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搅团纪事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9月09日        版次:A11    栏目:    作者:宋鸿雁

  □宋鸿雁

  

  周六中午,接到刚上完声乐课的孩子,带她去吃搅团。给孩子点了该店的镇店之宝——“黄金万两”,这是该店的特色搅团之最,还有两份油泼面。

  俄顷,只见女服务员用一硕大圆形实木托盘托来一道饭菜:中间是带盖的大粗瓷罐,罐盖上系着红色丝带,周围一圈8个小粗瓷碗。众星捧月般地簇拥着,惹人遐想!服务员轻声说了句“请稍候”,随后又取来一锣一锤一剪,神情恭谨地站在桌旁,我不免疑惑:这做什么用?

  只见服务员递过来一把金色剪刀,恭敬地说:“请贵宾剪彩揭彩!”我当仁不让,右手轻握剪子,用剪刀尖轻挑红丝带,红丝带应剪而落。这时只见服务员左手提锣,右手拎锤,“咣”的一声,包着红绸布的木锤轻轻敲击在金色的锣面上,服务员热情唱词:“锣声一响,黄金万两,请您揭盖赏宝!”我好奇地揭开大粗瓷罐的小木盖,只见一股热气飘散而出,玉米面的香甜扑鼻而来。

  服务员拿起韭菜碗、蒜苗碗,边往罐中放边说:“一碗韭菜,香飘万代”,又拿起柿子酱、秘制酱汁道:“一勺酱汁,百年配方……”真没想到,吃个搅团,竟有这样繁复的花样和名堂!

  大瓷罐里是淡淡的柔和的玉米面搅团,上面有搅动的环形轨迹,一圈圈的,有点像淡黄色的奶油冰淇淋挤出的花纹。将周边剩余小粗瓷碗里的配料一一添加:先撒入珍菌、泡椒圈、腌蒜苔,后倒入清亮的醋汁。翠绿的春韭、蒜苗,鲜红的柿子酱、泡椒圈,酱色的腌蒜苔、特色咸菜……一圈汤汁配料围着淡黄搅团,就像许多配角簇拥着主角出场一样。

  用长柄木勺舀一勺搅团,再舀一勺搅团周围的各色配料,放入面前的小碗中。一勺入口,只觉酸辣鲜香,胃口大开,吸吸溜溜吃了两小碗。这时油泼面上场了,老陕的大海碗都比较实在,我和女儿香香地分食了一碗,先生也吃了一海碗油泼面。

  吃了一大罐搅团,为什么还要再吃油泼面?这就要说到搅团的另外一个名字——“哄上坡”。原来搅团不耐饥,吃完刚上个坡就饿了,所以还需要再来点面食垫补垫补。

  周日早晨,我和先生采购食材,准备亲手打搅团。买来翠绿的春韭,红红的西红柿,碧绿的小葱,刚上市的新蒜,再称上几斤玉米面。一切准备停当,我俩就开始忙活起来。择好头茬的春韭,再配上小葱,炒成调味的菜花子;西红柿炒成酱汁;捣好新蒜调成蒜汁子。配料已准备到位,刚好铁锅的热水也已烧开,现在就剩打搅团了。

  我力量小,负责撒玉米面;先生有劲,负责用擀面杖搅。俗语说:搅团要得好,七十二搅。先生抡开膀子顺时针方向不停画圆搅动,我则适时地轻撒玉米面。面溶入水中,渐渐由稀变稠。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搅团打好,盛到小碗里,放入炒好的春韭葱花西红柿酱,浇入蒜汁子,红红翠翠的,煞是好看!

  不由得怀念起母亲做的搅团。母亲做搅团,一般都是我和哥哥当助手,由我俩轮流搅,配料汁也是常吃常新。除了我和母亲学的那些配料之外,春季,母亲会增加苜蓿或荠菜等野菜;夏季,会配点小香芹;秋季,点缀胡萝卜丝;到了冬季,自然会下点酸菜。

  记得有次打搅团,母亲取了擀手擀面的长擀杖,往常使用的擀饺子皮的小擀杖。配料汁子备好后,母亲往大铁锅中的热水里撒面粉。哥哥先搅,大概搅了十多分钟,哥哥的两条胳膊又酸又困,然后我再替换他。我顺时针划着圆搅动,看着一圈圈的螺旋状面糊,慢慢地变化着,嘴里还会不停地问:“差不多了吧?胳膊好困!”母亲一边洒着面粉,一边念叨:“还早着呢!好好搅,顺一个方向搅,不要松劲。搅团要得好,七十二搅。”

  关于打搅团的动作要领,现在也只是记住了这句话。我估计最多搅个5分钟左右,就又给哥哥了,反正他是男孩子,有劲。哥哥正搅着,突然“咣当”一声,只见抽油烟机的罩子被擀面杖碰了下来。娘仨都吓了一跳,然后看着掉在地上的油烟机罩子,哈哈大笑。那顿搅团的滋味,由于这个小插曲的出现,即便时隔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

  一道普通的陕西家常饭菜,是一代又一代传承亲情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