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江门高新区(江海区)

为群众办实事 “一个也不能少”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6月30日        版次:T55    栏目:    作者:陈卓栋、彭纪宁、杨镇财、谭耀广

     社工定期探访区伯

  

  文/图 陈卓栋 彭纪宁 杨镇财 谭耀广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高新区(江海区)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检验学习教育成果和本职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弱势群体,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

  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江海区委书记彭章瑞要求全区各部门、街道要高质量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困难问题。至6月下旬,该区共完成了143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完成率超七成。

  

  特困人员老屋变“新房”

  

  据了解,区伯是江门市江海区礼乐街道武东村的特困人员,孑然一身的他年过8旬,虽然身体硬朗、生活基本自理,但因为早年阑尾炎手术留下病根,腰椎不适,偶尔需要他人照顾和给予经济支持。江海区礼乐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江门实施特困人员照料护理工作实施办法后,礼乐街道结合公益创投项目,引导江海乐翔社会工作社与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签订照料护理协议,由社工上门照料护理区伯。

  今年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来,高新区(江海区)各级民政干部加大对低保、特困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众的走访力度。在走访中,他们发现区伯住在一间20平方米的套房里,只有一卧室和一厨房,没有厕所;厨房空无一物,除一水缸,无碗碟、厨具,甚至无灶台。由于年代久远,套房墙面污渍斑斑,门窗残破,阴森潮湿;而室外路面破损,凹凸不平,容易把人绊倒;外面一条上房顶的楼梯,年久失修,长满青苔,给上房顶晾衣服的区伯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为帮助区伯改善居住环境,江海区民政局将区伯居所改造纳入了该区“共建一个家”贫困家庭旧房改造第三期项目,并筹集资金3.5万元资金进行整修。平整室外地面、购置折叠晾衣架、翻新上房顶楼梯、清理室内杂物并粉刷墙面、窗户换上铝合金窗、厨房砌出了灶台、洗手盆,增添了饭桌、厨具和餐具;屋旁加建了厕所,装上了坐便器、洗手盘、电热水器,设施一应俱全。住进“新房”,区伯感慨:“真是与时俱进,共奔小康啊。”

  

  致力为困难群体“办实事”

  

  江海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江海区“共建一个家”贫困家庭旧房改造项目是该区“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之一,由江海区民政局牵头发起,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为困难群众改善居住环境,帮助困境儿童增加生活期望,帮助困难老人安享晚年。项目共整合投入资金130多万元,其中民政、残联、妇联等部门补助资金约25万元,慈善资助资金约55万元,捐赠建筑物料折价约10万元,至5月10日已完成了12户贫困家庭旧房改造。

  据了解,江海区的“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中,有不少是致力于为困难群体解决生活困难问题,提升他们的生活感与幸福感。如对区域内困难群体实行社保兜底保障,确保符合参保条件的困难群体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并享受政府代缴每人每年120元的个人保费;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及外来务工人员申请住房保障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660元以下扩大到2895元以下;落实“关爱·她”“爱·同行”江门市妇女儿童安康保险公益行动,为困境妇女捐赠保单约300万元;为困境儿童捐赠保单1128万元;为20户困难长者进行居家环境的改造,并安装AI智能看护设备;为退役军人及军烈属解决就业、住房、救助申请等问题。相关的项目,让该区“办实事”实现“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