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塘镇大井村民宿 受访者供图 |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文 通讯员 谭玉玲 走进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脚下的市仁化县的山野乡村,传统民居建筑、古树园林、农耕体验等特色民宿,成为“美丽乡村”的重要景观,吸引着游客们前往度假休闲,带动当地村民创业、就业、致富,美丽乡村释放出“美丽经济”。 近年来仁化县在丹霞山景区的瑶塘新村、断石村和青湖塘村打造了3个特色民宿聚集片区。在此基础上,当地采取政策引导、社会主办、民众参与、协会组织等方式,支持资源条件好的美丽乡村发展特色民宿,让乡村资源资产实现价值化。截至目前,仁化县已发展500多家民宿客栈,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农村闲置房成特色民宿 今年8月,由韶关市乡村振兴基金会在仁化县董塘镇大井村投资打造的“爱树·丹霞山苑”民宿正式营业。记者日前走进民宿,推门而入是舒适宽敞的阅览区,楼上有不同景观的精品房。 “这里原来是闲置多年的荒废小学,村小组以土地进行入股,我们每年会有保底的收入给到村小组,随着营收的增长,我们会在分红的基础上再分配。”民宿店长陈先生告诉记者,民宿落户大井村,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推进乡村振兴中新建成集休憩、徒步、观赏功能为一体的休闲园林。 陈先生说,园内有两棵树龄分别为580年、480年的鸳鸯古樟树,入选为“十大樟树王”,成了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民宿的营业让更多人关注古村落、古樟树。 同在董塘镇的新龙村,韶关市乡村振兴基金会联合新龙村村委会发起“美丽家园创建项目”,村民把门前、屋后的院落整治一新,并利用家中闲置房间经营民宿。在阅丹公路沿线的车湾村、夏富村等美丽乡村,不少闲置土地、闲置房屋经过精心打造,成为游客热捧的民宿,还带动起当地水果、蔬菜等农产品的销售及村民就地就业。 民宿激活乡村文化活力 走进大桥镇大桥村榕树下村庄的“丹霞·榕树里”民宿,上百间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客家民居房焕然一新,变成干净舒适的民宿,让城里人能够远离喧嚣,感受原生态的闲适和恬淡。民宿旁边有榕树和樟树公园,古树、凉亭、园间小道蜿蜒曲折,旅游公厕、篮球场、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俱全。丹霞·榕树里的50亩连片生态农业种植基地里,金秋时节瓜果飘香,游客能在采摘体验中感受农耕文明。 位于丹霞山景区瑶塘新村的丹霞印象客栈,从最初一间小民宿、一名员工,发展到如今在丹霞山区域共运营了15家单体民宿,包含有艺术、亲子、音乐等不同主题风格,极大地满足了各个客群在丹霞山游玩后的优质山居体验,带动全村发展40余家民宿客栈,瑶塘新村更以独具特色的民宿产业入选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为满足不同客源群众的体验,仁化县还推动“民宿+文化”“民宿+农业”“民宿+科普研学”等融合发展,支持民宿业主为长坝沙田柚、丹霞贡柑等优质农产品注入文创内核,利用民宿公共空间为丹霞红豆编织等非遗文化提供展示平台和体验场所,组团参与农民丰收节等活动,将地方文化进行体验式转化,既激活乡村文化活力,又让游客感受到沉浸式民宿旅游带来地深度体验。 多措并举促进民宿发展 在推动民宿产业发展过程中,仁化县主动对接“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围绕打造休闲旅游度假首选地,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吸引民宿企业落户武深高速农业经济带、阅丹公路沿线、环丹霞山美丽乡村等区域,投资打造高端民宿。 与此同时,当地还引导当地村集体、村民以资源资产入股投资经营民宿、或自主创业经营民宿,形成“居游共享、村民共建”的民宿发展格局。 仁化县还不断完善县星级旅游民宿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县农村民宿管理办法,从治安、消防、卫生、食品安全等各方面规范经营;成立县客栈民宿协会、县客栈民宿协会支部委员会,通过党组织引领和搭建行业平台,引导民宿自律竞争;结合推进乡村振兴及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完善乡村民宿周边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组织开展系列特色课程培训,培养客栈民宿及衍生产业的专业化人才,确保民宿产业可持续发展。 据统计,仁化县目前已发展起500多家民宿客栈,其中约200家颇具个性化、主题化,入住率普遍高于传统酒店旅馆20至30个百分点,打响了丹霞民宿品牌,“小民宿”成为带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