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竹扎灯笼“树”中秋 试与天上月争辉

本报记者寻访手工扎作灯笼20载的广州匠人陆燕红,回味那份传统中秋味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9月19日        版次:A01G    栏目:平安欢乐庆中秋    作者:李焕坤

     陆燕红在扎作灯笼

  

  文/羊城晚报记者 李焕坤 图/羊城晚报记者 陈秋明

  

  天上明月皎如镜,人间燃灯助月色。中秋节,在广州有种富有情趣的传统风俗,叫“树”中秋,各家用竹条扎灯笼,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及鸟兽、鱼虫并各种“庆贺中秋”字样,中秋之晚,燃烛于内,用绳系于竹竿,高竖于瓦檐或天台之上,烛光灿烂,欲与明月争辉。

  光阴荏苒,暮去朝来。如今,在广州仍有中秋玩灯之乐事,但竹扎灯笼却难觅。日前,羊城晚报记者找到手工扎作灯笼20载的匠人陆燕红,回味那份传统中秋味。

  

  学艺:

  5年方出师,坚持20载

  

  一块沾了各色颜料的白布铺在大腿上,灯笼的竹架夹在双膝间,陆燕红低头、弓着上半身,双手用巧劲将坚韧的竹条扭弯、绑好……每天接送完孙子上下学,陆燕红就会在位于海珠区的家中扎灯笼。一个个扎好的灯笼吊挂在不大的客厅天花板上,从阳台漫入的光线,将“批皮橙”“寿桃”“莲花”“小熊”“玉兔”等五彩缤纷的灯笼映得生辉。

  陆燕红师从彩扎匠人关根。据陆燕红介绍,关根扎作醒狮、花灯80余年,经营一家“柏记”扎作店,自己是在退休后给关根打下手,慢慢学会的手艺。“当时我们是邻居,他看着我长大,我看着他扎作。我退休后,他说,你可以来帮帮我,我就过去了。”陆燕红坦言,一开始学习扎作,是因为看到师傅老了依旧手脚麻利、耳聪目明,感觉这手艺养人,后来做着做着自己就喜欢上了,一直坚持了20多年。

  然而灯笼扎作并不简单,陆燕红足足学了5年左右,关根才放心让她独立交货给客户。“他很严格,担心我手艺不到家就给客户做灯笼,别人一点灯看见瑕疵,不好。”

  

  扎作:

  选料有讲究,步骤略繁琐

  

  如今,陆燕红依旧用着师傅传下来的刮刀、标尺、剪刀等工具扎作灯笼。“首先是开篾,要选冬至前砍下的茶杆竹,竹节疏好造型。”陆燕红一边举起刮刀削竹,一边向记者介绍。只见在她巧手之下,一分钟不到,不及小拇指粗的竹篾便成型,摸起来光滑不扎手。

  紧接着,她用标尺量好竹篾长度,将竹篾弯成三个相连且大小几乎一样的圆环,并将竹圆交叉用纱纸固定成球状。固定后,再制作一个六边形竹架,置于球体内,使整个球体按压不变形。

  “造型”完成后,便到“铺布”。陆燕红在竹架边上糊上糨糊,按照大小裁出布料,粘贴上去。“铺布的时候,一要注意扯直,不然等糨糊干了,那灯笼就软趴趴的;二要注意每次都做对角面,因为每一面都需要时间风干,如果做相邻面,就会影响刚做好的那一面的效果。”待各面风干后,再画图、描边、点缀即可。一个最简单的竹扎灯笼也需要2天时间才能完成。

  

  改变:

  创新不停歇,传承有新招

  

  陆燕红表示,过去竹扎灯笼用的是纱纸,现在为了更耐用,她改良成布、绢等。“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到中大纺织商圈逛逛,看有什么新的材料适合做灯笼。”记者看到,陆燕红制作完成的灯笼,还有的用上了蕾丝、毛边。

  除了原料,陆燕红还在样式上作改进。比如通过陪孙子逛玩具店、看电视等获得灵感,做一些新的动漫形象;比如在灯笼里加入弹簧、发声器,使其可以摇晃、唱歌等等。“传承,就是将老一辈的手艺保留下来,同时适当地添加新的东西,去适应时代。”陆燕红说道。

  虽然陆燕红没有收徒,但她并不是很担心未来的传承问题。“疫情前我每周都去广州市第三十三中学教竹扎灯笼,平时也会参加非遗活动。现在是电子化时代,有大学生团队帮我将整个扎作流程都拍下来了,还做成U盘。”

  如今,年过七旬的陆燕红坚持每天扎作灯笼,“做完中秋的开始准备元宵的,做完元宵的开始准备中秋的,一年到头都有得做,熟客要来买的。”陆燕红说,她要像师傅一样,一直做到做不动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