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城晚报记者 郑达 杨楚滢 “好人”档案 柯国,男,中共党员,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拱北街道桂花社区居民,广东湛江人,伤残退伍军人。在父亲和弟弟去世后,柯国除了照顾母亲、妻子、女儿,还主动担起了照料弟弟的四个儿女的责任。为了保障全家八口人的生活,在16年里,他几乎拿出了自己的全部收入,妻子也全力支持他。在柯国的影响下,家里的五个孩子将知恩感恩的家风继续传承,为邻里树立了典范。柯国在服役期间,曾2次荣获个人三等功,2019年获评“香洲好人”荣誉称号。 柯国,一位曾因公负伤、落下七级伤残的退役军人。在弟弟和父亲相继病故之后,柯国和妻子为母亲、女儿和4个年幼的侄子侄女们撑起了一个家。近日,在2021年第一季度“广东好人”评选活动中,柯国获评“孝老爱亲”好人。柯国对记者说,“我们睡小房间,我母亲睡大房间。要尊敬长辈,老人家睡大房。”这是柯国家中秩序的缩影,尊老爱亲,生活清贫但不失温馨。 三千元月收入撑起八口之家 柯国一家住在两室一厅的老公租房里,家具和装饰略显陈旧,但整洁有序,主人对这个家的爱护可见一斑。他说:“都熬过去了,给弟弟治病的钱还清了,孩子们都读完书出来工作了,最小的侄子也参军了。” 1998年,弟弟柯权查出白血病,当时还在部队的柯国四处筹措了13万元医药费,延续了弟弟4年的生命。弟弟病故后,弟媳迫于生活压力离开了家,留下了4个孩子跟随爷爷奶奶在湛江徐闻乡下生活。 屋漏偏逢连夜雨,2006年,柯国的父亲被查出肝癌,柯国自己也因单位改制下岗,经济状况急转直下。“弟弟生病时我已经从亲戚朋友那里借了9万,到我爸生病时,没有办法开口再借了。但父亲生我养我,无论如何都要救,能延长多久就多久。”柯国从湛江回到珠海后,毅然以当时市价三分之二的价格抛售了在珠海唯一的房产,用最快的速度筹款为父亲治疗。但两年后,父亲还是离世了。 彼时,柯国的女儿尚年幼。失去了稳定的经济来源,背着债务,下岗失业的柯国与妻子商量后,仍决定把母亲和弟弟的4个孩子接到珠海生活。“我跟孩子们有血缘关系,他们还那么小,我有责任、有义务把他们抚养长大。我对他们说,‘只要我们有饭吃,就绝对不会把你们落下’。” 靠着柯国打零工修水电赚的钱、妻子在电子厂的微薄工资和国家优抚金,他们撑起了这个八口之家。柯国自己和母亲患有糖尿病,妻子有高血压,药费占用了家庭收入的四成,而彼时他们全家每月的收入仅三千多元,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不过,柯国并没有因此放弃对孩子的教育,他写下多份材料向珠海市相关部门寻求帮助。 “我非常感谢珠海市,特别是民政部门和教育部门。我们家三个孩子一起上大学,一年两万多元的学费对我来说就是天文数字,最后通过政府帮扶减免了一半学费。”柯国仍保留着珠海相关政府部门协助处理孩子读书、落户等事宜的文件,一份份展示给记者看。 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之下,最困难的日子过去了,5个孩子一个读了本科、两个读了大专、两个读了中专,并相继参加了工作。最小的孩子柯堪宏中专毕业之后于2018年9月光荣入伍,如今已转为士官,守卫在云南边防。 感恩奋进好家风拂过三代人 初到珠海时,柯国的母亲体弱且腿脚不便,终日只能闷在家中。柯国便每日背着母亲下楼透气、散步。住院治疗加上日复一日的锻炼后,母亲的身体硬朗了不少,能自己下楼活动了。 柯国照顾母亲的点滴细节也影响了孩子们,姐弟们从小互相帮助、相互守望。柯国说,女儿很体贴,没有因为自己是亲生的就要求特殊对待,她很理解父亲对所有孩子一视同仁的做法。几个孩子一起上学、一起放学回家。如果大人不在家,大的孩子就帮小的孩子洗衣服、做饭。“一年比一年大,一年比一年好”。 长大离家后的姐弟5人未曾忘记家中的奶奶和父母。今年2月,柯国在服役时落下的伤病复发,需要住院治疗。疫情期间,姐弟们在遵守各项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想尽办法陪在柯国身边。每逢家中长辈生日,他们总会记得给长辈发红包、买蛋糕,就连身在部队领着津贴的侄儿柯堪宏也不例外。“去年柯堪宏还是个战士,一个月才几百块津贴,给我发了一个880元的红包。”曾为军人的柯国理解孩子的处境,拒收了红包。 柯国感慨:“这几个孩子养对了,懂感恩。”事实上,恰恰是柯国赡养父母、爱护亲人,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让下一代懂得了如何感恩,让良好的家风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