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作家教你作文,跟老师有什么不同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6月04日        版次:A11    栏目:堂上作文(本栏目与广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联合主办)    作者:黄梦鑫、李佳蕾、曾光、江冰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国内某知名教育培训机构举办了一场“中高考冲刺——四大专家献计2021中高考的高端辅导家长会”。作家余华登台发言,作题为《如何在中高考中写好作文》的演讲。消息一出,网上一片热议:有人质疑余华只是一名作家,并不具有专业的教学资格;有人认为余华为培训机构站台,有失作家身份,甚至为此发出“文学已死”的慨叹;也有人认为余华作为成功的作家,传授写作经验会让很多人受益;还有人认为……

  以上事件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学生作文】1

  

  文学不拒绝商业

  

  □黄梦鑫 广州二中高一(16)班

  

  近来,作家余华在某培训机构演讲活动上讲《如何在中高考写好作文》,事件在网上引发热议,甚至有人将此事上升到了“文学已死”的高度。

  在对这个观点进行评判前,我觉得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人们会产生这种“文学已死”的观点。

  何为文学?用史铁生的观点来概括再合适不过:“艺术和文学,不要做成生活(哪怕是苦难生活)的侍从或帮腔,要像侦探,从任何流畅的秩序里听见磕磕绊绊的声音,从任何熟悉的地方看出陌生。”文学是生活的侦探,是独立于物欲之外的有关思想情感的创作。它是人类精神的寄托与灵魂的思考。

  而作家,作为文学的创作者,理所当然被认为是“精神向导”。在人们的固有认知里,精神是超脱于物质的境界,于是作家被贴上了“不慕名利、清廉高洁”的标签。当作家与补习培训机构发生关联,精神人格与功利物欲并肩而立时,人们自然觉得二者格格不入,认为“作家沦为了赚钱的工具”,进而发出了“文学已死”的感慨。

  但这种观点不仅仅夸大了事件的严重性,更主要的,是人们片面地认识了“作家”这一职业。

  文学的确是人们思想的表达、精神的寄托,但是作家≠文学。作家也是人,文学创作是他们的职业,但我们不能忽视了他们生而为人的权利。正如《光明日报》所评论的那样:“在社会发展水平早已今非昔比的当下,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追求财富,著名作家也不例外,知识分子必须和‘贫贱’画上等号的老黄历,应该翻过去了。”身为作家,他们不应该被自己的职业所束缚。

  再者,文学和世俗功利之间也并没有那么明显的界限。很多写作都是以功利为导向的。且不谈中高考,大多数作家最初选择这一职业,估计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谋生。只是当他们真正开始写作时,一字一句都流淌成这片土地上真实发生过的能触动人心的经验,也因此成为了文学。文学的范围,不应该被局限。若只因作家去给培训机构做了一场演讲,就认定“文学已死”的话,反而是囿于单一,实在有失偏颇。

  再换个角度看问题。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文学正逐渐与商业交融。除了余华去给培训机构办讲座以外,还有前段时间莫言上抖音宣传新书、为茅台写软文的事件,都是很好的例子。对于这类事件,向来争议颇多。文学与商业挂钩,就一定是不好的发展趋势吗?余华去开作文讲座,一定程度上能激发起学生对文学的热爱;莫言入驻抖音,也能加大对文学作品的宣传力度,他为茅台公司写软文,一方面为茅台酒赋予了文化韵味,另一方面,也为自己今后的创作增添了乐趣。

  商业的确“俗”,但“俗”并不等于低劣;文学高于生活,却来源于世俗。正如拉尔夫所说:“当文学变成半是商品,半是艺术的时候,就会繁荣鼎盛。”现代社会都倡导融合创新发展,我们也应打破原来墨守成规的观念,挣脱对文学线性的道德压制,我们或许才会发现:文学不仅没死,而且愈加灿烂辉煌了。

  总而言之,作家≠文学,写作≠非功利性行为。我们应当以更多元的角度去辩证地看待当今的社会现象,既不能一叶障目,更不能被现有的思维方式束缚住了头脑,应跳出“迷局”看问题。毕竟,针对余华去培训机构讲中高考作文这一事件,任何一种角度单一的看法,都是有失公允的。

  

  

  【学生作文】2

  

  □李佳蕾 广州二中高一(16)班

  

  将文学创作理念融入应试写作

  

  刚出版新作《文城》激起文坛涟漪的作家余华,因为一场题为《如何在中高考中写好作文》的讲座被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一时间,全网掀起讨论热潮,其中“文学已死”的呼号最为醒目。

  纵观整个事件,我们认为,作家指导应试作文饱受争议,归根结底源于人们对文学创作与应试作文的关系认知不清。

  首先,文学创作和应试写作是两个概念,并且有完全不同的评价体系。考生在考场上从事命题作文写作取得高分,而人们在生活中选择文学创作来表达内心的细腻情感。应试作文是带有工具性、被动性的命题写作,而文学创作则更接近“多主题式”、主动性写作。两者不存在孰高孰低之分。作家谈考场作文,自然谈不上舍本逐末,也不至于被痛斥“文学已死”。

  其次,语言文字皆有相通之处,文学创作与应试写作二者都要求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文学创作与应试写作虽是两个概念,却不能完全将二者对立。

  良好的文学素养是文学创作和应试作文的根基,也是二者融会贯通的桥梁。应试作文离不开优美的词句,文学创作也不能没有清晰的条理框架。以中学生为例,课堂上侧重写作技巧的训练,可使作文条理清晰,在课外注重拓展阅读,可使文章锦上添花,这些都是文学素养积累的方式。如此两者兼修,双管齐下,实为最佳。

  余华作为知名作家,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文学作品出版后广受赞誉,反映了大众对其文学造诣的认可与肯定。余华指导中高考作文写作,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发现写作的另一种方向,从而提升文学素养,将文学创作理念融入应试写作,也能使之更具生机活力。

  “文学已死”的论调,无疑是将文学与应试的界限划分得过于泾渭分明。在明晰了文学创作与应试写作二者的关系后,我们对于余华“破圈”办讲座一事,大可以保持一种相对宽容的态度。

  如今,许多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都会走出象牙塔,俯下身来,在网络平台上为大众科普学术知识。无论内容高深与否,学者所拥有的深厚积淀,使他们的授课大多具有深入浅出的效果。相比语文教师,余华更能从创作者的角度对写作进行解读,给应试作文带来新方向,也不失为一种改善中小学应试作文僵化现状的尝试与努力。

  应试写作与文学创作有不同之点,亦有相通之处。我们宜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辩证严谨的方法认识二者关系。余华以作家身份教授应试写作技巧,不妨看作是灵动的文学创作与规矩的应试作文“友好握手”的初步尝试。

  我们期待此举能为文学创作和应试写作开拓一片新天地。

  

  教师点评

  

  这道作文材料来自现实中的热点新闻,具有很强的现实感。中高考写作是学生十分关注的学习内容,应该能引起他们较大的感触和表达欲望。

  材料列举了三种不同的看法,有质疑余华作为一名作家不具备专业的教学资格;有质疑余华作为一名作家为培训机构站台有失身份;有赞成余华作为成功的作家传授自己的写作经验,可以帮助学生。可能还有更多看法存在,因此,学生在发表看法的时候,应该既可以选择材料中的某一观点进行立论,可赞可弹,也可以另起炉灶,提出全新观点。

  这两篇习作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材料中第二个观点作为论述的切入点,在批驳的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黄梦鑫的作文先从“文学已死”这个观点产生的根源进行探究,分析指出人们的认知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纯粹精神领域的文学与作家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大肆批评作家去给培训机构作演讲有失偏颇;但笔锋一转,文章又联系当下文学与商业正逐渐交融的现实,以莫言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文学与商业挂钩很可能会为文学开创新的天地;最后以“多元角度看待问题才能不失公允”结束全文。整篇文章思路清晰,有理有据,具备一定的思想深度。

  李佳蕾的作文开门见山,第一段的中心观点里便点明了人们认为“文学已死”的错误根源,即“对文学创作与应试作文的关系认知不清”;文章正文从“评价体系”“文学素养”两个方面具体分析文学创作与应试作文的关系,指出二者彼此界限并非泾渭分明,分析准确、解读到位。整篇文章以一种开放的眼光、包容的胸怀来看待余华与其他领域专家的“破圈”举动,对文学创作与应试写作的前景持有乐观心态。

  文章能紧紧围绕中心观点展开论证,体现出良好的逻辑思维素质。

  (广州市第二中学教师 曾光)

  

  非师点评

  

  我欣赏中学生的开阔襟怀与包容态度。两篇作文,我都比较满意。

  作文中提到了《光明日报》的评论——我不知道他们的观点多大程度上受到评论的引导,但从目前表达的状态来看,有两点值得肯定:一、接受了多元的观念。他们并没有把文学视为象牙塔之上、纯粹精神领域的艺术创作,而是用今天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似乎高雅的文学。无论最后的结论是什么,在今天这样一个快速发展、颠覆观念的时代,年轻人应该有这样多元宽广的视野。这是值得肯定的;二、在语言表达明晰到位。能够有层次地概括自己的想法,并且用一些形象的词来传达他们对文学与商业、作家与考试之间的关系,比如“友好握手”的形象表达。文字流畅,结构清晰,说理透彻,分析到位。

  我赞成两位同学的观点,并欣赏他们的文字表达。

  (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 江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