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艰辛探索留下宝贵经验

探索中收获成功,鹏城栉风沐雨铸辉煌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6月30日        版次:T28    栏目:    作者:李晓旭

     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场景模拟

  

  文/李晓旭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深圳建市,在艰辛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由于毗邻香港的特殊性,宝安县党组织长期面临复杂考验,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向香港供应淡水和输送鲜活农副产品等工作上,宝安县党组织发挥了特殊作用,宝安日益成为联系香港与内地的重要纽带。

  

  宝安县土改 向社会主义过渡

  

  新中国成立之初,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各地开展起来。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新中国的土地改革拉开了帷幕。广东解放后,中共华南分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即着手土地改革的准备工作。1950年12月19日,以中共珠江地委宣传部长梁奇达为首的珠江土改工作团共600多人到达宝安,开展广东省土改试点工作。

  1951年1月,宝安县全面铺开了土地改革运动。宝安属于侨乡兼老游击区,新中国成立前不少地主掩护和帮助过东江纵队,许多华侨归国抗日,或者捐款捐物支持抗战。土改初期,有人认为宝安“无匪可清,无霸可反,无租可灭,无押可退,无尝可清”。土改队通过“访贫问苦”深入群众,逐步解除贫雇农的顾虑,斗争了一批地主恶霸,缴获长短枪906支、子弹9112发、手榴弹940枚,打击了土匪恶霸等反动恶势力的嚣张气焰,为土改的顺利进行铺平了道路。

  1952年10月,宝安县胜利完成土地改革,约18万农民无偿分得土地和生产资料,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也调动了农民的政治热情和生产积极性,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为宝安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1953年9月,中共中央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根据中共中央的要求和华南分局的部署,宝安县掀起了“一化三改”的热潮。当时的宝安县有230公里海岸线,渔民众多。新中国成立后,宝安县政府将生产水平很低的500艘夫妻连家艇组织起来,发展捕捞生产。1955年,宝安县领导渔民开展互助合作,蚝民们以“工友船”“拉头船”的形式建立起互助组,在政府支持下成立渔业、蚝业合作社,社员的收入大大增加,群众生活有了较大改善。

  至1956年,宝安县全面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渔业与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转变,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深港两地情 与香港小额贸易

  

  1961年8月13日,宝安县委召开边防工作会议,部署全县大开放,与香港发展小额贸易。第一步,先开放沿海一线的大鹏、葵涌、横岗、沙头角、布吉、深圳等14个公社和沙河农场。第二步开放坪山、坪地、龙岗等8个公社。同时,开放南澳、沙鱼涌、盐田等13处口岸,作为“小额贸易”和非贸易进出口特定地点。社员可以向香港出售瓜菜、生果、鲜鱼等物品,换回副食品、煤油等必需品。灵活边境经济政策的提出和实施,促使宝安经济形势很快好转,推动农业生产得以较快发展。

  上世纪60年代初,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工业的快速发展,香港市民饱受饮用水不足的煎熬。1962年底,香港出现自1884年开始有雨量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在一年多时间内,香港居民只能2天或4天获得一次供水,最困难时为每4天供水一次,每次4小时,饱受水荒困扰的香港当局向广东省政府请求援助。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一向十分关注香港同胞严重缺少淡水的困难,并在宝安县兴建深圳水库。1959年11月15日,深圳水库动工,水库主坝铺设有通向香港的输水管,当时3.8公里输水管所需要的800吨钢材无法解决,水库指挥部向国务院求援,周恩来总理亲自从鞍钢批了800吨钢材,给深圳水库解了这一燃眉之急。

  为了长远解决香港同胞用水的极端困难,中央决定引东江水供应香港。这项工程被定名为“广东省东江——深圳供水灌溉工程”,即从东江引水,沿石马河多级提水到雁田水库,然后跨越分水岭流入深圳水库,再供给香港。从1964年3月至1965年2月,建设者们开山辟路,凿洞架桥,6座拦河坝,8座水泵站,硬是令高山低头,让河水倒流,仅用时11个月,东深供水工程竣工。3月1日,在深圳水库举行供水典礼,广东各界和香港同胞共同见证了一江清水,奔流入港,东江水开始源源不断地供应香港。流淌不息的生命之水,已渗入香港的每一寸土地,更融入内地和香港同胞的血脉深处。

  另外,1962年4月7日,在周恩来总理亲切关怀下,“三趟快车”正式启动,分别自上海、郑州、武汉三地始发,每日满载包括活畜禽和鲜果时蔬等在内的供港鲜活商品,经深圳抵运香港。从此,所有“三趟快车”抵深后,必须在笋岗铁路北站派驻海关工作组联检、消毒后,于次日凌晨运送香港,被誉为“香港同胞的生命线”。

  

  首创“三来一补”宝安县改设为深圳市

  

  1978年12月1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就在这一天,当时的深圳轻工工艺品进出口支公司、石岩公社上屋大队加工厂与香港怡高实业公司三方,共同签订开办“石岩上屋热线圈厂”来料加工厂的协议书,即“深轻宝字001号”协议书。按照规定,由石岩上屋大队提供生产工人,香港怡高实业公司提供资金、设备、原材料,进行补偿加工贸易,并支付工人工资。

  这种业态后来被称为“三来一补”,也就是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四种经济合作方式的总称。2008年,在这家企业旧厂房上改建的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建成开馆,“深轻宝字001号”协议书也成为深圳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最具价值、最有力的见证之一。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宝安县建市有一定的历史渊源。早在1975年,宝安县委已向广东省委提出:“考虑把宝安地区划为特区,建立特区委员会,直属省委领导(属地区一级机构)。”限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宝安县委的这一建议,没有被省委采纳。

  1978年8月22日,惠阳地委给省委的“关于宝安县改为深圳市的请示报告”提出,“我们建议把宝安县改为深圳市。”这是正式文件中,第一次出现“深圳市”这个名称。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谈到主张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时,列举了深圳等10来个城市的名字。这样一来,深圳市的名称也得到与会广东省委领导人的认可。

  1979年1月23日,广东省委发出《关于设立深圳市和珠海市的决定》,先在内部宣布执行,准备等国务院正式批准后再对外公布。同年3月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广东省宝安县改设为深圳市,以宝安县的行政区域为深圳市行政区域,下辖罗湖、南头、松岗、龙华、龙岗、葵涌六个区。新生的深圳市,很快就要被赋予一个重大使命——经济特区,它将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被委以重任,大有一番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