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群贤 |
《中秋奇妙游》中的“嫦娥”让人耳目一新 |
羊城晚报记者 艾修煜 国风、非遗热潮与时事话题、潮流文化的碰撞备受好评;“不追流量追实力”的嘉宾遴选原则也获得公众认可。就此,羊城晚报记者约访了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宁群贤,请其分析本届秋晚国风潮背后所蕴含文化思考和启发。 羊城晚报:如何看待“国风元素”“非遗元素”在中秋晚会中的流行? 宁群贤:国风潮和非遗潮,二者都是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发掘和再利用。中国人从小就浸染在传统文化的美学世界里,对其有天然的亲近和皈依感。尽管有来自西方的文化影响,但中国人的文化底色一直没有变,每一个普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感受力也没有失效,所以我们自然可以看到,当创作者大力挖掘传统文化元素的时候,能够激发巨大的情感共鸣和市场效应。 再来,很重要的一点是——越来越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理解,也很乐于去传播传统文化,而且具有对传统文化的强烈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又和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相结合。因此,我觉得这一代年轻人,他们的文化自信意识,文化认同意识,可能比上一代人来得更强烈。 羊城晚报:“去流量化”成为各台秋晚不约而同的选择,久经市场考验的实力派演艺人员受到欢迎,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宁群贤:人们认识事物总有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所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公众对明星、对流行文化的认识,也存在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 其实,真正具有人格和业务魅力的明星都是自带流量的。现在大家口中的“去流量”,去的是那些虚假流量。这些虚假流量,其实是以攫取公众眼球换取利益为目的人为“产品”。多数年轻人的审美认知还是单向度的,尤其是中小学生,缺乏足够的能力反思反省,不容易建立完整正确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判断,非常容易陷入由资本与市场化媒体构建起来的网络茧房中。现在,各方都意识到这个问题,自发地选择“去流量”,这是一件非常必要也非常好的事情。 羊城晚报:你认为广东文化中,有哪些值得与晚会或者其他多媒体产品结合的元素?要做到出新出彩,广东的文艺工作者可以从哪些方面发力? 宁群贤:广东的本土文化元素,比如粤剧、客家山歌、潮汕英歌舞、雷州傩戏、中山六坊云龙舞、蔡李佛拳,甚至粤语流行歌等等,都具有非常鲜明的地方特色,非常有辨识度。这些都是文化富矿,需要大家用心挖掘,用创意巧思链接起来,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与现代人生活相共情,做到“神形兼备”。 羊城晚报:大湾区秋晚收获如潮好评。如何解读大湾区的文化吸引力?它有何突出优势? 宁群贤:总的来说,我认为以岭南文化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大湾区文化有四个突出特点。一来,地理上,粤港澳是中国南方的窗口,面向海洋,呈现出区别于中原文化的海洋性特点,非常具有国际性、前沿性。 第二个,大湾区文化中有很强的中华文化认同意识。祖籍在大湾区各个城市的华人华侨遍布世界各地,他们漂泊在外、背井离乡的生活状态,加之具有的国际视野,有助于这个族群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再来,大湾区是一个文化包容之地,客家文化、广府文化、潮汕文化等,都能在这儿熔为一炉。最后,大湾区的文化很有活力。这种活力建立在包容性、国际化的基础之上,也是与大湾区的经济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息息相关,它和市场结合得非常紧密。 羊城晚报:国风热潮涌起,如何保持其持续性的吸引力,避免观众的审美疲劳? 宁群贤:坦白说,我觉得无需过虑“审美疲劳”。大众的审美会经历波峰和波谷,要相信市场和观众去粗取精的能力。至于如何在这样一个热潮里持续打磨出精品,就是要坚持“创新不忘传承,传承又不墨守成规”的创作理念。眼下,也有不少所谓的国风节目,只是模仿了传统文化的“形”,没有去传达传统文化的“神”。只有真正抓取到传统文化的魂魄,又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节目,才会走得更远。一定要和当下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这样的国风节目才更有生命力、活力。 羊城晚报:除了晚会,您觉得国风元素、非遗元素在哪些公共文化作品上还大有可为? 宁群贤:古装剧、武侠剧、历史剧,电影,纪录片,戏剧作品……国风元素、非遗元素其实早就存在于我们的文化产品中。另外,涉及我们具体生活的文创产品,也少不了国风元素、非遗元素的加持,比如故宫文创产品的火爆。具体到我们广东,我觉得相对而言,广东对古建筑保存、保护工作做得非常好,可以对其进行广泛开发,包括与古建筑文化配套的家具、生活用品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