的便是宋人烹茶的场面,图上两名男子,一人正在用石磨研茶,一人提着汤瓶,准备点茶。他们身边的方桌上,还放着茶筅、茶盏、盏托、茶罗等茶具。

  宋人点茶,对茶末质量、水质、火候、茶具都非常讲究。他们认为,烹茶的水以“山泉之清洁者”为上佳,“井水之常汲者”为“可用”;茶叶以白茶为顶级茶品;茶末研磨得越细越好,这样点茶时茶末才能“入汤轻泛”,发泡充分;火候也极重要,宋人说“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以水刚过二沸为恰到好处;盛茶的茶盏以建盏为宜,“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新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最后,点出来的茶汤色泽要纯白,茶沫亦以鲜白为佳。不过白茶的制作非常麻烦,数量极少,民间点茶还是以绿色为尚。宋人自己也说,“上品者亦多碧色,又不可以概论”。

  

  宋代斗茶之风盛行

  

  宋人将点茶的技艺发挥到极致,又形成了一种叫作“分茶”的高超茶艺。出色的分茶高手,能够通过茶末与沸水的反应,在茶碗中冲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图案。成书于北宋的《清异录》记述说,“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有点像今日咖啡馆玩的花式咖啡:利用咖啡与牛奶、茶、巧克力的不同颜色,调配出有趣的图案。

  点茶对技艺的要求极高,因此,点茶也特别适合用于竞技性的“斗茶”。事实上,宋代斗茶之风盛行,不论是下层社会的市井人物,还是上流社会的士大夫,只要有闲暇,都喜欢坐下来,摆上各种茶具,煮水点茶,看谁茶艺更高超。

  宋人斗茶主要是“斗色斗浮”,色是指点出来的茶汤色泽,“以纯白为上真,青白次之,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浮则是指茶沫,要求点出来的茶沫乳白如瑞雪,并且咬盏。所谓咬盏,即茶沫如“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凝而不动”,以咬盏最久者胜。当然,茶汤的香气、味道也很重要,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就提到“斗味斗香”:“斗余味兮轻醍醐,斗余香兮薄兰芷。”

  传世的茶画也佐证了斗茶在宋代之盛行。包括前面提到的刘松年《茗园赌市图》、南宋佚名《斗浆图》、元人赵孟頫摹宋画《斗茶图》,都是描绘宋人斗茶的画面。而如果我们去看明清时期的茶画,基本上就找不到一幅“斗茶图”了,也难觅贩夫走卒的饮茶画面。

  从绘画史的角度来看,宋代之后,寓意性的文人画兴起,写实性的风俗画衰落,明清的文人式画家对于升斗小民的日常饮茶全无入画的兴趣,要画也是画几个文人在林泉间品茗。而从生活史的角度来看,繁复的点茶技艺在宋亡之后逐渐消亡,至明代时,完全被更简易的泡茶法取而代之。点茶之不存,斗茶又焉附?

  为什么点茶技术会在宋后被淘汰呢?这可能跟元明时期社会风尚的转变有关。入元,士大夫地位一落千丈,统治者的审美粗鄙化,宋时雅致的生活品位于是让位于尚质不文的新风气,恰如千雕万琢的南宋词让位于俚俗的元曲。

  入明,朱元璋也是粗人一个,他极力倡导的社会风气依然是尚质不文,还曾下诏罢贡“团茶”(团茶的制作工艺过于繁复),改用“散茶”。由是,整个社会的审美习惯被扭转到跟宋时完全相反的方向上,像宋人点茶那样的精致技艺,自然不会受欢迎,遂成绝唱。

  (本文摘自《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