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红色日记征文火爆 粤体彩打造红色文化品牌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9月29日        版次:A12    栏目:    作者:吴珊、粤体彩

    

     广东体彩网点征召平台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吴珊 通讯员 粤体彩

  

  9月25日,第三届体育彩票·红色日记征文大赛颁奖典礼在广州隆重举行。本次活动征稿历时近9个月,收到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以及海外来稿逾3万封,来稿选题之丰富、领域之广泛,均超过前两届,社会影响十分广泛。其中,参与者年龄最小的仅7岁,最年长者94岁。

  “日记文化文脉深厚,是口述历史,是个体记忆的凝聚。它承载了历史的认知与铭刻时代的记忆,是抒发个体与国家民族情怀的重要载体。”发布会现场,广东省文化学会会长、省政府参事室研究员周建平博士点评称。

  作为国家公益彩票机构,广东体彩已经连续三年参与主办体育彩票·红色日记征文活动。广东体彩中心副主任任成阁表示,广东体彩将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继续携手社会各界,追寻红色记忆、讲好红色故事。

  

  佳作云集

  

  据悉,本次大赛由广东省文化学会、广东省体育彩票中心、中共广州市天河区委宣传部、羊城晚报社等联合主办。大赛从今年1月12日开始征稿,并在广州之外的深圳、佛山、韶关、中山、湛江等十多个地级市设置分赛区。

  目前,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产生广泛和积极的社会影响,成为了广东文化亮丽的品牌。据了解,征稿启事发布后,来自国内外的参与者踊跃投稿,大量优异的日记作品涌入大赛邮箱。为鼓励参赛者产出更多的优秀红色日记作品,本次大赛共设置特别荣誉奖(5人)、最佳纪实奖(5个)、最佳笔记奖(5个)、最佳创新奖(5名)、最佳调研奖(10名)、优秀组织奖(28个)、先进个人奖(20人)、优秀指导教师奖(500名)、特别纪念奖(5000名),优秀日记作品奖设特稿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共66名(分社会组、中学生组、小学生组)。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发展集团派驻斜磅村工作队杨高林队长的百万字扶贫日记,记载了作者逾百次走访贫困户、村民,三年穿破了7双鞋,磨破了4条裤子,驻村行程超过12万公里的经历,倾注了对这片土地的热情与智慧。本次大赛参与者年龄最小的仅7岁,最年长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老战士94岁的李林康。

  活动现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第四届体育彩票·红色日记征文大赛也正式启动。

  

  再上新高度

  

  每个时代都有最能够代表民族精神传承的人,他们的精神和事迹被记录下来,成为民族历史文化内核的一部分,时时为同辈乃至后人所忆,他们曾经走过的道路在不断地与时代精神融合,焕发出新生的活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红色精神传承者。

  李宜航的作品《在那“红船”旁边,回望“精神谱系”》,云南作家李梦薇的《会说拉祜话的院士》,上海作家纳兰泽芸的《但愿苍生俱饱暖隆运开泰国仓平》;丰西西、 符畅的《这就是红色娘子军!枪林弹雨中立战功,102岁高龄入党》,广州市第二中学赵桐同学的《红心向党践行初心——读《红岩》有感》,乐昌市第一中学刘颖同学的《悠扬琴音报国心烽火岁月赤子情》;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瞿子皓同学的《喜迎建党百年,聆听时代先声》,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中心小学韩道梁同学的《学党史 念党恩 做党妈妈的红孩子》等一大批佳作,记录了作者所见所思所感,找寻了红色基因。

  

  亮点纷呈

  

  这些优秀日记中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情感、朴素直白的表述,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精神力量。


  亮点一:名家参与,提升含金量


  本次大赛有一批名家的稿件,如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刘斯奋的《朝阳文化发表的前前后后》,著名作家章以武的《雅马哈鱼档:一部影片和它开启的岭南电影新篇章》,著名学者饶芃子教授《我的父亲饶华》,著名文艺评论家、文化学者黄伟宗教授的《从粤派批评论珠江文派》等,这批作品思想深刻、内容扎实,时代感强,体现很高的写作水准。通过稿件,人们得以深度了解当年广东改革开放重大历史文化足迹,这批稿件大大提升了活动的学术、理论和文化内涵。


  亮点二:海外来稿,视角独特


  一批来自海外的作品,为大赛打开另一扇红色文化的窗户,如阿廖沙从莫斯科的发来的《我是两个伟大民族间的桥梁》,外交官杨开林发来的《中国外交官的阿富汗日记》,澳洲读博的李莉文写来《在南半球感受祖国的温暖》……这批作品,体验独特,视角新颖,红色文化情结深厚,用他们的切身体验讲好四个自信与中国故事。


  亮点三:参与广泛,主题鲜明


  这次大赛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的笔记、纪实作品。如长江韬奋奖获得者、中国晚报协会会长刘海陵的《我怎样当总编辑》,周晓瑾(周恩来侄孙女)的《信仰——周恩来岭南纪事》,张宇航的《心中有路:向着墨脱》;吴东峰的《开国将军故事写作笔记》,杨建华的纪实《一名70后军官的精神家园》,袁瑰秋的《万水千山你最美——镌刻在百名公安英模肖像上的广东故事》、陈雪的《穿越封锁线——粤港大营救始末》、文钦梅的《故园月明》、欧平的《粤北警事》,这些作品贴近生活,反映现实,讴歌时代,刻画英雄。体现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与责任。


  亮点四:学生研学,成果斐然


  一批大、中、小学生的研学、调研笔记也投到了征稿邮箱。如暨南大学张铭鹿的《梦里水乡——乡村振兴采风记事》,华南师范大学刘蓓、凌怡、吴欣燕、林永洁、何鑫怡的《辅以援手,相伴而行——关于广州市居家养老问题的调研》,惠州学院邱丹霓的《红场镇红色资源实地调研》;韶关学院王欣卓、张稚淳、谭钦佳、邱晓燕、郑欣纯、张莹露的《关于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品牌建设研究——以韶关犁市镇大村基地为例》,肇庆学院苏梓填的《回看曾经风雨,筚路方得初心——揭阳“红色记忆”调研笔记》;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谢进杰、陈昱玮、张汉典、陆子轩、赵启正、骆殷宇的《美丽乡村行——朝天小学连樟村调研》……这批作品,调研深入、研学结合,教师指导,质量较高。


  亮点五:集成作品,最佳创新


  一批单位来的稿件,有创意、成规模、有影响。如广东新快报社汇编的《广东扶贫攻坚好故事》(共10册500万字);中共始兴市委组织部的《民情日记》;中共清远市委宣传部的《乡村新闻官》(1000篇);中共汕尾市委宣传部的《海陆丰红色故事》(1-3册)中共潮州市委宣传部、潮州市文联的《红色乡村故事》(系列)等等。这批作品体现了有关部门的创新意识、精品意识和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