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来自各地的人们齐聚长沙缅怀袁隆平院士

袁爷爷,谢谢您为这个世界做的一切!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5月24日        版次:A03    栏目:    作者:丰西西

     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排队在殡仪馆外献花


  细雨绵绵,湘水呜咽,在袁隆平院士离开的第二天,深爱他的人们,用最真挚的情意感谢他,为这个世界,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5月23日的长沙,上午9时30分许,通往明阳山殡仪馆的道路就已经十分拥堵,在距离殡仪馆约2公里的地方,许多人纷纷下车,手持鲜花,冒雨前行。庞大的人流,却井然有序。一直到下午,前来缅怀的人仍络绎不绝,大家不约而同自发而来。人群里,有白发苍苍的长者,也有年轻的学生,还有满脸童真的孩子,带着无尽哀思与敬仰,希望能送送袁隆平院士。一路冒雨行走,有人正聊着有关袁老的故事,有人轻轻地告诉孩子,一定要珍惜每一颗粮食,这些是袁爷爷留给大家的珍贵礼物。

  

  “00后”连夜驾车来送别袁爷爷

  

  在走往殡仪馆的路上,20岁的小周穿着白色短袖,在这样的天气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我昨晚连夜从广西桂林开车过来,希望能送送袁爷爷。”这位自小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深知粮食的珍贵,“从小我的父母告诉我,是一位名叫袁隆平的爷爷,让大家不再挨饿,我以前都是在电视里、书本上了解他,今天我要自己来送他。”一夜车程,小周有些疲惫,但他依然赶早去买了一束小白菊,里面插着三根金黄的稻穗,“这是他一生最牵挂的东西,我希望能够以此表达哀思。”小周说。

  一大早,1999年出生的李妹和2001年出生的刘佳、2000年出生的谭丽娟就从学校出发,坐公交车来到明阳山殡仪馆。她们是来自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大二的学生。“昨天中午吃午饭时,突然收到袁爷爷走了的消息,我们都懵了,当时好几个同学就哭了。”学校离袁隆平院士工作过的湖南农业大学不远,几个女孩平时总是想象着,能在路上,在超市里,在湖南农大的农田附近,遇到袁爷爷。“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每一颗粮食都是最珍贵的,我敬佩袁爷爷,他那么和蔼可亲,用一生的时间研究水稻,让我们再也不会挨饿。”说话间,李妹红了眼眶,几个小姐妹也掉起了眼泪,“我们曾经到过一家据说是袁爷爷经常去的超市,那时候我们觉得离他特别近,可现在,他却永远地离开了。”年轻的脸庞上挂起了泪珠,手里的小白菊洁白无瑕。这些花是她们跑了好几个地方才买到的,“太多人来拜祭他,都是和我们一样,敬仰他、爱戴他的人。”谭丽娟哽咽着说。

  

  年轻父母带着孩子来送别院士

  

  “80后”妈妈谢女士一大早带着儿子晨晨来到这里,他们身着黑衣,怀里抱着两大束金黄的稻穗。6岁的晨晨在妈妈的帮助下,了解袁隆平爷爷的故事,他很受感动,“我好想和袁爷爷说,我以后一定会乖乖吃饭,再也不掉一粒饭了!”晨晨严肃地背起了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90后”爸爸曹先生一大早和妻子女儿一起来到了明阳山殡仪馆,历经许久的排队后,他们终于入场,孩子轻轻地将手中的鲜花放下,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情意。“5岁的孩子,也许并不明白现在在做什么,但她以后会学到袁爷爷的故事,那时候她再想起今天的事,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这种感受是隔着屏幕、隔着书本都体会不到的。”曹先生说,他希望女儿一生都能记住袁老的故事,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50后”北京人难忘袁老贡献

  

  得知袁隆平院士离世的消息时,“50后”北京人王炳新和朋友刚到张家界,他们原本是来谈业务,却立即改道直奔长沙。“在我们这一代人心里,对袁老的感情不一样,我经历过饥饿的时期,那滋味真不好受。”王炳新说,袁隆平院士让大家不再罹受饥饿的痛苦,这是功德无量的成就。“名垂青史恩泽长存,功著神州音容宛在,这副挽联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我们应该永远感谢他!”王炳新指着明阳厅两侧的挽联,泪水湿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