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不一样的乞巧节,陪你云游七夕

广州天河珠村举行乞巧民俗活动,线上直播“拜七娘”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8月14日        版次:A04G    栏目:今晨快镜    作者:丰西西、郭思琦、杨静

     乞巧供案上,各类工艺品制作精美 羊城晚报记者 林桂炎 摄

  

  羊城晚报讯 记者丰西西、郭思琦,通讯员杨静报道:8月14日是农历七月初七,又到七夕佳节。在目前广州乞巧活动最集中、规模最大的村落——天河珠村,一年一度的七夕乞巧民俗活动正在举行。这是2021年广州乞巧文化节系列活动的“重头戏”。因为疫情防控缘故,今年的乞巧文化节和往年“不一样”,虽然“拜七娘”等传统仪式如期举行,却并未对外开放,而是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乞巧文化作为国家级非遗的魅力。

  “十丈长筵五色香,香奁金翠竞铺张。可应天上神仙侣,也学人间时世妆。”这是清代广东诗人汪鮀《羊城七夕竹枝词》里写到的诗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广州人民七夕节时举办隆重仪式的情形。

  14日上午,天河珠村明德堂内,灯笼高悬,彩旗飘扬,“七夕”文化元素随处可见,节日氛围浓厚。巧姐们正忙碌不停,祠堂中庭正中央的乞巧供案上,上百件微型工艺品罗列其中,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除了传统的丝网花、串珠、米花等手工艺品,更有彰显时代特色与社会发展的作品,让人耳目一新。

  上午10时30分许,伴随着鼓乐声声,“拜七娘”的仪式正式开始。“玉女”身着礼服,脚踩传统布鞋,手持折扇,缓步进入会场。在主礼人的引导下,郑重地完成对拜、参拜、净手、上香、献茶、对月穿针、唱乞巧歌等传统仪式环节。

  天河乞巧习俗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05年第一届广州乞巧文化节举办至今,已历经17个年头。在每年为期6天的活动中,珠村各七娘点都会进行一系列传统的七夕民俗活动,包括:“巧手巧艺”摆七娘、“焚香虔心”拜七娘、“得巧祈福”送七娘以及“美味新意”七娘饭四大环节,各环节的仪式活动都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是乞巧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往年每逢乞巧节期间,珠村游客络绎不绝。今年因为疫情防控需要,乞巧文化节不少活动包括此次“拜七娘”仪式并不对外开放,而是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让人们足不出户也能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感受乞巧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