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学百年党史,讲附中故事”(两篇)——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7月09日        版次:A11    栏目:    作者:

  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涌现出大批为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杰出人物,比如陈少白、冼星海、廖承志、谭天度、林逸民、曾生、熊锐、林基路、钱兴、钟南山……为鼓励附中学生了解党的光辉历史、传承党的红色基因,校团委联合语文科组,举办了一场以“学百年党史,讲附中故事”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学生习作】

  

  忆峥嵘岁月,传红色基因

  

  □余金诺 华南师大附中初二(2)班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忆峥嵘岁月,传红色基因》。

  “七一”的脚步近了,在这草长莺飞的六月天,我们欢聚一堂,学百年党史,忆附中往事。

  说起党史,我想先讲讲我的家族史。当年,我姥爷的父辈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随着浩浩荡荡的迁徙大军,从朝鲜半岛徒步走到中国的东北。举目无亲、居无定所之时,中国政府给了他们温暖的怀抱,给他们分配了肥沃的土地,帮助他们在异国他乡建立起新家园。就这样,他们成为中国朝鲜族的一部分。如今,每当电视上飘扬着五星红旗,年近古稀的姥爷都会像个孩子般红了眼睛。我明白,那是姥爷对祖国和党深沉而真挚的爱。

  一百年漫漫征程,在党的领导下,祖国从“山河破碎风飘絮”,到“广厦皆已安,人人俱欢颜”。这一路走来,也少不了咱们附中儿女那前赴后继的身影。

  1935年,附中青年高举拳头,在抗日救亡示威大游行中留下了响遏行云的呐喊;1939年,冼星海在抗日救亡的滚滚洪流中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用激昂的旋律向世界展示了壮丽的民族之声和伟大的中国之魂;1950年,附中学子踊跃组织战斗队,热烈报名参加抗美援朝;如今,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仍在挂帅出征,坚守在治病救人的第一线,悬壶济世,医者仁心,成为“定海神针”……这一个个慷慨恣意、潇洒坚定的风骨剪影,犹如星光荧荧,恒久投射于附中的历史天幕。他们是附中人,他们传承着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

  岁月不居,春秋代序。这个时代岁月静好,却依旧危机四伏。是时候到我们这新一代附中学子撑起祖国的蓝天了。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同学们,让我们脚踏实地,刻苦学习,发扬附中精神,激扬灿烂青春。

  希望将来,我们都能在不同领域中发光发热,不负韶华,更不负盛世,这样我们依旧能骄傲地喊出:“有我附中人在,祖国复兴可待。”

  谢谢大家!

  

  精神永放光芒,初心照耀未来

  

  □薛海滢 华南师大附中高二(6)班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一起“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讲附中故事。我演讲的题目是《精神永放光芒,初心照耀未来》。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无数仁人志士在党的领导下用热血与生命谱写了壮丽诗篇。在华附正门,悬挂着“红军中学”的牌匾,“托起明天的太阳”的题词高耸在德政楼上。我们肩负红色使命,薪火相传。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这首家喻户晓的名曲《黄河大合唱》,出自优秀的附中校友——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他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光未然的诗篇《黄河吟》,深深打动了冼星海,他在简陋的土窑里整整熬了六天六夜完成总谱曲,亲自指挥在延安的演出,在场的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连声叫好。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里,冼星海“以音乐为武器,将音符变成子弹,射向敌人的胸膛”,为全民族抗战奉献了《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音乐杰作,为抗战发出怒吼,极大地鼓舞了民族士气,振奋了民族精神。在学校草坪上屹立的冼星海纪念铜像,激励我们学习星海精神,传承红色使命。

  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也是杰出的附中校友。他积极推动港澳和广东东江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太平洋战争后,曾生参与组织营救在香港的何香凝、茅盾、邹韬奋等文化人士。1943年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成立后,他又为创建和发展华南抗日根据地作出卓越贡献。建国后,曾生仍为建设广东鞠躬尽瘁,忠肝义胆写赤诚。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老一辈共产党人丹心耀中华,附中人的铮铮风骨、家国情怀,是我们崇高信仰的力量源泉。作为附中人和共青团员,我们要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坚定不移跟党走,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