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刘伯明出舱画面 |
文/新华社 央视 图/新华社 人民视觉 4日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这也是继神舟七号飞行乘组顺利完成出舱任务后,时隔13年,中国航天员再次执行出舱任务。 出舱活动期间,刘伯明把自己的头盔相机对准地球,并说:“现在有白云朵朵,还有成片的,像海洋一样的画面。现在,跟随我的步伐,一起自由地飞翔吧。” 出舱活动,又被称作太空行走,是指航天员或宇航员离开载人航天器乘员舱,只身进入太空的活动。由于太空环境恶劣,航天员要面临失重、低气压和气温不稳定以及强辐射等诸多挑战。 此次航天员出舱活动中,出舱的两名航天员,一人要为机械臂安装上臂支架,包括脚限位器、工具台等,随后借助机械臂进行移动;另一名航天员借助舱壁上安装的扶手,爬行一段距离到作业点进行辅助工作,其间还要进行一次应急返回验证;舱内航天员需要配合舱外航天员对机械臂进行操作。 据介绍,虽然地面人员也可以对机械臂进行大范围转移,但舱内航天员可以更直观地对机械臂位置进行观察,更直接地与舱外航天员交流。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选训室主任王焰磊表示,地面的监控手段有限,所以需要舱内的航天员和舱外的航天员之间通过话音沟通,包括舱内的航天员通过仿真软件和他看到的图像,进行一些判断来进行操控。同时,由航天员自主操作机械臂,在安全性上也有更好的保障。 针对应急返回验证,王焰磊介绍,航天员在舱外做一些作业任务时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必须快速、紧急返回到气闸舱,然后用舱载的应急供氧来保证生命安全,所以需要做这方面的验证。 此次出舱活动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进行舱外全景摄像机的抬升。王焰磊介绍,由于发射的外暴露限制,事先把摄像机安装在了一个比较低的位置,视场角有限。入轨后,航天员需要给摄像机安装一个支架,架得更高一点,以此扩展摄像机的视角。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器在轨维修技术实验室负责人王昊表示,航天员需要先把所有螺钉拆掉,把全景摄像机换下来,然后再安装支架、拧螺钉。说起来有点简单,但实际上整个的流程大概需要一个小时。 通过此次出舱活动,航天员出舱能力、应急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验证,特别是在舱外进行长时间工作,人与装备的结合为后续航天员对空间站进行维护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