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湾区新机遇 中德下一站

让佛山三龙湾成为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靓丽名片

全国首份德企华南发展陪伴计划发布,佛山三龙湾全球招商推介会走进上海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9月28日        版次:A11    栏目:    作者:欧阳志强、侯倩

     三龙湾城市面貌

     中德嘉宾在沟通交流

     为今年新入驻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的十家德(欧)企业进行授牌

  

  文/图 欧阳志强 侯倩

  

  9月27日下午,在继去年广州、深圳招商推介会后,佛山三龙湾城市品牌推介会在上海市黄浦区成功举办,这是佛山三龙湾首次牵手长三角,走进上海举办的推介会。“这次是专门面向长三角的德语系国家在华企业,向他们介绍大湾区的发展机遇和佛山三龙湾营商环境,为他们布局华南市场、来佛山投资兴业做好铺垫”,推介会相关策划负责人介绍称,“所以这一次的主题是‘湾区新机遇 中德下一站’,是佛山市委、市政府强调精准招商思路的贯彻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因为疫情无法到现场的德国企业家代表参与进来,此次活动还设立了位于德国亚琛的分会场。活动现场,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管委会面向全球正式发布了全国首份“德企华南发展陪伴计划”,这是一份专门针对德国、欧洲企业到佛山落户及开拓市场的专项政策,除提供落户奖励、租金补贴、购置费用补贴等企业落户扶持,还为其前期发展提供全方位、全链条的一站式服务。

  

  佛山在中德合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1983年4月11日,中国生产的第一辆大众汽车——桑塔纳轿车在上海组装成功,标志着德企在中国的产业布局缓缓拉开;1997年4月9日,由安达-西门子制造的广州地铁首列列车运抵广州黄埔港,德国制造的大型机车从此奔驰在珠三角的首条地铁线上。

  2012年,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成立后,越来越多的本地企业纷纷牵手欧罗巴,中德双向合作的华南板块在佛山渐见雏形。

  活动现场,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管委会对外合作局副局长李杰讲述德企如何进入中国,并如何与广东、佛山结缘。李杰表示,作为德企在大湾区的“超级联系人”——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在上海既是向新老朋友推介自己,也是向上海这座“德企合作模范之城”、国际化营商环境的中国标杆致敬和取经,更是想同在场所有人分享这十年来与德企的合作故事。

  中德友好协会会长、前驻德大使史明德表示,过去,中国的发展给德国企业开拓市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众多制造业城市正在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必将给中德两国企业带来更多合作潜力和空间,尤其是环保技术、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和自动化、工业4.0、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将成为中德未来合作的新领域、新重点。

  “佛山在中德合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德工业服务区是广东省专业强化对德对欧合作的重要平台,在服务德企开拓湾区市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史明德介绍,大众、库卡、欧司朗、博世、梅塞尔气体、安德里茨等德语国家企业均在佛山设立了生产基地,汉诺威展览、亚琛工大、弗劳恩霍夫研究院等也与佛山企业进行了有开创意义的合作。

  佛山市副市长乔羽表示,佛山是一座历史与现代相互交融的活力之城。而此次推介的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是佛山区域位置最优、产业基础最好、规划定位最高的城市新区,也是被广东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重点建设的六大重大合作平台之一,此次来到上海进行城市品牌推介,既是成果展示,更是向上海学习、向上海取经。

  近期,佛山市委市政府正在积极推进“三大行动”,即倾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广佛极点”、全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持续营造一流的国际化营商环境。他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将佛山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他还向广大企业家发出邀请,欢迎大家到粤港澳大湾区、到佛山走一走,发现新机遇。

  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马铭博表示,现在在中国,65%的德资企业在长江流域,只有10%在大湾区。随着大湾区的发展,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德资企业前往大湾区投资发展。作为德资企业,马铭博也希望拓展新的市场,寻找更多的市场机会,非常期待和佛山有合作机会。

  

  佛山是德企布局大湾区的下一站

  

  作为佛山应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而打造的高端创新集聚区,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聚集了以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总部经济、5G物联网、现代服务业等为主的战略新兴产业,被称为“佛山经济极核”。此次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首次走出大湾区,走进上海进行路演,意义重大。

  活动现场,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管委会主任刘怡上台推介,她从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是什么、佛山对德合作有什么、 中德工业服务区做了什么、下一步在想什么四个方面阐述此次走进长三角的目的和底气。

  “回顾德企在上海和长三角的黄金三十年,可以说是中国的工业化与德国制造的双赢。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下一站机遇在哪里?我认为下一站就在佛山。”刘怡坦言,德企工业4.0与佛山制造有互相借鉴的地方,佛山作为中国制造业的先进城市对德企进行支持可以说大有可为。

  刘怡认为,从新的世界格局和全球发展大趋势来看,佛山所在的粤港澳大湾区将是德企和欧企在华布局的最理想之地。因为这里有最高效的政府服务,有联结全球的贸易和市场,有世界上门类最齐全的产业链条,全球顶级人才正向这里汇聚,最重要的是,这里有打造世界级大湾区的勇气和决心。

  她表示,除了区位优势外,在佛山的德国企业相比其他地区,还同时享受两大机遇,一是人口流入和消费升级带来的巨大市场,二是佛山庞大的制造业转型带来的技改和工业服务的市场。

  刘怡表示,首先是便利的区位和交通,如果说太仓和上海是一小时半径的经典版本,佛山的一小时半径则可同时享有广、深、港三大核心都市的城市配套。其次,佛山是中国人口流入净增长最快和人口年龄结构最为年轻的地级市之一,《第七次人口普查超大、特大城市人口基本情况》公布了国内最新的超大、特大城市名单,佛山首次入榜,并以 854万的城区人口数位列特大城市第五位,超过了南京、沈阳、青岛等省会城市,青少年人口比例更是名列所有在榜企业的前三名。

  此外,佛山现有19万家制造业企业,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已超2.2万亿元,拥有两家世界五百强和4家中国上市企业百强。如今,佛山正经历从工业大市向智造强市的转变。德国企业在智能制造相关领域具有世界级的优势,如工业机器人、精密模具、自动化设备等专项的工业服务和专业装备均是佛山在内的广大湾区制造企业所需要的。

  就在上月初,佛山向全球发布了《佛山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若干措施》,提出每年认定30家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100个示范车间的目标,单个企业每年获得技改固投扶持资金总额最高1亿元,并设立总规模为300亿元的佛山市制造业转型发展基金。刘怡表示,这样的力度来支持地方产业转型,在全国来说都是不多见的。

  

  让每一个来佛山的德国人都有“家”的感觉

  

  对于优质的制造业企业,佛山是一个“刚刚好”的选择。以三龙湾为例,在办公租金、薪酬成本、住宅均价等重要的营商成本上,佛山仍处于较低的位置。在土地空间方面,佛山通过村级工业园改造,从存量用地中改出了约66.7平方公里的产业用地,给投资者留足了空间。在供应链成本方面,拥有家电生产及配套企业超3000家,机械装备制造企业5000多家,20公里范围内有成熟的产业链配套。

  在人才方面,佛山有地铁专线直达广州大学城,那里有全中国最为密集的高等院校,每年约有130万大学毕业生,人才储备非常充分。

  “这些年服务德企离不开‘专业’二字。”刘怡介绍,在全国所有园区中,中德工业服务区第一个实现了“三语路牌”,给到每个来佛山的德国人“家”的即视感。同时园区内引进了数家优质国际学校,其中一所还为德籍企业员工开设了德国班。

  此外,为帮助德欧企业的外籍员工融入当地,三龙湾设有“中欧文化周”(每年10月的第三周),每年都开展各类文体活动,通过赛龙舟、品美食、学功夫、欧洲歌剧剧目、爵士表演、举办中欧文化讲座等感受佛山这座岭南文化名城的魅力,还引进了中国外语的最高学府——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园区内设立佛山研究生院,通过细致服务德国企业的诉求为他们落地中国开展业务牵好线搭好桥。

  

  用心服务成就佛山制造与德企深度融合

  

  德国企业在智能制造相关领域具有世界级的优势,德企提供的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设备及智能工厂全流程解决方案等专项的工业装备及服务,是佛山在内的广大湾区制造企业所亟需的,也是此次佛山《措施》发布后的重点合作对象。

  中德合作最大的特点是务实、广泛、深入,基础是优势互补,本质是互利共赢互利,目前,两国已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格局。两国贸易额从建交时的2.72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2120亿欧元,增长了800多倍。即使在疫情严重的2020年,中德贸易仍逆势增长3.9%,今年1-6月又增长了34%。

  仅在2021年上半年,佛山就有一批对接德国工业4.0的重大产业与科技项目陆续落地,包括德利康、卢科穆、埃斯顿-克鲁斯、海创大族机器人、西门子等著名企业。为此,佛山市委常委闫昊波特意为今年新入驻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的十家德(欧)企业进行现场授牌。在这过程中,佛山也逐渐探索出一条鲜明的对德合作路径。

  佛山与德国的合作由来已久。刘怡表示,2012年,在中国商务部与德国经济部的支持下,中德工业服务区获批设立,并纳入了两国联合声明,成为工业服务方向两国合作的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一个平台。

  “中德工业服务区相当于佛山为德国制造业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进入大湾区‘量身定做’的一个‘孵化器’,服务德企融入佛山,助力德企立足湾区以及协助德企连接中国。”刘怡说。

  区别于传统的制造型德企落户,工业服务需要的是市场。在过去的9年里,佛山先后引入了50多家德国与欧洲企业、中德合作项目,同时也推动了近20家佛山本土企业去到德国或欧洲设立研发和各类驻外机构,或与在华德企达成技术与市场领域的合作。

  作为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地方政府之一,佛山深知“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要让本地广大的制造业企业了解德国,走进德国,愿意和德国合作,才能为德国企业落户创造更好的前置条件。所以,每年的德国汉诺威工博会,佛山组织参展及观展的企业观众占了中国观众群体的一大部分。

  另外,认识到佛山的市场有局限,2016年,在中德两国商务部门指导下,佛山牵头发起成立了中德工业城市联盟。目前已经有27个中方城市和20个德方城市成为了联盟成员。

  德企可以以佛山为窗口,通过联盟的服务和网络对接更多的中国工业城市。目前,在40多个联盟城市之间已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沟通对话机制,甚至是一个内部市场。在中德合作领域, ISA——中德工业城市联盟已为更多人所知。

  

  全国首份“德企华南发展陪伴计划”发布

  

  为了推动更多德企落户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管委会正式发布了全国首份“德企华南发展陪伴计划”,又被称之为“德(欧)企业服务A计划”。据介绍,这是一份专门针对德国、欧洲企业到佛山落户及开拓市场的专项政策。该计划针对德企在华发展有关投资落地、采购贸易和市场开拓等三类诉求,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推动企业发展提质增速。专门提供了覆盖全生命周期、全流程陪伴和服务,从考察落地到市场开拓再到做大做强,从落户奖励、租金补贴、购置费用补贴到商务服务、人才服务、生活服务各个方面,可谓无微不至、力度空前。

  该计划将面向哪些国家?据介绍,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提供的全流程专业服务,将面向德资企业即德国、奥地利、瑞士、比利时、卢森堡在内的德语国家投资人投资的独资、合资企业及其子公司;欧洲各级商会、行业协会、企业家俱乐部和其他国际组织驻华机构;非德资企业的外国投资企业可参照提供同等服务。

  另外,该计划提出,将提供电子商务、客户对接等市场开拓服务,以及鼓励德企建设中德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中德企业合作和交流,支持本地企业购买落户德资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支持德企参展办展、开拓国内市场。与此同时,三龙湾还支持社会资本打造中德中小企业孵化器,由大族机器人智造城投资运营,为德企在大湾区发展提供定制化、全流程的创业发展软硬件,打造德企创业华南的“梦工厂”。

  值得一提的是,该计划为鼓励佛山市企业购买德企产品或服务,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还计划按实际购买产品或服务费用的一定比例,向购买了德企产品和服务的佛山企业给予补贴。

  为吸引外籍员工入驻,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将为企业提供和人力资源相关的专业指导和商务服务,包括办理外籍人员出入境签证、居留和外国人来华就业许可申请,协助企业招聘专业人才等。针对落户服务区且年营业收入达到1000万元的德资企业,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还将给予该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一定奖励。同时,按购房或购地总价的比例给予一次性补贴,并协助外籍员工办理来华签证、居留许可、外国人来华就业许可,租赁住房、子女教育等事务。

  为了进一步带旺佛山的中德合作氛围,让德企创业者更好地融入佛山,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支持在服务区举行各类中德(欧)交流活动,按活动举办实际产生费用的一定比例给予经费补贴,并支持在服务区举办德国(欧洲)主题展会,对举办符合要求展会的主办方提供一次性补助等。

  “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承诺。”刘怡表示,这是全国范围内最大支持力度的德企落地政策,以及最全面的配套服务包。希望通过该项计划,全力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一流的产业服务体系、一流的人才安居计划,让每一个来佛山的德企都能够实现自己的“全球梦想”。

  

  助力三龙湾建设国际化招商平台

  

  记者了解到,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囊括佛山五区中的三个经济龙头强区——顺德区、南海区、禅城区的重要部分区域,其毗邻华南地区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广州南站,目前通车和在建的就有3条城轨、8条地铁,大部分都连接广州市区。29分钟到深圳,50分钟到香港,1小时内即可通达大湾区任一中心城市和珠三角4大国际机场,是发挥广州——佛山极点带动作用、加快广佛同城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空间。

  佛山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极点城市、成为全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以及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需要打造良好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引进一批先进的国际企业作为平台载体,三龙湾至关重要。

  此次推介会将进一步助力三龙湾建设国际化招商平台,成为佛山国际化营商环境的一张靓丽名片,更有助于加强佛山与中德(欧)的国际化合作,优势互补,让佛山更好地走向世界,实现各方发展的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