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视觉中国 |
羊城晚报记者 孙唯 实习生 卢超情 2021年高考已经到来,在众多类型的招生计划中,有一类招生虽然不显眼,但是它却对教育公平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同时也对落后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培养了高素质人才。它就是专项计划招生。 一般来说,高考专项计划招生共有三大计划,分别为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多年来,广东省一直施行“高校专项计划”与“地方专项计划”两项计划。此外,广东省又为粤东西北地区专门打造了 “订单定向培养医学大学生项目”(后称“卫生专项计划”)与“公费定向培养粤东粤西粤北中小学教师计划”(后称“教师专项计划”)两项计划。今年,这些专项计划有何新变化? 高校专项计划:中大、华工招生 2021年,教育部作出部署,明确2021年继续面向农村和原贫困地区实施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专项计划的实施区域、报考条件、招录办法等相关政策保持不变。“高校专项计划”招生院校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共95所。今年,广东省实施高校仍为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与去年一致。 目前,高校专项计划进程已过半,各高校将陆续公布通过审核名单。与去年相比,中山大学细化了招生专业,考生仅能报考理工类专业。华南理工大学招生专业由17个减少为11个,招生也是主要针对理工类或首选物理类考生。此外,中大今年的招生人数较去年增加约40名,还取消了 “高中阶段至少一个学期成绩排名在年级前10%以内”这一申请要求,这对于有志于通过高校专项计划进入中大学习的学子而言,无疑是个好消息。 地方专项计划:增招200人 “地方专项计划”招生院校由广东部分本科高校承担,今年仍由汕头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等16所院校承担招生任务,共计划招生2150人,较去年增加200人。其中,华南农业大学、深圳大学比去年各多招收100人。同时,实施该项计划的范围为韶关市南雄市等共30个县(市、区),与去年相同。 这16所院校的招生专业以为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支撑的理工类专业以及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农林、医学、师范等专业为主。从各高校去年的招生专业也可看出,理科考生明显较文科考生更加“吃香”。2020年,深圳大学通过地方专项计划招收160人,其中理工科专业招收110人,文史类50人;广东财经大学所招收的30人皆为理科考生;广东金融学院的7个招生专业理科生都可报考,但文科生仅能报考其中4个…… 2021年是广东实行“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年,以前 “文理科”的划分方法也将被取消。各院校虽还全部未公布今年“地方专项计划”具体的招生要求,但结合以往的经验与现实情况来看,广东省理工科人才需求仍十分旺盛,加之贫困地区的专业人才缺口仍在,今年各院校的招生专业并不会发生太大改变。对于考生而言,在选科上,选择“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的“优势”将继续存在。 卫生专项计划:增加一所定点高校 广东省“卫生专项计划”即订单定向培养医学大学生项目,据悉,通过该计划培养的医学大学生将优先安排给47家升级建设成县级人民医院的中心卫生院以及服务人口多、全科医疗需求大、全科医生较为短缺的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2021年卫生专项计划将招收订单定向医学大学生2200名,与去年一致。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卫生专项计划的定点院校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汕头大学医学院、广东医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韶关学院、嘉应学院、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和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9所高等院校,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新增定点院校。由于院校增加而招生总人数不变,各院校的招生人数也有变化,其中,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较去年减少50人。 此外,按照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常住人口数比例和各地市上报的培养需求,各市的定向医学生培养人数也有所变动。其中,惠州市较去年减少68人,阳江市减少12人,清远市减少2人;茂名市增加4人,揭阳市增加61人,云浮市增加17人。 教师专项计划:录取后不能转学、转专业 广东省教育厅自发布《关于开展2018年公费定向培养粤东西北中小学教师试点工作的通知》以来,公费定向培养粤东西北中小学教师的“教师专项计划”也正式成为高考专项计划之一。 该计划考生被录取后,在校基本修业期内,免除学费、住宿费、军训服装费、教材资料费、实习实践费和发放生活补助费等,并按每生8000元/学年的标准给予生活费补助。 被录取后原则上不能退档,不能转学,不能转专业。入学报到后与学校和培养计划来源地县级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书,承诺在校学习不转学、不转专业,且保证毕业后服从计划来源地安排,到定向范围学校(含村小、教学点)任教不少于6年。 2020年,全省共有13所本、专科院校作为公费定向的委培院校,为全省15个地级市指定地区培养教师。目前为止,广东已有部分院校公布了该校公费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阶段粤东西北中小学教师专项计划,如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等。其他培养阶段及其他十余个院校的培养计划还有待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