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袁增伟 通讯员 王世超 昨日,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传来,广东海洋大学师生纷纷追忆、缅怀他们的特聘院士——袁隆平。 90高龄共谋海水稻大计 “希望通过海水稻论坛,各位专家、企业家贡献智慧,出谋划策、携手同心。希望广东海洋大学建设好(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华南中心,督促海水稻成功。” 2020年10月29日,第二届中国海水稻发展论坛在湛江开幕。当时已90岁高龄的袁隆平院士作为论坛主席,原本准备亲自出席会议,终因身体原因,只能通过视频向论坛发表致辞。 袁隆平在视频中说:“发展海水稻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耕地开荒保护和实施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意义重大,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重大举措。” 深度合作“耐盐碱水稻” 1986年,广东海洋大学研究员陈日胜在湛江海边发现了第一株野生海水稻,申请新品种专利定名为“海稻86”,被袁隆平院士评价为继杂交稻之后水稻行业的又一次重大革命性突破。 2016年,袁隆平院士团队与陈日胜合作,海水稻进一步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2019年,广东海洋大学以本校海水稻研究团队为依托,成立了中国东盟海水稻研究院,聘请袁隆平为荣誉院长和学校特聘院士,并在袁隆平的建议和支持下筹备建设“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华南中心”。 让中国海水稻领先全球 2020年4月,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召开试验现场观摩及建设推进会,袁隆平亲临观摩现场指导。广东海洋大学耐盐碱杂交水稻新品种万胜优天弘4号、海优2号两个品种表现优异,袁隆平当场竖起大拇指以示赞赏。 当听到湛江、江门基地海水稻试种情况良好,耐盐度可高达0.6%甚至0.9%时,袁隆平非常高兴地说:“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就是挖掘耐盐碱基因,并转到高产杂交稻上,这样,杂交海水稻就如虎添翼,就使中国在海水稻领域率先在世界上取得突破。” 袁隆平院士还表示,非常愿意推动广东海洋大学海水稻创新团队的建设,挖掘“海稻86”耐盐碱基因与三代杂交稻技术融合,并表示在适当的时候将到湛江考察海水稻研发进展,看看他提供给该校的“超优千号”在湛江基地的试种情况。 如今,袁老带着“再到湛江看看”的愿望走了,广东海洋大学师生表示,将继承他的遗愿,在杂交海水稻领域继续努力创新!
-
即时新闻
袁隆平与广东海洋大学有段“稻”缘,他留下一个遗愿:
要让海水稻研发领先全球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5月23日
版次:A02G
栏目:
作者:袁增伟、王世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