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侯梦菲 通讯员 苏倩怡 李秀玉 白剑 92岁的抗战老兵谭尧走了,遗嘱里交代了三件事:不撰写生平事迹、不开追悼会、遗体捐献给暨南大学。 “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国家、献给了党。”谭尧的夫人、88岁的张杰志说,早在16年前她和老伴就立下遗嘱:将遗体无条件奉献给医学科学事业。 这对革命夫妻捐献遗体的选择,并非孤例。日前,暨南大学举办“平凡与伟大——‘无语良师’背后的故事”主题展览,用无声的图片和文字讲述了16位“无语良师”捐献遗体背后感人的故事。 革命夫妻签下遗体捐献协议 广东省军区广州第十四离职干部休养所的一个房间里,一把军号静静伫立在柜子一角,它再也等不到主人谭尧了。 今年3月3日,谭尧因病去世。1930年出生的他是广东新会人,7岁丧父,8岁在战乱中与母亲、弟弟失散,成为流浪儿。1944年,在惠阳参加东江纵队,成为东江纵队港九大队“小鬼班”的一员。1946年后,随军北撤山东,先后参加过南麻、豫东、济南、淮海战役。后来,还先后参加解放广东战役和抗美援朝。1950年,在军校学习期间被评为一等学习模范。毕业后调海军南海舰队,历任参谋、科长、处长、副师职研究员。他曾被授予独立功勋章。 谭尧去世一个多月后,妻子张杰志才有勇气整理丈夫的遗物。一个小铁箱里放着谭尧生前所获的荣誉和收集的资料。张杰志从中取出了三本:一本是“立功证明书”,里面详细记载了谭尧从军的4次立功情况;一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五步兵学校毕业证书”,毕业考试等级为“上”;还有一本就是签署于2005年的遗体捐献证书。 张杰志还记得,2005年的一个午后,谭尧一跑进家门就说:“我要捐献遗体。”张杰志曾是一名军人、一名医务人员,也曾在湛江市卫生学校当过老师,她知道学生们很需要遗体学习解剖。“当即,我就同意了老谭的提议,并决定跟他一起签署捐献协议。” 2005年6月1日,夫妻俩共同写下一份捐献遗体留言。留言这样写道:我俩先后于1930年和1934年出生,又于1944年和1949年参加革命……身为干部,又都是共产党员,奋斗目标一致,因此死后也有一个共同志愿,把自己的遗体无条件地奉献给医学科学事业,也希望所有亲人能够理解。在离世之际,人生就可以画上一个完整的句号。 “我们选择捐献遗体就是为了医学教学。”张杰志说,她唯一的心愿是,希望医学生们尊重捐献者,好好学习,将来更好为人民卫生事业服务。 以身作则呼吁更多人捐遗体 “我们都曾是抗日和解放战争的参加者……我们都决心在去世后将眼角膜献给人数众多的失明者……并将遗体无保留地献给医学院作为教学及科研之用。”这是陈慧和曾源夫妇手写于1998年9月的志愿书,泛黄的纸张、简约的文字背后,是两位老战士、共产党员金子般的赤诚之心。 曾源曾是东江纵队的老干部,其妻陈慧也曾在东江纵队任组织干事。1979年,夫妻二人分别调任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暨南大学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作为复办后的暨大医学院的首批耕耘者,陈慧等人多方奔走,组建解剖系教研室,并开始接受遗体捐献登记。 得知爱人忙于为医学教育事业寻求合适的人体遗体标本时,曾源也决定与妻子一同签署遗体捐献协定,成为广州最早一批捐献遗体的志愿者。生前,陈慧曾在文章中深情告白丈夫,“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人民的幸福……你(曾源)奉献了自己所能奉献的一切!” “我当时是从朋友口中和报纸上得知父母作出的这个决定。”陈慧的儿子曾慧生回忆,上世纪末捐献遗体者甚少,因此身为干部的父母签署遗体捐献志愿书的事情还登上了报纸,以此来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捐献遗体的行列。 2008年,92岁的曾源去世,在举行简单的告别仪式后,他的遗体被送往暨南大学医学院。今年4月30日,101岁的陈慧去世,与曾源共赴生命的另一个起点。 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和国家 曾源、陈慧夫妇的事迹,影响了不少老战士、老党员加入到遗体捐献的队伍。1999年,在报刊上看到曾源、陈慧夫妇将捐献遗体的报道后,出生于“东纵家庭”的何佳及女儿何祈、何值随即联系暨南大学医学院,表达母女三人一起捐献遗体的意愿。 何佳家族中有17人参加东江纵队,她曾跟随东江纵队参加淮海战役。在母亲的影响下,何祈、何值双双走上了革命道路。对于遗体捐献,三人有着高度的默契,“革命了一辈子,愿为社会作最后的贡献。” “我们不过是践行了入党时的誓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生前,张翠梅在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时,曾流泪讲述丈夫麦君素捐献遗体的初衷。麦君素曾在珠江纵队担任干部,新中国成立后在宣传部门担任要职,1978年暨南大学新闻系复办后担任系副主任。2001年,在弥留之际,他向医护人员提出了最后的请求,“我的遗体还有价值,可作医学研究之用。”不久,孤儿出身的张翠梅也递交了捐献遗体的申请书,“是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死后能为医学研究事业作出最后的贡献,也是应该的。” 出生于泰国华侨家庭的陈一民,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加入珠江纵队、东江纵队,参加过解放广东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在广州政府部门担任干部。自从了解到医学界缺乏用于教学和研究的遗体后,他便时常念叨,“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党和国家,死后也要把遗体捐赠给医学事业。”在最后的时光,躺在病床上的他留给了女儿两句话:一是一定要捐献遗体,二是丧事从简。 据了解,从上世纪90年代暨南大学医学院开始接受遗体捐献以来,共有40位“老兵”在暨南大学申请登记志愿捐献遗体,其中实现了遗体捐献的有26位。
-
即时新闻
生前征战沙场保卫祖国 身后捐献遗体用于科研
暨南大学一场主题展览讲述了16位“无语良师”捐献遗体的感人故事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6月23日
版次:A05
栏目:
作者:侯梦菲、苏倩怡、李秀玉、白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