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通过显微镜清晰观看月球样品 羊城晚报记者 曾育文 摄 |
羊城晚报讯 今年,月壤首次亮相中国航展,成为公众瞩目的又一焦点。现场,主办方配备了显微镜,观众可以通过显微镜清晰观看月球样品。 历时17年的中国探月工程,不仅让中国人“上九天揽月”的梦想成为现实,也让月球“特产”近距离呈现在公众面前。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升空,实现了中国首次绕月飞行,完成了我国探月三步走的第一步。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发射升空,并顺利在月球正面虹湾地区实现软着陆,完成了中国探月三步走的第二步。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发射升空,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而后带着1731克月球样品平安“返乡”。 在中国航展,与探月相关的信息总能引人关注,中国航展成为公众了解探月工程的一个平台。据了解,在第八届中国航展举办期间,长征五号火箭模型展出,这是我国登月火箭模型首次公开亮相;在第十一届中国航展举办期间,嫦娥五号探测器以模型方式首次对公众亮相;在第十二届中国航展举办期间,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的模型与大家见面。 今年,与探月工程相关的展品更为丰富。在国家航天局展区,月球样品首次在航展上与公众见面。嫦娥五号任务月面展示国旗亮相。这面国旗针对月面高低温交变、真空及辐射等特殊环境要求,以国内高性能芳纶纤维材料为主,采用先进的嵌入式复合纺纱和面料加工技术,发明了国旗表面色彩构建及耐紫外线辐照等多项后整理技术,实现了在月球极端环境、长时间条件下性能稳定。嫦娥五号返回舱和降落伞实物也同时展出。 (吴国颂 钱瑜 杨楚滢)