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游客在上海南京路进博集市选购商品 |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陈泽云 “去年10月我们正式进入中国,刚好就赶上了进博会的契机,我们通过AR虚拟展示展示品牌的时尚和设计感,吸引很多年轻消费者关注。在参加进博会一个月后,我们在上海也落地了旗舰店。”法国珠宝DJULA品牌总经理唐美一告诉记者,得益于进博会,品牌的知名度得到提升,未来计划在全国的一二线城市继续布局门店。 第四届进博会进入百日倒计时,羊城晚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海外客商正在加速进入中国市场。进博会新朋友变成老朋友,他们不再满足于只带来产品,更要在中国市场谋篇布局。 进博集市汇聚世界各地商品 伊朗的手工艺品、比利时的冰淇淋、斯里兰卡的茶叶、土耳其的手链、北欧的糖果……这些进博会上的爆款展品如今已变成商品。在进博局的支持下,绿地集团打造了全国首个进博消费主题业态进博集市,实现了进博会资源的创新转化,助力打响“首店经济”。 走进上海南京路上的进博集市,记者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工作人员向消费者介绍着各国的爆款产品。进博集市经营面积约550平方米,集合了4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5000款进博同款及国别特色商品。 自今年4月开业以来,进博集市日均销售额超过15万元,日均客流超过1万人次,成为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进博商品和国别文化的“网红打卡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国家馆2个月的销售额,超过了其在国内所有零售渠道全年的销售额。土耳其馆、叙利亚馆、阿根廷馆经常能达到日销10万元水平。集市也定期发布热销商品排名,推动客商积极引进新品。 看好进博集市的人流客流量,海外客商纷纷拿出第四届进博会参展同款商品“试水”销售,南非草本乳霜、比利时精酿啤酒、墨西哥果酒等新品在进博集市热销。 南京路进博集市的开业,打通了进博会“展品”变“商品”的最快通路。 海外客商加大中国市场布局 “海外客商正加速跑入中国市场。”某智利品牌鸡尾酒的进口商七粒柠檬总经理桂丹妮表示,目前国际贸易受到疫情的严重影响,而迅速恢复的中国市场则成为了海外展商的“避风港”,越来越多海外客商在中国发现全新的商机。 初步进入中国市场,法国设计师珠宝品牌DJULA在第三届进博会的参展效果远超预期。此后,DJULA相继进驻上海外滩金融中心BFC、海南三亚海旅免税城、上海港汇恒隆广场等。 进博会的溢出效应,正在吸引着海外客商加速在中国的布局——增开门店、投资工厂、加速研发! “位于上海青浦的工厂是我们唯一海外全资的生产研发工厂。”作为进博会的“老朋友”,德国永恒力即将第四次参加进博会,其亚太市场总监鲍文彦告诉记者,永恒力近几年特别重视在全中国市场的资本投入,工厂内部改建、扩建投资总金额累计上千万元。每年的研发投入也在上千万人民币,且逐年达到两位数的增长。 “进博会已经承担起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循环交汇点的重要角色,加速更多‘展品’变‘商品’,更多‘参展商’变‘投资商’,我们看好进博会的溢出效应。” 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费博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