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桃金娘,诨名又称“逃军粮”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8月23日        版次:A11    栏目:奇趣生物    作者:周肇基

     花色变浅 图/严斯凤

     花色变浅 图/严斯凤

     果实酸甜可口 图/严斯凤

  

  文/周肇基  图/严斯凤

  

  桃金娘是桃金娘科常绿灌木。由于树形紧凑,四季常青,花期长久,花色艳丽多变,花繁果密与绿叶相映成趣,它也成为我国亚热带至热带地区的优良“乡土树种”。

  

  俗名“逃军粮”由来有因

  

  它的俗名众多。倒捻子是其中之一,此外还有捻子、岗菍、山捻子、豆捻、逃军粮、仲尼、当泥等别名。“逃军粮”的名称来自于以前自然灾害或兵荒马乱导致的缺少粮食的年代,由于它汁多又能吃饱,作为一种充饥的美食,据说曾救过许多人的性命。它的确是一种山岭佳果,其甜美的滋味令人回味无穷,只是食完常常舌唇牙齿皆被染成紫黑色。

  至于它为何叫桃金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它的花开颜色像桃花,花蕊又是金灿灿的,看上去像位美丽的盛装女子。但知道它的这个大名的人并不多,通常人们都叫它“捻子”。

  查阅史书可以发现,唐代刘恂的《岭表录异》中已有记载:“倒捻子,窠丛生,叶如苦李,花似蜀葵,小而深紫,南方妇女多以染色。子有四叶,如柿蒂。食者必捻其蒂,故谓之倒捻子,或呼都捻子……其子外紫内赤……食之甜软,暖脏益肌肉。”可知当时它可能并没有“桃金娘”这个名字。而苏东坡亦在《海漆录》中记述过:“土人云倒捻子花也,至儋则结子,烂紫可食,殊甘美。中有细核,嚼之瑟瑟有声……儿童多食使大便难。野人夏秋下痢疾,食之辄已。子活血、补血、研滤为膏饵之,又止肠滑。”说明它在药用方面也诸多疗效。

  

  美丽娇俏,浑身是宝

  

  桃金娘的花美丽娇俏,初开时呈淡紫红色,渐变红色,最后又变浅红至白色。其果实繁多,结果时初为绿色,成熟时转为酱红色,颇具观赏性。

  桃金娘浑身是宝。其果实保健价值很高,含有大量酚类、黄酮类、各种氨基酸和有机酸、锰、铁等稀有元素,是营养丰富的传统滋补中药;果实还可与肉食一起炖食,可以避免因多食上火;果实泡水代茶,有降血脂、预防动脉硬化的效果;叶片也能入药,能收敛止泻,治外伤出血,直接研碎后外敷伤口可快速止血;其根部入药有养血通络的功效,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可用于治慢性肝炎、风湿、健筋骨和通肠道、腰肌劳损等。

  其产区的人们都喜欢酿捻子酒。此酒不仅香甜醉人,据说还有补肾效果,被誉为“男子加油站,女子美容院”。

  桃金娘还“香飘海外”。在英国出版的《药用植物百科全书》中也有其药用的记载;在古希腊,桃金娘还被用来献给爱神阿芙罗狄蒂,新娘也爱用桃金娘叶来打扮自己,希腊医生迪奥斯科利特甚至称其为“胃之友”,说它能治胃病;德国生产的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商品名“吉诺通”)的说明书中就强调了“主要成分桃金娘油”,此药在我国各地医院都有广泛应用。

  

  期待繁花盛景重现

  

  桃金娘原为野生花木,以前野外常见成片的桃金娘生长茂密。它是一种酸性土指示植物,抗逆力强,耐贫瘠,较能耐旱,但不耐寒冷。

  但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于是现今已很难看到成片的桃金娘了。

  希望大家能正确认识到桃金娘的巨大经济价值,积极普及推广种植,这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