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延军 我与广马的首次接触在2013年。那年11月23日是举行第二届广马的日子,凌晨5时许,我便跟随广州软件学院的校车从从化出发,向天河驶去。我的工作就是负责新闻报道,捕捉选手们在广马赛道上的精彩瞬间。 听同事说,广马的参赛名额争夺非常激烈,中签堪比春运“网抢”火车票。这次我们学校中签的同事共有17人,其中1人全马,6人半马,10人“迷你马拉松”。抵达花城广场附近,才发现不少道路已交通管制,我们一行人便下车步行,向目的地前进。当年,应广州马拉松组委会的邀请,我校近30名学生在马拉松开幕式上表演大型舞蹈。很庆幸,我也戴上工作人员的证件,进入部分区域,用相机记录盛况。 随着发令枪响起,聚集在花城广场上的马拉松队伍像一条五彩的巨龙,摇曳在珠江边上。欢呼声、锣鼓声、呐喊声交汇在一起,花城的早晨被马拉松选手唤醒。我发现,赛道上有坐在轮椅上用双手拨动车轮“跑”的,有穿着“中国老兵”“孙悟空”“济公”等服饰和穿着兔子服饰在带跑的跑者,他们用双脚丈量黎明与曙光。他们奔跑在路上,似乎每个人都在奔赴各自不同的人生。 同事们在赛道里跑,我也在赛道外急促快速往前跑,拍完开幕式,又奔向“半马”的终点,为赛道上的同事抓拍几张冲刺的照片。后来我才发现,广马赛道上特意安排了专业的摄影师,每隔一段路程,就有一个摄影师为选手留下奔跑的照片。 从第二届广马开始,我们学校成立了长跑队,后来成立了跑族,目前有逾250名师生队员,有统一的标志、旗帜和服装。跑族规模不小,院长更是带头领跑、多次“组团”跑马拉松,成为赛道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清晰地记得,当时何大进院长说:“我们队伍不是一两个人跑全马,是超过三四十人在跑全马,半马的就更多了,可以说,我们的队伍在广东省甚至全国高校来说,都是不多见的。”从第二届广马开始,每年学校组团团跑广马,每一次团跑,师生们都兴奋得像是出征。对,这就是一场关于生命、健康和快乐的出征。在这所大学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曾经奔跑的影子,每一处都是跑者的舞台,每一处都能找到自己出征的时刻。无关年龄,无关身份。 记得2016年,院长第四年率领教工征战广马,共有12名教工(含1名校友)中签广马,有10人参加全程马拉松,创历史新高。有一名校友,名字叫伍丽,每年广马快要报名,她都参加学校的团跑。她跑完广马,又去韩国参加马拉松。从广马开始,从花城开始,从超越自我开始,她跑出国门。何院长还说:“退休以后,我还要坚持跑广马,如果可以,我还要跑到80岁。”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奔跑起来双脚便迸发出运动带来的光芒。如今,广马成长为“双金”赛事。而我,接触广马8年,跟拍广马8年,用镜头记录广马的点点滴滴。而广袤的大地上,依然有那么一群跑者,他们加速、摆臂、冲刺,一直坚信奔跑带来的力量,如果这力量要取一个名字,那就是“广马”。 (编辑有删改)
-
即时新闻
大学里的广马情缘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9月28日
版次:A16G
栏目:广马精神征文
作者:林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